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历史课程改革与发展

2021-11-29林红玲

关键词:课程标准历史教材

林红玲

中国历史教育起源较早,大多数时期担负着道德教化的育人功能。历史课程承载着时代的育人诉求,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越来越富有生命力。今天的历史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技术革命、国际形势发展、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背景下一个重要的教育改革环节。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历史课程的演进历程,以便于从历史中寻找历史课程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探究历史课程的发展方向和价值。

一、历史课程的萌芽与发展

中国的历史教育在夏商时期开始萌芽,经过不断发展后来形成了课程要件,并逐渐走向独立,经历了从古代的“学程”到近代的“教程”再到今天“学程”与“教程”融合的过程。古代历史课程在童蒙教育和人才培养与选拔等方面作用日渐增强。近代历史课程在继承古代传统基础上借鉴西方历史课程的经验,体现和呼应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近代化的特征。

(一)中国古代的历史课程

中国历史教育发展至夏商时期已有专门的场所,历史教师由史官兼任。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由史官编撰编年体史书,这些史书就是中国早期的历史学科教学材料。孔子修订六经作为教材,此后读经与读史开始结合,后世有“六经皆史”的说法。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规定《诗》《书》《礼》《义》《春秋》为“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授的内容不分经史。南朝宋文帝在都城设立专科学校,其中一科为“史”,历史学科与经学分开,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唐以后,历史学科知识在科举考试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份额,因此是读书人必修的学习内容。五代以来,书院教育逐渐兴盛起来,历史成为书院学生的必修科目,经典教材一般选用《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等。此后在历代,历史教育都颇受重视。历史课程是中央官学如太学、国子监的必修课程。

在古代童蒙教育中,历史教育比重不小。历史蒙学教材有“李瀚的《蒙求》、邹彦春的《春秋蒙求》、王令的《十七史蒙求》、朱熹的《小学》、胡寅的《叙古千文》、许衡的《稽古千文》、黄继善的《史学提要》、陈栎的《历代蒙求》、李元纲的《厚德录》、赵南星的《史韵》、吴化龙的《左氏蒙求》等。”[1]影响最大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教材,虽然主要用来帮助儿童识字,但也会蕴含历史故事。历史蒙学教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成为青少年塑造道德、养成人格、积累知识和开拓视野的主要媒介。

(二)中国近代的历史课程

1.晚清历史课程

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洋务学堂皆设置历史课程,一般分为“中国史”和“外国史”。此后的近代学堂也会开设历史课程,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材的选用没有统一的标准,服务于学堂创办的政治理想。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近代学制《钦定中学堂章程》,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历史学科在近代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中学堂章程》,将历史课程名称由“中外史学”改为“历史”,并正式确立了历史学科的独立学科和正式学科的地位。历史课程包含“中国史”“亚洲各国史”“欧洲美洲史”三门。章程还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阶段、课程对象、课程内容和学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2.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历史课程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历史课程要求与共和国家的建设紧密相连,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共和国民。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校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开设本国史、东亚各国史、西洋史,“没有具体规定各阶段(如上古、中古、近古)教学时间的分配,也没有提出历史教材、教具的选择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只规定了课程和课时。所以,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后,各地中学校因时因地酌情增添课程及课时。”[2]191916年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主要集中在高等小学学段,增加了教学目标和世界史的部分内容。

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历史科并入社会科,高等小学仍独立开设历史科。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初中历史涵盖在社会科里。高中的文化史确定为必修课程,本国史和西洋近代史为选修课程。因受美国教育模式的影响,加之杜威的学生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育观传入中国,此时期历史课程实践较为重视学生的地位。1923年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历史课程标准再次修订,小学学段取消了历史课程,初中内容采用中外历史混合编制的形式,高中强调文化史视角。此次修订的课程标准体系完整,其框架基本为以后课程标准所延续。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历史课程

