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思考
——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
2021-11-29李萌
李 萌
引 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绚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全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立国、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反复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提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1]。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应当肩负起这一重任,以馆藏信息资源与地方特色文献为基础,加强数字化建设,寻求多元合作,创新开展适合新时期发展需求的阅读推广活动,切实发挥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作用。
一、公共图书馆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公共图书馆是传统文化资源的汇聚地,多元文化的汇集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且作用巨大。在信息化时代,社会传播网络化,知识传播碎片化、快餐化、潮流化,加之传统文化数字化程度还不够高,使得利用网络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为资源不足,获取不便利;舆论引导不够;缺乏专门网站,资源质量良莠参差,等等。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因其馆藏资源丰富,版本资源齐全,查阅便利,服务周到细致,只要舆论引导和阅读推广集中有力,就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前来借阅、阅读。通过向读者推送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让更多国人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即可防止民族文化断裂,有利于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继承和世代相传,防止优秀文化基因的异变,让中华民族保持优秀文化基因,从而始终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也有利于提升国人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传承并创新发展民族文化,继往开来,朝着更加文明的目标攀登,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关口,这一点尤为重要。
公共图书馆是连接文化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其建立之宗旨就是为全民阅读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这个资源库里面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化。各时代文化的交叉阅读,既有利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有所了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肯定,又能够引导大众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在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优秀新文化的开创性健康发展,永葆中华文化的“新”与“优”。古今优秀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公共图书馆功能的重要部分。
二、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中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一)丰富的馆藏资源与优化的人力资源
图书馆肩负着整理、收集和藏储文献资源的使命,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传播文献资源的枢纽。[2]与其他文化机构相比,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具完整性和多元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丰富,查阅更为便捷。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现有纸质馆藏文献近400万册,还有海量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其中古籍线装书43万册,唐人写经、宋元明刻本、稿抄本及名家批校题跋本堪称稀世珍品;民国书刊12万册,伪满资料5万册,并且馆藏资源数量逐年增加。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都成为了公共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的有效保障。
此外,在传统文化推广中,公共图书馆也具备服务队伍专业、组织管理科学和规章制度健全、服务体系成熟等优势,其中,人才队伍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服务的有力保障。公共图书馆馆员多是图书情报领域的专业人士,文化层次较高,业务能力扎实,多年的专业服务经历,使得这支服务团队能够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且当中不乏传统文化研究者和专业人才。他们熟悉各类资源的编目和存放之处,熟悉馆藏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能够根据读者的描述快速找到或推荐相应资源,能够有效组织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和开展。文献资源是“沉寂的文化”,图书管理员通过深度挖掘和努力探索,赋予文献以生命,让图书馆充盈着人文色彩。专业的服务团队,引导大众阅读,激发大众阅读兴趣,使传统文化由单纯的文献资源以多元传播模式与大众亲密接触,是提升公共图书馆传播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
(二)广大的受众群体与开放的资源平台
