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2021-11-29张立辉王宇佳廖柯铭
张立辉,王宇佳,廖柯铭
(西南民族大学,成都 610041)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求“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特别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查阅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截至2020年12月上旬,检索“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共有112条记录,检索“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主题共有13条记录。另从文献指数分析可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从2014年起步而逐渐展开,以“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为篇名的文献最早出现于2015年,2018开始大幅增长①参见中国知网“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学术关注度“指数”。。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并增写入党章总纲部分〔4〕97,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5〕,2019年、2020年分别召开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部署②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第1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载《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1版。,在时间节点、进展节奏上高度契合。因此,本文以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回顾切入,就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路径问题略做探析,以期推动相关研究趋于深入。
一、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
(一)强化“五个认同”意识,重视推进知行合一
1.加强“五个认同”的理论教育
李凯、亓光勇,李卫英,彭尚源等认为民族院校要以提高各族学生“五个认同”的思想观念与思维意识为目标〔6〕,加强高校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党的红色文化教育〔7〕。张宇峰、方晨光提出应从教师引导、家校联系、加强各民族学生间往来等方面入手,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增加理论学习时长,促进精神、文化层面的价值认同〔8〕。
2.在实践中推进“五个认同”知行合一
张立辉、许华峰指出“有的高校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三条路径,有效地深化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全校师生员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9〕。王丽宏指出有的高校开设民族理论课、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活动、组织参观学习民族文化等社会实践、强化大学生的“学生身份”意识以及加强民族互嵌式的管理模式等有效强化各族学生“五个认同”的观念〔10〕。靳淑梅等指出有的高校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为载体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石奋齐等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12〕。蒋文静和祖力亚提·司马义提出应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教育、整合社会力量搭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平台,将‘五个认同’的理性认知内化于情感,促进学生知行合一”〔13〕。刘吉昌等认为“学校应引导学生增强‘五个认同’;社会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认同;学生个人也要将‘五个认同’作为实践中的思想价值观指引”〔14〕。
通过梳理,发现相关的研究基本达成共识的方向之一是民族高校应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强化各民族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但在路径研究上更偏重于整体性与宏观层面的叙述。
(二)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创建协同育人机制
1.营造校园氛围,整合优化校内教育资源
民族高校的教育环境应当更具有民族团结的氛围,朴芙萱、热依木·努尔麦麦提等认为民族高校应“为师生建立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建立培养机制,进行课程改革以整合相关资源,提升师资水平”〔15〕,“优化思政等通识课教育”〔16〕。张利国认为民族高校应“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与课程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常态化开展”〔17〕。耿俊茂提出应“围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间性,营造校园互动交流氛围”〔18〕。
2.重视实践活动,搭建府校家多方合力平台
除校内现有教育资源,校外相关资源也应得到重视。冉春桃认为民族院校应“建立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机制;教师学生应相互配合,坚持以教学为主线,学生主体增强实践合力,最终夯实思想基础”〔19〕。向涵提出民族高校应“构筑协同育人体系,搭建府校、家校、校企立体化实践平台优化教育渠道,强化思政理论课的深入融通”〔20〕。但是在协同教育研究中对校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关注略显不足。
(三)强化“互联网+”教育新思维,增强网络教育影响力
1.创新网络民族团结教育新形式,加强对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
网络已然成为与大学生朝夕相处、接触最频繁的信息载体〔21〕,“互联网+民族团结”自然成为当前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途径。杨杰、陈孝凯等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增强互联网思维。前者认为民族高校应“顺应互联网教育规律,倡导‘双主体’模式,提升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互联网优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载体、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22〕。后者认为应“优化网络应用平台及教师网络教育考评机制、强化任课教师应用互联网的培训机制”〔23〕。胡淑英等认为应督促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社交类APP,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问题的网络信息监管与舆情优化〔24〕。
2.优化宣传内容,重视网络民族团结教育的学生主体性地位
网络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覆盖力,必须重视网络宣传的内容。许亚峰认为网络宣传不应只从汉族角度,也要重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叙事;建设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网络媒体;鼓励和支持爱国爱教人士在网络中谈论爱国与民族团结〔25〕。车琳等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出网络民族团结教育全过程都要结合学生基本情况、网络使用偏好以及需求,为学生设计“定制化的线上民族团结活动”〔26〕。崔洋洋等提出应尊重学生思维以丰富网络民族文化产品,与学生共建共享网络民族文化〔27〕。
总之,民族高校应在建设互联网应用平台的基础上坚持以内容为重,增强互联网思维,才能实现更好的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但是目前对网络民族团结教育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对如何引导学生并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当前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仍待加强
