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与创新
2021-11-29单鑫
单 鑫
(上海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
0 引 言
通过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言说, 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中, 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话语问题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性问题,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社会多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 大学生发展的异质性与差异性也愈发显著, 如何通过富有学理性、生活化且具有吸引力、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使其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祖国的发展大势中去, 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从剖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 尝试把握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话语运用特征, 亦在此基础上探究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代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复杂的现实环境,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表征被急剧压缩在同一时空,思想价值多样化、话语体系多元化趋势显著。社会跨越式发展与话语滞后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话语单一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并由此产生了多重的话语困境。
1.1 教育传统与实际需求碰撞所导致的话语失效
带有政治性与意识形态色彩,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特性,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借助合适的话语实现政治宣传与意识形态教化,是时代对其提出的挑战。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咨询方式与广阔的教育平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鸿沟逐渐被填平。新时代下新思想、新理论、新使命的宣传教化仅仅依靠强力的外部灌输与政治宣传已无法保障,而应该以包容性、贴切性的话语引导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当下的话语并未彻底突破原有政治工作话语体系的束缚,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一再疏离。概念的堆积、从理论到理论的“话语空转”,话语真实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等现象依旧存在。在复杂的社会变动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损耗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使其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遇。
1.2 理想教育与生活现实摩擦所引起的话语失信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借助系统化的理论灌输与价值规范引导,可以保障教学效果,但同时也可能因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引发理想化的价值预设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摩擦,导致话语说服力的削弱。当前,社会的急速发展给正处在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青年大学生带来巨大的现实压力,因此,对其进行价值引导与理性化教育必须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充分回应青年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困惑,从现实问题的解决关照其理想世界的塑造。然而,现实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往往是从理想到现实的运行逻辑,试图通过理想化的价值引导与意识形态塑造应对复杂且多变的现实生活,困顿于固定化的话语表达、抽象化的逻辑阐述、封闭的话语生成语境。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话语远离现实生活且多注重理想化的价值世界建构,价值教育与引导“异化”为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的简单说教,在损失其话语可信度的同时也容易失去学生的信任。
1.3 个人追求与集体价值分立所带来的情感失衡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合理有序的沟通,达成基本的信任与价值共识,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基本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集体统一规范与思想教化,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被弱化乃至被忽视。此外,由于教育者所主导的思想引导与价值规范在表达中往往带有同质化倾向,缺乏对受教育者多元化、差异化发展的尊重,导致受教育者自身的困惑与个性化追求无法从日常教育中得到解决或满足,则进一步影响了教育的真实性。在时代变革浪潮中成长的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渴望在现实生活中以“独立的人”的身份出场。然而,疏离受教育者主体世界的话语表达,“不能有效充盈受教育者的当下生活状态而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1]144个人与集体分立的价值化叙事,无法为受教育者提供所需的精神慰藉与意义指引。面对现实生活的快速变迁,受教育者无法获取自身的价值定位而陷入无所适从的焦虑与恐慌,由此带来的情感失衡也进一步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
2 催生话语困境的原因探析
在面对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的分立与融合、西方话语与中国话语的交汇与冲突、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衔接与转化等问题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得捉襟见肘,尚未形成一套面对不同群体、不同场域、不同思想资源而行之有效的自洽话语体系。笔者认为造成此种境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发展
一门学科欲想达到科学化,必先明确其本身的学科与功能边界。泛化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功能,并不会强化其学科的存在价值,反而会因对其根本功能的弱化而折损其学科魅力。此外,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个体从宏大的价值叙事中挣脱出来,希望从世俗生活中得到自我满足与解放,思想政治教育也随之向人学研究范式转化,即从强调个人的社会价值向注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转变。然而,对于世俗世界的关注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也遮蔽了教育的政治导向。世俗化、娱乐化的话语内容进一步解构了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理论品质与学科坚守,话语走向碎片化、低俗化、肤浅化。“低端红”“高端黑”的话语调侃、“戏说”历史的价值虚化,“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的话语运用,不仅损伤了话语的思想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质,也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
2.2 网络信息化造成的话语冲击
网络的虚拟性进一步刺激了民众发声的欲望与兴趣,但也给主流话语带来了无形的现实压力。碎片化、娱乐化的网络话语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分散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的同时甚至造成主流话语的失真与误传;媒介基本素养的欠缺又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在面对鱼龙混杂的话语环境时容易盲目从众,导致非理性情绪的爆发。舆论的裹挟之下,青年大学生对主流话语的怀疑与否定情绪,使主流话语的话语权力被不断地削弱。此外,网络信息化带来的生活娱乐化、话语“碎片化”也在不断解构着传统社会的政治运行逻辑,对世俗生活世界的关注所引起的话语“去政治化”“去中心化”也在进一步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经网络信息化浪潮冲刷的青年大学生,已经无法满足于严肃、固定甚至带有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反而追求生活化、个性化的自我发展,在纷繁复杂且光怪陆离的网络虚拟世界中,以反讽与戏谑宣泄着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激情。
2.3 西方意识形态侵入带来的话语挤压
