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育人功能提升探索
2021-11-29黄明芳
黄明芳
(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就开始积极探索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0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助力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科技、意识形态等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育人要素,应进一步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育人功能,才能更好地助力提升高校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2017年,国家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2018年,在国家出台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进一步指出要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为新时期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从心理教育到心理育人,是从育心到育人的目标转变,同时也是从消极心理品质干预向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工作模式转变。基于此,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取向探讨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功能提升策略。
一、积极心理学与心理育人的契合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新型心理学研究模式。目前已发展成为心理学领域的新型流派。它继承发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积极内核,将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幸福体验、积极思想。积极人格特质包括仁爱、智慧、公正、勇气、卓越、节制六种核心美德。而积极的社会组织则包括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1〕。积极心理学以人类的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为目标,致力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其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为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开启了一个新的视域,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从积极构建的角度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对个体主动促进生命发展并获得美好的幸福生活有重要参考作用,并且积极心理学与心理育人的相遇存在相容的契合点。
(一)时代需求的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地加深,主动追求幸福生活的迫切性也空前提高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质量要求已不再是物质与金钱的富足,而是能够身心舒畅地在文明、和谐、生态的大环境里实现自身的价值,是对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渴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需求下,积极心理学无疑为我们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它可以代替传统心理学来更好地回答“如何更好地追求和实现幸福”这个问题。幸福、快乐、愉悦等美好的心理特征是积极心理学中积极主观体验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产生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同时,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探讨人类在当前状态下的积极美好的体验,如幸福满意等,试图建构一种人们能够忠诚面对自己和生活,把乐观倾注于身体各个层面的理想模式,此时人们会把幸福作为最高的生活追求目标〔2〕。同样的,我们反观现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从心理健康教育到心理育人,折射出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自我实现,是育人高度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诉求。以排忧解难、预防治疗为重点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全新的视野探索以人为本、开发内在潜能的价值回归,才能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更紧密的结合。可以说,积极心理学与心理育人的诞生是公民幸福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等时代需求的折射,而相关研究也表明,幸福的个体更容易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可见积极心理学与心理育人的诞生具有隔时空的契合点。
(二)观点理念的契合
回顾这30多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心理咨询,到心理卫生,到心理健康,再到心理育人,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形式也都在发展变化中。站在育人的角度来定位心理教育,需要我们树立“育心+育德=育人”的工作理念,而这一理念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有许多共鸣、契合之处。如新时期的高校心理教育强调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即心理育人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大学生个体,并提供满足不同学生群体与个体需求的服务。而积极心理学摆脱了偏重消极个体的视野缺陷,其对个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的美德、力量、积极情绪,而非是以一种病态的角度来解读人的心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3〕。并且积极心理学以爱、幸福、真善美等为治疗因子也更适用于所有个体和群体。心理育人重视个体的主体性和发展性,强调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心理自助能力,同时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这与积极心理学以人类的自主性为前提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理论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心理弹性、坚韧人格和乐观人格等积极人格特质,并认为,不管是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还是积极人格的形成,如果个体主动参与、有沉浸体验,并且感到有意义就有可能更多地产生积极的效果,而这些都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为前提〔4〕。另外,心理育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同时关注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素质培养,而积极心理学对个体力量与美德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获得感。
(三)目标的契合