1929年以后,小学历史并入社会科。新的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在1929年颁布,中学推行学分制,历史课程在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都是12学分,地位仅在国文、外国语和数学(初级中学为算学和自然学科)之下。中国史与世界史分开,不再中外混编。初中注重“三民主义”思想的渗透,高中则注重以中国近代史帮助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国面临的境况。1932年、1936年再次修订课标,注重民族历史的演进和民族意识的激发,但整体变化不大。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鉴于历史课程的重要性,颁布了初中和高中的新历史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历史课程的地位,强调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且初级中学分组学习时能够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再次颁布新标准,减少世界史内容,中国史地位提高。

民国以来的历史课程,受西方教育的影响较大。初高中都设置本国史和外国史,但是高中增加广度和深度。初级中学既设置独立的历史学科,也会与其他学科综合。由于“各种教育思潮纷至沓来”,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受到了“各种新思潮、新主义影响”[3],加上民国以来中国政局动荡,政府无暇顾及,历史教材版本呈现出多元甚至有些杂乱的局面,对发行的出版社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中学生书局、世界书局、北新书局、百城书局、民智书局等都曾出版过历史教材。

4.中共根据地的历史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根据形势发展和革命的需要,探索了独特的历史教育方式和课程。土地革命时期,苏区没有独立的中学,但是设置干部学校和职业学校,这些学校设置了独立的历史课程,地位较为重要。1934年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短期职业中学试办章程》,历史教育包含在社会科学课程中。苏区初级和高级列宁小学的历史课程不是独立课程,初小历史隶属于国语课程,高小历史涵盖在社会常识课程中,内容侧重革命史,特色鲜明。这一时期没有编写独立的历史教材。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课程地位提高,在高小和中学学段设立独立的历史学科,也开始编写历史教材。有的地区如陕甘宁边区将史地课程合并。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以近代革命史为主,以抗日救国为指归,注重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因为形势严峻,各地历史课程没有统一的要求,差异很大。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纷纷编写自己的历史教材,出版社也较为分散,如高小就至少出版过晋冀鲁豫版、晋察冀版、晋绥东北版、山东版、苏北版等8个版本的教材。历史课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渗透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强调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新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等,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色。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课程的转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课程担负的时代任务发生了重要变化,教育的方向和服务对象出现了重大调整。中苏关系的变化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课程设置。

(一)历史教育的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国家转型,中国教育经历了一段过渡时期,“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4]历史学科借鉴了国民政府时期的课程结构,但在内容上增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教材选用了老解放区和旧中国历史教育较为常用的课本,现代史选用新编《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历史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更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历史教育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性。

(二)苏联模式与中国需求

1953年教育部组织制定了关于历史教材的指导方针与原则,按照苏联历史课程结构推行历史课程改革,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中国史优先开设的做法,将外国史提前,而且在比重上与中国史平分秋色。整体上仍然是古代、近代、现代的时序性安排,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不再重复。因此未升入高中的学生历史学习是不完整的,缺失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学习内容。

1954年7月,教育部、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出版中学、小学、师范学校、幼儿园课本、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工农兵妇女课本、教材的规定》,明确了国家对中学教科书的管理,规范了教科书的使用,私营出版社退出了教科书出版市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从1955年开始陆续出版统编的中小学各科新教科书,并于1956年秋季在全国逐步使用,由此开启了 “一纲一本”的教科书时代,也确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唯一的国家教科书编撰出版机构的地位。1956年,新中国第一套统一的中小学历史学科教学大纲颁布。人教社新版历史教科书,引入了唯物史观和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如以“五种社会形态说”展现历史发展脉络,内容按照苏联模式设置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设置了苏联现代史的内容,突出了中苏友好交往史,体现国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整套教材按照时序编写,强调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思维层次性。教材重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政治史比重较大,有较为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在历史课程的安排上,初中阶段,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仍以中国史优先。初高中都讲授完整的历史,高中阶段历史教学难度加大。