现代性文化高扬个人自由,倡导个人欲望的满足与对权威的反叛,使渴望自由与个性发展的个别青年大学生对这一价值倡导趋之若骛。此外,西方意识形态话语凭借其话语霸权,高调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任意解读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肆意倾销西方价值观念,不断侵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人为地夸大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部分问题与矛盾,“把一些偶然的社会事件上升到政治体制问题,引导大众落入‘中国政治制度不完善’‘中国缺乏法治’等话语陷阱,最终将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2]36此外,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以学术话语、理论话语为幌子,不断挤压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生存区域。在此境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作用受到严重挑战。
3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日常话语运用中的新特征
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文章着力于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对此种可行性的探究需构建于合理把握青年大学生日常话语运用特征的基础上,而这也是常常被人所忽视的关键一步。需要注意的是,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显现出多元、多变的复杂样态,而在其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话语运用中则表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征。
3.1 强烈的主体意识
青年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逐渐萌生,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不再满足于接受单向的教育灌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满足其自身实际生活需求并充分尊重其个性化发展。网络时代与新媒体经济的兴起,使青年大学生的生活范围从日常现实世界扩展到虚拟化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虚拟世界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绝佳舞台。凭借对新鲜事物的快速接受能力与较强的新技术运用能力,青年大学生成为网络话语制造、传播、使用的主力军。此外,网络话语交流不再是一味的价值化叙事与劝导式交流,而是以互动式、开放式的对话成为了网络世界的交流法则。青年大学生借助网络话语在多元化的网络语境下实现了快速的同类聚集,集群化所带来的身份认同感与参与感则进一步强化了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喜爱并依赖上平等,自由的网络话语交往方式的青年大学生回归现实时,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出更高要求。
3.2 积极与消极共生的话语样态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一边是青春校园的象牙塔,一边是既向往又对其迷茫与恐惧的现实社会,处在交接处的青年大学生一面接受权威话语的规劝与教化,一面渴望自由、崇尚自我。在这种双重拉扯与挤压下,青年大学生的话语带有积极与消极共生的复杂样态,自我意识的觉醒背后是主人翁意识的增强。新时代的大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还是在有关国家政治事务中都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意愿。对于自我个性的追求并没有成为限制青年大学生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绊脚石,反而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孕育出无限的可能性。青年大学生的积极话语样态带有鲜明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话语风格,形成了极具青年群体特征的话语群与话语体系。
然而,我们还需对青年大学生的消极话语样态保持警惕。近年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充斥网络的“丧”文化 、佛系青年正是其生活中消极话语的集中表现。更有甚者在“向死而生”的价值标榜中走向消极的悲观主义深渊。青年大学生在自我标签化与话语嘲讽中以一种消极态度重构自我身份,表达着对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不满与反叛。[3]62当然,消极话语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青年大学生的自我释放,这种消极话语为紧张的世界带来了一丝风趣与欢乐,成为青年大学生在迷茫中激励自我的反常规实践。
由上可见,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一边在时代的浪潮中积极地彰显自我,期盼着美好生活的到来,一边在现实压力中以反讽与自嘲宣泄着自身的无奈与感伤,在这样一种分裂而又不断相互转换的自我突破过程中,积极与消极话语共生。如何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分辨“消极”的话语表达与“消极”的生活态度,在间歇性的“偃旗息鼓”中积攒继续奋进青春的磅礴之力,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
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可行性探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紧密结合当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这一基本价值原则,把握现实发展机遇,因时而进地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4.1 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价值遵循
“守正”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使命,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方向,继承历史优良传统、遵循教书育人的基本规律;“创新”即审时度势把握社会最新动态,借鉴吸收各类思想资源,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生命力。守正创新不仅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
(1)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守旗帜之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基础性前提,就是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与政治原则。无论是教材文本话语的选用、课堂实践教学话语的运用还是铸魂育人生活话语的创新,都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此外,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要想旗帜鲜明地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话语的“政治性”,培育滋养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必须创新意识形态教育与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理上阐释清楚“政治性”,树立“以学术讲政治”的基本方法。以富有学理的政治教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于中国政治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守价值之正。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中容易被披着“自由”“独立”外衣的错误思潮所裹挟。面对现实的种种考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当代青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自我本色,以全面、客观、理性的态度认识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构,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的选用,目前的学术体系都曾受到西方理论框架的影响,欠缺对于西方不正当学术逻辑与话语陷阱的防范与批判,甚至出现某一阶段高校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致使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的现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不仅需要以严谨的理论知识丰富话语内涵,更需要“将国外学术理论在中国语境中进行扬弃、消化,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历程审视其现实应用性。”[4]71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用知识承载价值,用价值培育信仰。
