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21-11-29王建
王 建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习近平总书记对抗疫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南。高校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这一特殊情境和主旨,深刻研究抗疫精神的内涵与外延,认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将伟大抗疫精神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全过程是当前和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抗疫精神的内涵与生成逻辑
(一)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抗疫表彰大会上对抗疫精神的核心内涵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他从以人为本、人民力量、斗争状态、科学精神、博爱天下的角度,对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迅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精神进行了阐释。生命至上展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展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的奋进力量;舍生忘死展现了中国人民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尊重科学展现了中国人民实事求是、历久弥坚的实践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对抗疫精神的总结与阐释,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击疫情成功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实质。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的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是一脉相承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极大丰富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凝聚成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丰碑。
(二)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
危机是精神孕育的契机,传承是精神生成的渊源,抗疫实践是精神生成的土壤。
1.抗疫精神在疫情危机中孕育而成。危和机总是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往往克服了危即可获得机。危机也是孕育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危机”二字拆开即危险和机遇,也形象说明了危险与机遇之间的关系。如果能顺利战胜危险,危险也能转化为机遇。因此,面对危机,要深入分析、全面权衡、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善于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创造机会,不断将危机转化为孕育精神的契机,伟大的抗疫精神就是在新冠病毒肆虐扩散的危机中孕育生成的。
2.抗疫精神由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而成。抗疫精神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意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惠民利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抗疫精神凝聚了承载千年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价值观,展现在抗击疫情伟大斗争中。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忠诚爱国、无私奉献、舍生取义、勇于担当向来是中华民族坚定不移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积淀为悠久的中华传统美德,浓缩成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就诠释了为什么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出现了无数义无反顾的“逆行者”,他们用英雄的脚步砥砺前行,诠释了家国天下的大义凛然,奏响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3.抗疫精神在抗疫实践中淬炼而成。精神离不开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其根源。抗疫精神在新的历史特点下形成,新的历史特点是指此次抗疫斗争是一场百年一遇的新的战争,孕育抗疫精神的实践基础不同于以往,不同于常态,更具挑战性。抗疫精神形成于新型战场,在无数场感动天地的斗争中凝聚生成。因此,抗疫精神是起源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新时代大考中淬炼生成,体现着新时代党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抗疫精神既传承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彰显了新时代精神,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凝练为民族精神的新形态。
二、抗疫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精神形态,融汇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各种具体的精神形态都是精神谱系中响亮的乐章。抗疫精神是抗疫斗争中形成的中国精神的最新形态,是当前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必将发扬光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抗疫精神作为重要资源和素材,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团结奋进、艰苦奋斗和勇于担当的品格。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在革命战争时期,爱国主义表现为保家卫国、戍卫家园;在和平建设时期,爱国主义表现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在抗震救灾时,爱国主义体现为众志成城、救死扶伤;在抗击疫情期间,爱国主义表现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习近平同志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3]抗疫精神在中国人民的抗疫实践中生成,展现着广大医务人员、疾控人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拥护和热爱,谱写了壮丽的新时代英雄篇章。这些案例都可以作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素材资料。高校可以将这些案例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爱国情、立报国志,聚焦时代要求,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不断增长知识和见识,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担当,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奋进的作风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抗疫专家和社区工作人员团结奋进,勇于同疫情斗争。他们深入一线救治患者,阻断病毒感染,溯源监测,科学防疫,为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坚强的力量保障。在抗疫前线的背后是亿万中华儿女的鼎力相助,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伟大力量。抗疫精神所体现的团结奋进、协同战斗的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高校可以在理论授课和实践活动中融入抗疫中众志成城的案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让大家领悟团结奋斗的巨大力量和价值,使其始终秉持自强不息的团结奋进意识、攻坚克难信心。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中国五千年历史是一部伟大的民族奋斗史。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华民族向来以特别能吃苦耐劳著称于世,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义无反顾、毫无畏惧,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奋斗精神,全身心投入,连续战斗,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个生命。这种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为大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这些鲜活案例的教育功能,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信念,形成实干作风,拥护党的领导,保持昂扬斗志,勇立时代潮头,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往直前。
(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担当品格
敢于担当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担当作为,创造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大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中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迎难而上、争当先锋、英勇奋斗,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为世界防疫工作树立了典范。高校可以将抗疫精神中勇于担当的精神通过理论引导、环境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让大学生深受感染,强化认同,使其自觉将担当精神植根于内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担当。
三、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抗疫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内容、新素材和新载体。高校应把学习和研究抗疫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抗疫精神列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和题材,让大学生真正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礼,不断汲取成长的正能量。
(一)融入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4]。一是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素质。通过专家辅导、集中研讨、实地调研等方式,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抗疫精神深入理解和消化,使其深刻感悟抗疫精神的精髓,提高其传授抗疫精神的驾驭力。教师要善于外化于行,将自己的学习、思考和领悟转化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抗疫精神的说服力和信服力。二是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抗疫精神。教师积极把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让大学生系统学习抗疫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理论阐释、典型故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深刻分析抗疫精神的来龙去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让大学生深刻认同“四个自信”的巨大力量和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专门设立专题课程,开设抗疫精神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等供全体大学生选择学习。三是可以把抗疫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中,为强化学生“四个自信”增加新的实证。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弘扬抗疫精神的教辅材料,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英雄事迹,展现中国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不畏艰险、日夜奋战的战斗风貌,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四是可以将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努力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专业课程教师可将抗疫精神内嵌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把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教书育人结合起来。例如,物流专业课程中可以讲授现代物流平台在抗疫中提供物资转运发挥的巨大作用,新闻专业课程中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讲好抗疫新闻故事,通过鲜活的实例向大学生讲述抗疫精神体现的磅礴力量。
(二)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隐性教育的载体,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高校应积极将抗疫精神与校园各类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网上活动相结合,让抗疫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观成为文化活动的主旋律。一是将抗疫精神融入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5]。高校可以成立如抗疫精神论坛、抗疫精神宣讲团、抗疫精神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开展大学生学术探讨活动,让大学生交流思想,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深刻体会其价值,深化对抗疫精神的思想认同;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抗疫精神宣讲等志愿服务工作,传播精神力量,分享思考感悟,强化价值观念。二是在网络中融入抗疫精神。当前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呈现碎片化、网络化、快餐化的特点,高校应主动占领新媒体宣传高地,发挥网络媒体的教育功能。例如,利用当前在大学生中较为流行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介,将抗疫精神有针对性地以图片、短视频、表情包等图文并茂的形式融入其中,激发大学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来。三是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疫情结束后,高校可以开展抗疫英雄进校园活动,利用交流座谈会、先进事迹专题报告会、让大学生与英雄面对面等活动,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懂得敬畏、知道感恩、勇于担当。还可以将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文化艺术活动中诠释抗疫精神,从而获得情感的共鸣,培育其爱党爱国的情怀。
(三)融入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升华,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途径[6]。抗疫精神来源于社会实践,融入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更具有生命力。疫情结束后,高校应积极把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将抗疫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基于思想政治课开展实践教学。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方舱医院等场所追寻防疫印记,回顾最美逆行者不畏艰险、义无反顾的感人场景;可以参访抗疫物资保障的单位,去感受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效率,在各类社会实践中不断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作为意识。二是引导大学生将抗疫精神与自身专业学习相结合。例如,利用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项目,鼓励大学生投身疫苗研发、药物研究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等项目建设,参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荐优秀大学生到国家的关键行业、领域就业,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高校应当把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抗疫精神中的爱国奋斗、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品格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是一致的。抗疫精神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激励大学生的使命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激发其不断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开拓创新中锻炼才干、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