教育的生命价值之所在正是秉持人的价值理念,不断开发人的内在潜能、提升人的自我生命力,并实现人的价值目标〔5〕。心理育人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可以说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是心理育人的重要目的和使命之一。这与积极心理学以谋幸福、促发展为旨归的研究倾向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的智慧、乐观、美德等人格品质,倡导关注个体的积极因素,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促进个体的人格塑造和全面发展,它拉近了大众与心理学的距离,帮助普通人提升幸福感、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目前,许多积极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道德,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应对自如。同时,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各种生活事件,有助于激发个体的潜在力量并顺利到达幸福的彼岸。事实证明,幸福的人群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的各种层面上都非常的成功,包括婚姻、友谊、事业以及健康,而成功也会反之带来更多的幸福。可以说心理育人和积极心理学的追求目标都是指向个体的未来发展和成功,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心理育人的实践。
二、积极视域下的心理育人理念
积极视域下的心理育人就是要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以积极的视角观测大学生个体,并将积极心理学中的合理元素融入心理育人工作,以实现大学生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幸福自助为旨归。其工作理念包含以下几点要素。
一是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的本土化融合。积极心理学是在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基础上诞生的心理学理论,其应用更侧重于西方人的思维理念和行为习惯,而中国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传统均与西方存在基本的差异。对积极心理学中的相关定义进行理解时容易出现概念不对称,甚至模糊、混乱的现象,尤其是对“积极品质”的界定与解释。正如积极、快乐、幸福都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但描述这些概念远比理解它们复杂得多。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下的积极幸福观并不能等同于中国人的幸福观。因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运用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来解释和分析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200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积极心理学年会上强调了积极心理学国际化的视角,积极心理学已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它应该尝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定义文化经验,打破各种文化流派的界限来识别和研究有助于人类个体实现美好生活的特质。当我们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时,应注重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对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借鉴,要充分考量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言行习惯,量身打造适用大学生个体的积极体验,实现积极心理教育与育人的本土化融合。
二是对“积极”与“消极”的共视和话语平衡。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传统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个体的消极品质为对象的研究倾向,将视角转移到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能力,重视个体爱与善的本性和能力对个体自我建设的驱动,强调通过积极的关怀和体验来消解个体的心理障碍,进而完善个体的精神和人格。但一味地宣扬积极容易忽视消极本身的积极功能和价值,而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心理学家Held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专制的积极态度”〔6〕。然而消极本身就是个体无法逃避的心理映像,人既是积极的追求者,同时又是消极的制造者和受害者。积极与消极互为循环驱动了个体的前进。从某个角度说,消极可以让个体避免遭遇因自我期望过高而带来的打击、伤害或羞辱,也让个体在取得意外的成就后产生更多的喜悦之情。尽管积极心理学反对包括愤怒、忧郁、恐惧、嫉妒、不满等消极情感和情绪,但它无法否认悲观、消极也有一定潜在的优点,并且,消极的情感并不一定只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积极视域下的心理育人并不是一味地积极,而是共视消极的存在,在消极与积极互相转化或此消彼长之间,寻找最适宜的平衡点来推动个体的精神和行为改善。
三是关注积极个体和积极社会环境的共建。积极心理学既有对个体层面上的研究,也有对群体层面上的研究,即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研究。一方面,于个体而言,社会环境塑造人类经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心理映像,其产生都与环境密不可分。人的心理在顺应环境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消极和积极因素会驱使人进行自我调整,进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心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和实现的,个体所处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及整个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会深刻影响到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把积极视域下的积极体验拘泥于个体所处的微观群体环境,而是要将个体置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重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品质的联系,用可持续的发展视角,综合考量建构积极的组织、社区及社会。另一方面,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当社会积极关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积极品质和高质量生活时,会有效促进社会的繁荣。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社会的发展程度本就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因此,积极视域下的心理育人不是单纯的校园内大学生个体的积极建设,而是在社会与校园的生态对接下,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共建。
三、积极视域下心理育人功能提升策略
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推进心理育人功能提升,就是以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体系三个基本点对应心理育人功能提升体系,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为“五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结合全人教育导向,促进大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培养大学生成为知情合一、知行合一的完善人。