“我国的高校思政课程是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担负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28〕。如有的高校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①参见《中南民族大学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载国家民委网,2019年11月04日,https://www.neac. gov.cn/seac/xwzx/201911/1138357.shtml。,整合民族理论与政策必修课、民族知识文化选修课等。有的高校提出了“课程思政育人体系”②参见《北方民族大学出台方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载国家民委网,2019年6月27日,https://www.neac. gov.cn/seac/xwzx/201906/1134343.shtml。,以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为领航任务,深化理论教育、发挥课堂渠道作用。民族高校还开设了铸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思政课程,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上述梳理可见,许多学者虽然都提出民族高校应加强思政教育建设,而学校也不断通过理论教育强化学生意识形态。但这些探讨主要侧重于思政等通识教育,忽略了民族高校其他各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问题。但民族高校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不应只由铸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思政课程独立承担,如何打破民族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存在的壁垒、将各类课堂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教育系统是民族高校在思政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校园网络媒体建设仍有空间
从当前研究情形来看,无论是从创新形式还是优化内容角度,学界对于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民族团结的研究仍需深入。当今智能手机的使用对于各民族学生来说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网络虚拟世界可以打破现实生活中的界限与隔阂,为当前社交能力不足,交流能力弱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与机会。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由于网络中各类内容繁多,鱼龙混杂,一些学生是非辨别能力还有所欠缺,容易受到破坏民族团结舆论的影响,而当今各民族高校无论是在现有网络平台上还是本校网络的平台建设上都出现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民族团结相关话语信息输出比重低,极易湮没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不易引起学生关注,网络思想教育更是效果甚微。因此,民族高校在自媒体时代如何抢占“互联网+民族团结”的新高地,在如何积极开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话语权的路径研究方面仍存在许多上升空间。
目前民族高校多为自上而下式网络育人,易流于形式且让学生疲于应付,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更难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如何发挥各民族学生在网络民族团结宣传中的主体性作用,与学生共建共享“互联网+民族团结”的文化氛围应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三)校际校地交流与合作仍待提升
校际合作与交流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通过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亦可以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激发民族高校学生自觉地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些学者提出民族高校应整合资源,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但对校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府校地协作方面的研究略为不足。当前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等民族高校相继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相关研究机构③相关机构指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入选第一批国家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等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在此背景下应关注这些研究基地之间如何加强合作,共建共享。
三、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全方位建设思政教育体系
1.夯实思政课程基础地位,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使学生真正从思想深处自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从骨子里热爱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热爱者、建设者、捍卫者。”〔29〕因此民族高校不同于一般高校,其肩负着培养“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30〕,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与任务,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31〕,是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突出使命。
首先,民族高校应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规范上保障思政课程能够为民族地区培育合格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魂育人。如通过科研课题立项等大力支持专家学者加强对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联合专家小组进课堂,定期检查、评定思政课程的教材、教案,“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32〕;打造选树一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民族高校特色思政课程;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可适当增加相关校外调研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思维,扩宽视野;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以其亲身经历与生动感悟为学生讲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学生对我国现行民族理论政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加大对思政课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学习与思想政治考核,保障教师队伍自身能够为人表率;增加对思政课程学分学时以及实践考核的比重,促进学生在课下积极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在思政课教师层面,民族高校教师应紧跟社会发展前沿,拓宽自身视野,提高素养,不断深化自身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写入教案、进入课堂,帮助各民族学生理解并深入头脑;适当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给予学生以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指导,以巩固和深化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及“五个认同”的思想基础,促使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性和敏锐性。
2.打破“课程思政”壁垒,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各门课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开展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参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此后“课程思政”逐渐成为学校思想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2〕。课程思政已然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大势所在。
