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新探索
——评黄永林、肖远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

2021-11-29李媛媛

关键词:教程文化遗产物质

李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的根源、血脉、灵魂和力量源泉。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扩大和理论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和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传播、利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对象的新兴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应运而生。适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黄永林、肖远平带领全国22所高校的30多位中青年学者编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近期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程》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为目的,在广泛吸收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形成以下特色。

一、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

《教程》“绪论”部分介绍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建立的文化背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提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1]

(一)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阐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必然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正在构建中的一门大交叉、大综合的学科,既是基础性理论学科,更是应用性实践学科,其研究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学科发生横向渗透或边缘交叉[2]。《教程》明确指出,“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在保护和研究过程中必须积极借鉴并吸收它们的方法与成果,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仍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式,且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毫无疑问,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必然也是必需的。”

(二)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呼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体系

《教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界定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研究民众创造、享用并以活态形式世代传承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律的一门学问。”国家现行的学科体系里还没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体系,这与其保护和研究的热度极不相称。因此,呼吁政府、学界、社会共同努力,让其名正言顺地列入国家学科体系,以便构建起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框架,形成独立的学术知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3],使之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显学”。《教程》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以及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深入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理论

这些年,经过学界的努力,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教程》充分吸收了这些理论成果。

(一)借鉴新理论,阐发新观点

《教程》第一章至第七章是基础理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分类、特征与价值、保护与利用、研究与田野作业等理论。通过与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的特色,从无形性、传承性、活态性、地域性和多元性等方面,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从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方面,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注重运用集体记忆、文化生命史、文化符号、文化调适、文化美学、文化多样性、文化共同体等新理论。《教程》从保护的意义、原则、方式和机制,利用的价值取向、实现路径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传统保护原则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伦理性;在保护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提出了多方合作、平等公平保护机制;从经济、文化、社会角度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从资本利用、文化科技融合、共生理念视角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发展前景。

(二)介绍新方法,探讨新趋势

从研究的意义、方法和趋势三个方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诸多问题,阐释了“跨学科研究法”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趋势,即由书斋式研究向书斋与田野研究并重转变,由单方面研究向整体性研究转变,由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转变。从田野作业的意义、原则、方法、资料保护等方面,阐释了田野作业的基本理论问题,在田野作业资料保护中介绍了数字化保护方法,认为今后关注的重点将从广泛普查转向代表性项目保护,从项目抢救转向传承人保护,从保护传承转向开发利用,并强调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田野作业必须坚持生态原则、伦理原则、人本原则。

(三)增加新内容,研究新特征

《教程》最后两章特别增加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和传承人研究的内容,重点介绍文化空间的概念、范围、特征、保护意义和方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主要特征、保护制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实践,从地域性与民族性、日常性与周期性、制度性与精神性、综合性与活态性角度,深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特征;从个体性与群体性、传统性与创新性角度,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征。

《教程》的理论阐释和研究体现了基础性和系统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结合,这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对学术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力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4],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育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以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教程》明确提出了“眼观耳听会鉴赏”“学习实操懂门道”“学以致用助传承”的学习要求。

(一)理论阐释紧密联系实际

第一章至第七章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知识,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系统介绍了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方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详细介绍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作业中,具体介绍了综合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实物搜集法。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类型分析注重能力培养

第八章至第十三章介绍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类型,坚持以类型和项目的具体分析为主,重点突出文本细读、项目品鉴、案例欣赏,做到“见物见人”,在对项目的理解中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这一部分包括民间文学(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史诗和民间语言)、传统艺术(含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技能与技术(含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民俗文化(含民间信仰、生产与消费民俗、生活民俗、传统礼仪和节庆习俗)等重要类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介绍,除了概念与分类、特点与价值外,还特别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作简要分析。这些代表作都是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的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如民间文学中的盘古神话、白蛇传传说、阿诗玛、格萨(斯)尔等,传统艺术中的中国“南桃北柳”木版年画、甘南藏族苏绣唐卡、蒙古族长调、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京剧、皮影戏、苏州弹词等,传统技艺、技能与技术中的雕版印刷技艺、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太极拳、少林功夫、象棋、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等。全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方法和代表性项目的介绍分析,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世界,特别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提高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实践能力,通过带领学生品读和品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领悟力和鉴赏力。

四、积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资源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资源和信息层出不穷;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和研究方法更加先进和科学;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化,教学的手段和形式新招迭出,《教程》科学合理地利用了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形式。

(一)运用新材料,扩大学习视野

编写过程本着尽量运用新资料的原则,相关资料和数据一般都是截至该书交稿时(2020年12月31日)的最新资料和数据,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数据和资料,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布的,具有权威性。这确保了学生尽可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学术研究的新情况、新进展和新成果。

(二)运用新技术,扩展学习内容

利用现代网络和数字技术,建立数据库,将因篇幅限制未能详细介绍的观点、理论、案例和文献资料汇聚在手机APP中,这些资料可以随学术研究的深化进一步扩展。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相关文件的原文资料,方便查阅。

(三)运用新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为了增强理解,拓展学习范围,巩固学习效果,该书在每一章最后为读者提供了部分关键概念、主要论点精解、延伸阅读书目以及思考题。比如,第十一章“民俗文化”,提供了8个关键词、6个核心观点概述和5个思考题,以及供读者深度学习的书目,包括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乌丙安《中国民俗学》、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邢莉《民俗学概论新编》、陈华文《民俗文化学》、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和叶涛《中国民俗》等经典著作,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深入理解相关内容。

《教程》尽力做到广泛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最新成果,以确保学术水平和质量,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涉及众多学科知识,体系尚在建构之中,加之参加编写的人数较多、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因此,该书仍存在部分章节写作风格与全书不一致、学术观点和资料引用不够权威、代表作介绍不够深入、数据库内容不够丰富等不足。虽有瑕疵,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探索之作,其理论价值、实践作用、创新意义和开拓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猜你喜欢

教程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Tough Nut to Crack
挽碧制作教程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