图书馆是面对全社会开放的读者服务机构,免费为不同文化层次和社会各个阶层读者提供全面舒适的阅读环境与服务,是没有门槛的文化服务机构。目前,公共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3]因此,公共图书馆针对不同群体均设计开展了不同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随着时间推移和历史沉淀,公共图书馆以其丰富的内涵积累了众多用户,为传统文化推广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受众平台。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服务宗旨,公共图书馆的用户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服务读者量从2014年的28万人次,增长至如今的427万人次,庞大的受众群体和用户基数为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共图书馆作为承载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服务机构,在新媒体传播技术和传播力的支持下,不仅线下活动不断创新,线上平台更是创新发展,更具吸引力。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步增多,图书馆根据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读者精准定位开展服务,也推动了公共图书馆资源平台的有效建设。
(三)多元的服务形式与多功能的服务空间
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以往的单一借阅模式逐渐被淘汰,而多元化借阅模式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模式。[4]面对日益多样的服务需求,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近年来,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以文化服务为基点,以进一步满足读者需求为目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除了图书借阅,公共图书馆还提供包括科技查新、网上参考咨询、展览、讲座,以及读者活动等多元化的服务,在提高服务水平和提升公共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活动提供了途径。在讲座、展览、沙龙、音乐会等传统阅读推广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主题阅读、研学等体验活动,加深读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线上服务渠道,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多媒体渠道,将节日活动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根植于读者心中。
公共图书馆多功能的服务空间也是推广传统文化活动的一大优势,以吉林省图书馆为例,总建筑面积53 713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4 7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阅览座位3 000个,网络结点4 0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6 000人次,拥有自修区、阅览区、音乐图书馆、数字影院、4D影院、典籍博物馆、多媒体报告厅等服务版块和区域,为开展相关服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自媒体环境下的线上服务使图书馆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服务内容更为丰富,服务对象更为广泛,服务方式更为灵活,服务效率与品质显著提升。
三、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工作中具有自身的优势,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本土文化特色不够凸显
中华传统文化因地域的不同会显现出不同的特色。本土特色传统文化,对以区域内的大众而言,理解度和接受度高,更容易激发文化自信,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区域外的民众,也有启迪教育意义,且文化碰撞更利于文化的创新发展。在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中应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依托自身的地域优势,体现文化传承的时代特色和精神内涵。我国公共图书馆在传统文化推广工作中,缺乏系统化的标准和框架,存在准备不够充分、创意不够新颖、实施方案不够具体等问题,导致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体现不够,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不足。
(二)与社会资源合作不够深入
公共图书馆受职能和功能影响,文献资源虽然覆盖面广,但其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馆藏,与博物馆、方志馆等单位相比略显薄弱,依靠自身馆藏资源开展活动,往往造成工作负担大、专业或专门资源不够充足,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参与者热情不高,活动难以达到既定目标,进而限制其社会影响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5]公共图书馆和相关各方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文化阵地,建立共融合作机制,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长效服务体系,是推进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有效办法。目前与公共图书馆进行合作的相关方大多属于非盈利机构,主要包含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以及其他文化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主要是搭建相关平台、共享相关资源以及拓展沟通渠道等,以此来让合作单位的相关人员能够享受到更为优质的阅读服务。[6]这种合作关系缺乏稳定性,投入成本较高,缺乏政策性保障和管理机制。因此,公共图书馆也应当积极寻求其他社会资源的支持与合作,在保证低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广全民阅读活动。
(三)活动推广渠道匮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借助网络途径拓宽服务领域,会使传统文化推广工作更加有效、全面。从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推广方式单一、形式缺乏创新的问题。大部分图书馆的读者活动集中在线下,普遍采用讲座和展览的模式。公共图书馆经过努力树立起来的品牌活动,虽具有高稳定性的优势,但线下活动也存在着辐射范围有限的问题。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线上活动,可以减少活动的费用开支,便于读者参加活动,扩大活动推广范围。
四、公共图书馆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创新探索
在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一)量身打造适合新时期的传统文化推广品牌活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想实现文化强国,就要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活动,不断创新与实践,打造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品牌活动。