(一)融合课程思政的育人格局理念,提供积极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我们从育心向育人转变的积极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道德、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需求。因此,完善学校心理教育课程内容与体系,推进积极知识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积极心理教育服务势在必行。
1.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健全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一方面,我们要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主体模式,进而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双主体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在大学生公共必修、选修、辅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教学模块,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运用积极品质测评、优势行动价值问卷等工具,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并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挖掘内在潜能,实现由消极传授治疗法向积极心理体验教学转变〔7〕。另一方面,心理育人工作的价值定位明确了它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联系。因此,积极心理教育并不能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阵地,而是要挖掘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幸福力,树立积极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暗示,催生他们产生“我行、我可以”的积极能量,灌输给学生符合他们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解答思想、情感及价值观的困惑,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和社会定位,激发他们为个人和国家民族未来而学习的积极行动。
2.关注积极心理教育中的教学相长
积极心理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模式的教育,在指导学生对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等美德和积极人格品质进行认知时,教育者自身也在进一步认知和理解人的积极力量与优秀品格。在组织学生进行积极主观体验的过程中,教育者自身也沉浸于体验之中。可以说,在积极心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同是发展中的个体,同样在体验成长的过程。良好的积极心理教育可以带来和促进教学相长,帮助教育主客体塑造个人品行、人格,培养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因此,开展积极心理教育过程还需关注师生的教学相长,尤其是教师个人的积极发展,不仅要培育自己的积极品质,激发自身潜在的积极能量来感染学生,同时要提升自己的育德意识和能力。以此,不仅可以改善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还可以实现教育效果的双赢。
3.注重对积极心理教育导师的培养
在课程思政的育人格局下,提升心理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心理教育服务就不局限于专业或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还包括其他学科专任教师、政工队伍等未具备专业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因此,做好积极心理教育导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专业的积极心理教育服务。首先,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和中国本土化的积极教育探索,从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转变等方面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育一支专业的积极心理教育教师队伍,以提升积极视域下大学生的育心效果。其次,是对非心理学专业教师、学生辅导员、朋辈辅导员等人员加强培训与指导,培育他们的积极心理,使其更善于在平时的教学、教育、陪伴中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从而有效发挥隐性德育力量,使育心与育德相辅相成。
(二)建设高校积极育人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是除课堂之外最具育人功能的隐性空间,它传递了富含活力、智慧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力量,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建设积极的育人文化体系就是创造性地运用积极技术和疗法等手段,助力发挥校园文化这一隐性课程的心理育人功能。
1.建设校园生态物质文化,净化大学生心灵,启迪审美情趣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体系中的硬件和实体部分,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客观环境。人的心理是受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的,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总是以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8〕。因此,应充分挖掘校园物质文化的积极内涵和育人要素,建设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使其散发无形的精神力量以感染学生。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体认中可以释放人的精神生命和内心自觉,激发个体与万物同体、与天地合德的“心性”修养。
一方面,借由人类心中对自然万物天然的亲和力和审美趋向,促其产生“乐山怡水”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人如何“做人”,如何使自己的生命与天地相参,从而获得一种“同天人”“合内外”的最高幸福〔9〕。在充满钢筋水泥的校园环境中,注入更多自然和生态的元素,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美丽校园,以蓝色、绿色、青色等浓郁的生态色彩浸染校园的一石、一水、一亭、一桥……让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空间里也能体悟山水和自然。这是以校园物质文化为载体,融合中国传统哲学心性观中的积极育人要素,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性关怀,促其实现自我的心灵心性,彰显大学生的真性情、真德性。
2.开展“通情”精神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自助能力
所谓“通情”即将人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扩充到底,从而使人人相互同情以走出生命受到威胁的生存危机;将“亲亲之情”扩充到底,从而使人人相亲相爱合作共建幸福家园〔10〕。一个成功的人首先是一个有幸福感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更是能与人于苦难前相“共情”,于幸福前互“共享”的人。因此,开展“通情”教育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主观体验,塑造他们以“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为主要维度的积极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自助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在心理维度下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一是开设幸福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福流体验。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个行动,而是一个习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开设幸福课堂,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福流体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是一本好书、一首好歌、一部好电影,又或是与好友会心的交谈,甚至是打坐、冥想等。从简单的快乐形式开始,引导学生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正向事物中,使其达到知行合一、物我两忘的境地,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和安宁,即幸福感。其后是要将这类符合大学生个性需求与趣向的快乐习惯以稳定的形式开展起来,让大学生对幸福感有正确的认知和主动的追求。