(三)历史课程的政治化

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国内政治风向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很快影响到教育领域,去苏化和封闭化是这一时期历史课程的突出变化。课时减少,教学内容“厚今薄古”,高中仅有中国和世界现代史两个内容。各地学校自编教材,采用语录体书写形式,授课方式压缩常规课,强调“辩论课”“现场课”“访问课”等实践课形式。在“大跃进”的影响下,1957年8月,教育部要求精简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教材,小学历史课程课时大幅缩减,学程由两年减为一年。

1963年教育部再次改革历史课程,初中开设中国史,高中开设世界史。高中课程还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然而1964年春改革夭折,“缩短学制、精简课程、精简教材的呼声越来越响”[2]24,历史课程从学时到内容被大幅删减,中外历史仅编写一本教科书,时事政策的学习比重加大,历史课程几乎变为“政治理论课程”。

三、新时期历史课程的调整

国家形势的巨大变化很快影响到教育领域,我们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各领域的改革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势使我们对于教育目标的设计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课程展现出新的面貌。

(一)历史课程的拨乱反正

“文革”结束后,国家各项政策进行了调整,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较大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在初中二、三年级开设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高一年级开设世界史。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进一步规范了历史教学,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回到正常轨道。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落实程度也很不均衡。初中升高中学生有限,所以未升入高中的学生无法学习世界史,这与国家开放的发展形势不符。

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思想为指导,对初、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调整了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历史的古今比例及部分内容的篇、章、节、目;增写了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活动”;“用阶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观点,重新评价了一些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5]

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修订意见》。初中的总课时数由128课时增加至170课时。[5]

1982年人教社再次修订中学历史教材,调整了教材呈现结构和形式,填补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扩展了体现更多视角的内容,并在修订时力求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本次修订从难度的调整到语言生动性的关注再到插图插页的配置,可以看出对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和历史本身与历史学科的生命力的思考。但是基础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用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还未兼顾到中国多元的教育发展形势。

(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改进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很快颁布,12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颁布并于1987年开始执行。初中历史课程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先学习中国史,而后学习世界史。虽然世界史内容和课时不多,但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结构不完整的问题。初级中学教学计划经不断修改后于1992年8月正式颁布,第二年秋季在全国推行。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共同构成了“课程方案”,成为义务教育指导性文件。在课程设置上兼顾了国家统一安排与地方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初中历史课程课时再次增加,共为234或238课时(1)这一时期初级中学包括“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类,“五四”制初中历史课程为238课时,“六三”制为234课时。。历史学科受到重视,地位提高。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川教版等义务教育多版本教材陆续出版并使用,“一纲多本”的局面开始形成。小学历史科与社会科合并为小学社会科。历史课程正式退出小学课程体系,改变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小学基本都有专设历史课程的局面。

(三)高级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

1990年到1993年国家教委先后颁布多个纲要性文件,对高级中学历史课程进行了调整。中国与世界近现代史都被设置为必修课,中国古代史设置为选修课。1996年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颁布,2000年高中课程计划颁布,再次肯定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在教学模式上,探究课和活动课发展起来。在教学内容上,地方史受到关注。在课程体系上,高级中学开设中国史和世界史,保证了学生认知的完整性。在教材编写上,逐步实现了“一纲多本”的多元化格局。在教材审查上,实现了“国定制”向“审定制”的过渡,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新课程标准的制定

21世纪初,历史课程的重大变化表现在课程标准逐渐取代了教学大纲成为主要的历史教学指导性文件。这种变化是因于教育理念的变化,中学历史教学更加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注重“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6]230

1.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材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提出了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强调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7]课程的实践更具有开放性。初中历史教材采用时序加主题的编写体例,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作为整体线索,每册再以多个主题单元呈现。

2.2003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材

2003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与初中相衔接,也采用三维目标体系。在体例上最大的变化是使用了专题为主、时序为辅的安排,强调古今贯通、中外相连。