公共图书馆应结合馆藏资源和地域特色,量身打造适合新时期发展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依据各馆自身优势,确定品牌活动风格;依据读者特点,设计不同类型品牌活动;依据不同节日节点,开展品牌系列活动。图书馆品牌活动指的是连续举办三年,在固定时间针对阅读群体开展的形式多样的、主题明确的、辨识度高的,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社会影响的活动。要保持品牌活动的连续性才能不断扩大读者群和社会影响力。例如,吉林省图书馆的“文化吉林讲坛”“换书大集”“迎新春 送春联”“闹元宵 猜灯谜”等都是连续举办多年的读者活动,拥有固定的“粉丝团”,并且参与者逐年递增,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这些常年常态化的活动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更加有序有效地进行。在保证连续性的基础上,创立新颖性的品牌活动,形成较为完善的活动流程,才能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实现社会教育培训工作的价值。品牌活动的创办不仅需要理性思维,还需要创新,创新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复制,会因社会发展被赋予新的文化意义。创新文化推广品牌活动,不仅需要独具特色,还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其内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公共图书馆应力争打造新品牌,并大范围推广,通过品牌活动,让更多的读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持久的传统文化影响力。
(二)彰显传统节日独特文化元素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5]传统节日的独特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节日独特元素包括春节的春联、元宵节的灯谜、端午节的粽子和五彩线、中秋节的月饼和花灯等,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这些鲜明的文化元素,都为传统文化推广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应对其深入研究,并进行创造性运用,才能创新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吉林省图书馆的中秋活动的“做月饼”环节,读者可以现场制作冰沙月饼,还在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描兔爷”的环节,把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这样使传统文化更贴近生活,受到了青年读者的喜爱。
公共图书馆应根据不同节日特色和文化元素,结合本馆实际情况,突出传统文化主题,创新活动形式、活动内容。通过展览展示、讲座、阅读推广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开发新的内容,使传统节日走进读者的日常生活,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不断提高传统节日活动的参与性,把传统节日独特元素贯穿主题活动的始终,不断充实和丰富传统节日推广活动。
(三) 搭建现代化传统文化体验平台
目前,青年在图书馆会员中占比最高,青年人是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让青年人自主传承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推广活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全媒体时代,观念、科技的发展变革和年轻读者的成长,给图书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挑战。公共图书馆在继续发展线下展览的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展览预告,录制视频,通过声、光、影的配合,将讲座全方位、立体化的进行展示。应利用新的科学技术,丰富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内容,完善活动形式;充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元素,吸引青年读者参与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全方位认识和领会传统文化,完成传统文化的自动传承。
五、吉林省图书馆推广传统文化活动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涨、多元,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级,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吉林省图书馆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实践探索
1.举办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是把专家请到图书馆,与大众亲密接触,为大众普及文化知识。专家讲座,一方面能以大众听得懂的语言接地气地为大众进行到位、透彻的解读,一方面,专家的身份对大众也具有较大吸引力,能够起到“聚众”作用。吉林省图书讲座活动迄今已持续二十余年的历史,数代图书馆人为打造讲座品牌付出了大量精力和心血。
截止到2021年10月,吉林省图书馆共举办“文化吉林讲坛”195期,“吉林社科讲坛”254期,其中涉及传统文化的讲座近百场,如: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的“生肖与年文化”系列讲座中的《金鸡值岁 有凤来仪——鸡年略说鸡文化》《“腊八”与年文化》《年画与年俗文化》等,在生动有趣的传说故事中传播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引导读者感受传统节日习俗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实现文明传承。《春节家居环境与传统习俗》《春节习俗漫谈》《春联起源趣谈与春联创作》等讲座,则从百姓喜闻乐见的节日习俗入手,为读者详解那些看似寻常,实则却蕴含着“大智慧”“大格局”的中国精神和元素。
2.开办展览展示活动
自2015年起,吉林省图书馆联合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摄影家协会、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吉林省城市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吉林省亿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腰十小学、吉林省直机关工委、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共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线上线下展览展示活动98场,其中线上展览43场,线下实体展览55场。