二是拓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强化学生的“会心团体”体验。依托积极的朋辈互助关系,拓展心理团辅形式,定期开展朋辈会心团体活动,借助朋辈间的平等互助更有助于参与者在会心团体环境中表现真我、真诚抱持,并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心灵成长空间。而在大家“共情”的场域下进行学习时,个体的“自我实现”动力就会产生。持续的、良性的朋辈会心团体活动会让大学生加深体会人际之间的情感支持,从而建立更积极的、更令人满意的互助关系。
三是提升大学生实践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树立大学生的公益精神。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立德行善,助人自助。通过有益的实践服务活动,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公益精神,使大学生养成感恩、奉献、同情互爱的道德自觉。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感知生活的意义,感受成功,进而强化大学生积极人格的“正性的利己特征”维度。另一方面,能让大学生体验自己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有意愿、有能力提供帮助,对与他人的关系因互助而达到的圆满,进而强化自身积极人格的“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维度。提升大学生实践服务的深度就是要紧扣环保生态、低碳经济、精准扶贫等时代主题,加强个人专业特色能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推进大学生科技下乡、支农、支教、援医等服务项目,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扩大大学生实践服务的广度,即线上线下多平台开展服务活动,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多领域的服务,深入农村、社区、基层等一线践行公益精神,同时通过大学生公益典型挖掘、宣传和激励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公益精神的感悟。
3.探索有温度的高校制度文化,服务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高校的制度文化是实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联结学校与师生行为的媒介之一,折射出学校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其中不仅包含有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与限制,还包含了对个体成长的引导和助力。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目标起导向作用,使学生激发出潜能、激情,朝着理想境界不断奋斗〔11〕。有温度的制度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发挥积极的服务功能,用服务暖人心、促发展。
一是提升显性制度(明确或成文的规章制度体系等)的弹性和灵活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宗旨,使校园的制度空间能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心理需求、生活需求、生涯发展需求相匹配、相契合。避免因制度的因循守旧而脱离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创新和发展产生束缚。
二是提升隐性制度文化(约定俗成的校园人文传统、价值信念、习惯风俗等)的感召力和价值引领,营造求真致知的学术氛围、明德达善的精神氛围、友爱互助的文明风尚等,让大学生更好地体验向上、向善生活,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生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构建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
社会支持是个体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感受到的来自与之相关的他人或群体的关爱、尊重、援助等。它包含了学校、家庭、社会对个体认知、情感、行为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支持。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生理机制、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其中积极心理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相关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个体的社会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幸福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得越好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12〕。因此,提升心理育人功能除了学校这一主阵地之外,还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其一,家庭支持缺席、家庭经济支持有余而教育管理支持不足等现象常常使家庭支持成为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大学生个体及家长首先应树立对家庭正向、和谐代际关系的正确认知。高校应加强做好家校联系与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家校沟通的互动平台和机制,如定期为学生家长推送有关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信息及科学构建亲子关系的相关知识,唤起学生家庭对有效支持的认同。同时定期与家长进行视听交流,并辅以不定期的面谈、走访,提高家长对子女主动、科学关爱的重视。既便于为学生家庭协调代际关系提供资源和帮助,也有助于学校及时获得学生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二,社会应树立以个体发展和公民幸福为价值归宿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强综合治理,构建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充分、自由发展并感受持久幸福的和谐社会生态。首先是尊重个体的差异性,通过积极的制度法规、社会规范为个体发展提供最优的支持。避免因偏见、歧视等不公平、不合理因素对个体平等发展造成阻碍。并保障有利于个体知识、技能、品质发展的各类资源的配置。其次是社会媒体通过积极的舆论导向,疏导社会的负面情绪,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帮助社会成员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发展自信,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愿景。最后是社区及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服务力度,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加强对贫困家庭的人文关怀,增进大学生群体的亲社会行为并成长为良性的社会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