(3)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守规律之正。建构一个自洽且具说服力的话语体系,不仅考验着话语内容的真实性,同时对主体间的交流方式也有较高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青年大学生,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觉醒,网络空间中的平等对话进一步刺激了大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主体地位的渴求。然而,面对复杂且多元多变的现实社会,尚在成长期的青年大学生缺乏对冗杂信息的选取以及对有效信息的使用能力,也无力抵抗外来思潮的隐性侵蚀。受教育者对于主体地位的渴求也会产生价值观念分化、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弊端,因此必须加强引导与规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律,坚持教育者主导性与受教育主体性作用的统一,以理性、平等话语交流塑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4.2 把握话语创新所面临的现实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正以生动且富有活力的实践不断续写着“中国故事”。新时代、新实践、新理论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话语内容,更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1)合理使用实践创新所带来的丰富话语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运用中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助推中国从部分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转变,新时代的中国不仅走的更快,而且走的也愈加稳健。同时,在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依旧积极承担着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2020年初始所爆发的新冠疫情,是对中国又一次全面的考验。相较于西方国家的迟缓,中国从一开始便展现出了快速的响应与应对能力,而在其背后,则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必然反应。新时代鲜活的实践案例与素材,不仅蕴养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信心与底气,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话语内容。
(2)坚守理论创新所提供的科学理论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背后蕴含着价值追求与价值引导,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能仅依靠政治性的口号宣传与灌输,还必须辅之以严谨的理论逻辑论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性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为话语创新提供了思想性、理论性的资源供给。与此同时,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这一重大理论命题以来,包括中国特色哲学、政治学、道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话语创新方兴未艾,这不仅丰富了话语内容,也进一步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性与理论性,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研究范本。
(3)发挥技术创新所激发的实践动力。由话语符号构成的网络虚拟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情感需求,也为其搭建了与教育者以及他人平等、自由交流的信息平台。此外,青年大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等等,也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逻辑的转向,传统话语中的宏大叙事开始转向日常生活与微观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开始从政治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延伸。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拉近学生与理论之间的情感距离,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词汇,以新鲜且富有活力的话语阐释原本枯燥的理论与政治规范。应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有效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使其相互补充,最终‘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并提升话语传播的有效性,掌握舆论战场的主导权,进而获取更广泛的媒体话语权。”[5]68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话语的有效性。
4.3 因时而进丰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其使用的话语中包含了三个基本内容,即阐述统治阶级利益、解释社会普遍思想、整合社会成员共同利益,分别对应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生活话语三种基本话语形态。[6]143因此,因势而新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应从以下三方面不断更新与转化。
(1)政治话语的创新与转化。首先,运用生动的现实案例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受“是什么”,而且必须解决“如何是”“为什么是”的问题,以正确的历史观念,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力戒先入为主和教条主义。其次,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将思政小课堂衔接社会大课堂,把握新形势、借助新词汇表达政治最强音,全方位、深层次为学生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赖以发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形势与时代条件,加深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认知与信任。最后,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用“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来表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心,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鼓舞青年的成长成才等等。通俗化的语言带着生活气息,打动人的故事带着情感交流,使政治话语更具穿透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用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以及正在进行着的“中国故事”阐述政治和社会现实。
(2)学术话语的创新与转化。具体而言,学术话语内容创新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来讲,应坚守学科自信,以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学科科学化发展。以坚定的学科自信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实践创新中赋予学科新的生命力。二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上讲,应坚持立德树人,以学术化、理论化的话语引导学生的价值塑造。通过学术化的方式,深入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所构成的复杂网络之中去洞察党的理论和实践,以理性的语言与严谨的论证,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以理论化、系统化的语言提升话语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取向。
(3)生活话语的创新与转化。一切思想、理论、观点,都来源于并服务于人的现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力建构关注日常生活维度的生活话语,以丰富、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应以中国梦为共同的价值引领,构筑起民族、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学生的个人奋斗纳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培养个体与整体之间新的价值共识,使得学生在追寻个人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从民族、国家与个人的命运共同体中获得新的精神归属。此外,在建构、运用生活话语时,需避免两种极端倾向:一是避免将日常生活作政治化解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虽然附着了政治意义,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但以政治化方式统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夸大其中的政治化意义,只会限制大学生的独立、自由发展。二是避免对生活话语的庸俗化理解。回归学生日常现实的生活,积极回应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富有生活气息的话语承载意识形态教育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以话语的真实性衔接理论与现实,方能提升其对青年学生现实困惑的回应力。
5 结 语
作为一项具有鲜明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针对社会问题进行具体应对,并将特定的政治价值观传播给一定的社会成员,引导其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这不仅考验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现实的解释力,更要求其具有思想引领力。因此,我们不能单单从话语内容、话语表述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张力中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革新与发展,而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指引,提炼和总结更具时代特色的,富有说服力、引领力的新概念、新表述、新话语。通过正确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凝聚最大的价值共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筑牢思想信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