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在重要传统节日举办“迎新春牛年话牛 奔前程不懈追求——2021牛文化主题展”“景和清明——清明节传统习俗展”等节日主题展览。吉林省图书馆在传统节日中挖掘文化内涵,丰富展览主题,力求同节不同展,其中“中秋探月:关于月球的那些事”展览,内容上既涉及有关月亮的诗词古话,也包含探月的科技前沿,既丰富了展览的内容,又延伸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笔墨方遒更显传统文化华彩,为了提升读者审美意趣,感受书香魅力,吉林省图书馆举办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妍姿群芳’——中国仕女图画展”等书画主题展览,让藏在象牙塔里的文化走入寻常百姓,用书画意趣之美推广传统文化。
3.开展丰富的读者活动
“迎新春 送春联”是吉林省图书馆的传统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每次活动,图书馆都会邀请10名书法家到现场,为读者书写春联,挥毫泼墨,祝愿祖国繁荣昌盛。该活动既符合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又能弘扬中华书法文化。2020年的新春活动,还增添了剪纸活动,由老师带着现场读者一起完成窗花等剪纸作品,传承剪纸文化。
“闹元宵 猜灯谜”活动是吉林省图书馆持续开展15年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灯谜分为非原创和原创两部分。非原创谜面来自吉林省图书馆馆藏图书及互联网,涉及唐诗宋词、篇章名句、古今人物和地名等内容;原创谜面来自吉林本土灯谜爱好者的创作,涉及古典名著、吉林省行政区划名、吉林省景区景点名和吉林省植物名等,具有地域特色。其中吉林省旅游景区、景点将文化活动元素与旅游元素结合,以生动、有趣、诙谐的谜面,向读者介绍吉林的旅游景区和景点,读者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吉林省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秋节期间,吉林省图书馆举办“古韵中秋”系列活动,每次活动分为6至7个体验板块。在活动中,读者可以身着汉服,创作诗词;可以制作香甜可口的冰皮月饼;可以绘制自己独一无二的团扇和“兔爷”;可以亲手编制中国结和花灯;可以感受来自传统文化“拓印”的魅力;可以品一杯清香四溢的桂花茶;可以坐下来倾听馆员讲述中秋的故事;可以和“吴刚”、“嫦娥姐姐”拍照留念;还可以免费下载吉林图书馆叶子姐姐创作的中秋吉小图表情包……活动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体验、拍照和分享,所有参与者都可以感受到深厚的中秋文化。
(二)取得的成效
吉林省图书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通过深化传统文化活动内容,在传统节日举办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不同活动形式,不同活动内容,以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推广范围,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读者活动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联合社会各单位间协作、与专业机构合作、加强与国图和各省级馆之间的交流、企业赞助等方式,整合资源,让读者更好的享受文化服务。
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在常规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强的互动板块,将传统文化与科普知识相结合,为读者呈现了数场新颖有趣、教育性强的传统文化盛宴,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主题鲜明,结合地域民俗文化,有助于参与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树立品牌意识,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提炼活动的核心价值,提高读者参与的积极性。端午节、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活动,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形成了固定的读者群。
传统文化推广讲座以小团队为基础,打造整体讲座大模块方式进行,深受读者欢迎。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刘世荣老师的讲座单次点击量达到2 300次,累计达到3 195次,线上讲座具有延展性、持久性、长效性为特点,为读者提供了可持续的服务。
传统文化展览,线上线下共同进行,在展览形式上尝试短视频预告或介绍,作者访谈等形式丰富展览的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加展览的影响力,让读者全方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截至2021年9月,参与活动读者累计二百多万人次,媒体报道1 500余次,新华社、《人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吉林电视台、中国吉林网、新华信用网、新华思路网、吉和网、文旅吉林网、东方网等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和转载。
综上,吉林省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把丰富人民群众节日生活与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相结合,全力打造吉林省特色文化品牌。吉林省图书馆传统文化活动一路走来,一路传播,已经成为读者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文化传播活动营造了热闹的节日气氛,更传播了节日的文化。为提升读者文化素质、城市文化品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 语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正是这种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7]公共图书馆作为推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场所。吉林省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窗口,承担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使命。在传统文化及重要节日节点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读者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吉林省图书馆的重点工作之一。吉林省图书馆应与吉林新闻综合广播、《新文化报》、省音乐家协会、省交响乐团等多家机构合作,每年组织大型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众国家、民族自豪感,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吉林省图书馆应从打造适合新时期的文化传播活动,彰显传统文化独特元素,搭建现代化文化体验平台等途径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