2007年版部编高中教材不再使用通史体例,而是以专题史呈现,分为必修历史(I)政治史、历史(II)经济史与社会生活史、历史(III)思想文化史与科学技术史三册,选修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专题史教材。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并行,教师成为教学方案的开发者,探究式学习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被广泛提倡,教学实践追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6]234。

3.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教材

2010年,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8]。此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为使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整体意识,强化了时序性,在学习板块内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同时,为学生减负和吸收史学最新成果是该课程标准的特色。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和实践等的共同增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被尊重,知识、学习者和社会发展形成为一个互动的体系,知识的逻辑、能力的养成和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与认识水平都被纳入这个动态的体系中。

初中历史教学现使用教材为2016版(2)2016年出版七年级教材、2017年出版八年级教材、2018年出版九年级教材,此处统称为2016年版。,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其中中国古代史两本,中国近现代史两本,世界史两本。沿用了时序加主题的编写体例,整体线索以通史体例呈现,单元冠以主题后以不同视角铺陈。2017年秋,全国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历史新教材。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历史课程改革

2014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酝酿,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入修订时期,2018年初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9]6“素养”取代了“素质”成为公民培育的基本目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久养成、动态地渗透内化为一种习惯、态度和品格的过程。核心素养是“一套具有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完整的育人目标系统。”[10]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结了“2003年以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经验与问题和充分借鉴国际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在文本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要求方面发生了重大修订变化。”[11]

初中仍沿用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接轨新的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中,预计2022年修订完成。新版教材正在编写中。

(一)五项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项核心素养。还指出了五项素养的地位[9]4:

1.唯物史观是素养中的灵魂和素养达成的理论保证;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体现和学科重要特征;

3.史料实证是素养达成途径;

4.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

5.家国情怀体现学科价值目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力图解决传统三维目标在知识学习与学科育人功能分离的问题,立足于实现历史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育人本位和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变。

(二)历史学科新的课程结构

历史学科新的课程结构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层次的课程,将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融合起来,构建基础性、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

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教材以通史体例取代了专题史体例,统称为“中外通史纲要”,分为上下两册,中外分离,帮助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历程和规律。其后设置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共计19个学习专题,将专题史与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结合起来进行表述,帮助学生在通史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从不同视角深化对历史发展的认知。之后设置包含14个专题的选修课程模块,为学校开发校本选修提供支持,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理论、方法和技能以探究历史问题。

(三)评价方法与标准

此次课程改革将学分制落实到位,必修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学分为4分,与以往相比变少。所有学生必须修习必修课程,参加学业合格性考试。三个模块的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选修课程的决定权在学校,不做统一规定。

学业评价包括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高中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合格性考试达到学业质量水平2即为合格,并获得学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是学业质量水平4。[9]44在学业质量标准水平3和4阶段,学生应根据高校要求、自身素质和需求,自主选择“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校参考学业质量检测结果完成招生录取工作。

整体来看,中国历史课程的嬗变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中国古代历史课程的主旋律。近代历史课程视野开阔,开始关注世界发达地区和中国邻近地区的历史和形势,编排上中外分野,偶见中外历史混编,世界史多以区域史呈现。历史课程在近代开始受到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并有了标准化的发展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课程面向工农大众,受国际国内政治气候影响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课程改革日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中国历史课程发展的脉络看,历史课程的关注对象逐渐下移,关注视角日益多元,在强调时序的基础上关注主题,强调古今贯通和中外联系,重视国本的同时鼓励校本开发,必修和选修提供多样教学方案,探究与活动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课程评价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越来越强调“为学习者提供优质公平、兼顾个性发展、多样可选的教育”[12]。各时期历史课程的发展为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探讨中国历史课程嬗变的历程,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教育的源头、发展方向和价值,思考、体验和构建历史教育的新情境。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历史教材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