民族高校在“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中,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注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专业课中发掘隐形而丰富的民族团结元素,引入人文情节和思考,传授有温度、有厚度的知识”〔28〕。
首先,民族高校应系统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体系,抓好顶层设计,如有的高校2019年制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方案②参见《中南民族大学制定实施方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载国家民委网站,2019年10月30日,https:// www.neac.gov.cn/seac/xwzx/201910/1138179.shtml。; 有的高校提出“强化课程融入,推动课堂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同向同行”③参见《大连民族大学制定〈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载国家民委网,2019年11月5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1911/1138374.shtml。,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有的高校在2020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为基本的教育教学原则④参见《西南民族大学关于制定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校发〔2020〕1号(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1月16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思路,实现围绕学生做教育,从以教师、课堂评价为主向学生的学习、成长为中心转变。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民族高校实际,依循专业特点因势利导,“注重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32〕。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5〕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教学活动。如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正史书写偏重汉民族视角,因此授课教师可以改换思路,以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一历史事件中多民族视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各个民族都是中国历史的书写者,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基础的理解;在理工科专业中,要注重培育各民族学生的爱国之情,适时讲述“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南仁东、地质学家李四光、中国海洋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的海洋物理学家赫崇本、当代地质学家多吉等少数民族科学家的科研报国事迹,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鼓励其投身于中华民族科研事业;激励各民族学生开发、探索与民族地区和专业相关的科研资源,增强各民族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了解与热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潜移默化中达到培育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最后,对学生的专业课程评价也应增加多元性,融入思政标准,不仅是专业知识考察,同时还要增强对学生价值观、政治观等思想观念的正确的考核环节,并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注。
(二)强化网络育人,营造“互联网+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1.打造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的校园网络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5〕中央要求“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和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实体化的宣传载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33〕民族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安全,既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好网络在教育信息化、校园智能化中的重要作用,又要高度重视网络内容建设,努力营造天朗气清的校园网上生态环境,牢牢掌握网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权、话语权”〔34〕。学校必须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不仅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当前社会上流行的社交平台,也应积极建设校园新媒体平台,将学院、社团甚至后勤各类信息整合集中,打造服务各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内多功能信息平台。
首先在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上,学校党委要站在第一线,重视网络平台规章制度建设,坚持“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相结合”〔32〕,组建专业、多元、高水平的舆论监管队伍和学生思想心理健康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教师的政治性、文化素养与民族团结意识,强化考核制度,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重视各民族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设学生实践岗位,提高学生参与度,促使学生也能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共建共享环节中。
其次在具体操作设计中,根据教育需求推送民族理论知识,榜样典型,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工程,“培养学生教师网络评论队伍”〔35〕,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网络主流声音;开设就业指导、校内论坛、法律援助等板块,根据学生需求推出专属相关活动,并设计一系列如上线、浏览、发帖送积分等奖励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寓教于乐,实现价值观引领;管理人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送相关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各民族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生活动态,如有的高校利用“智慧学工”平台创新性开展学生发展指数的大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并开展群体特征分析①参见《中南民族大学依托“智慧学工”平台创新管理育人模式》,载国家民委网站,2020年8月4日,https://www. neac.gov.cn/seac/xwzx/202008/1142303.shtml。,从多方位采集学生成长资源、成长满意度等数据,把握学生新情况、新特点,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地培育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的高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办学目标②参见《大连民族大学持续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载国家民委网站,2020年5月29日,https://www.neac.gov.cn/seac/ xwzx/202005/1140426.shtml。,以无线为主、有线为辅、多网融合、师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特色,建设可控可视的智慧校园交流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支撑教育教学所需。
最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立足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以及价值观引领。如推送民族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解读、引进优秀学者的相关课程及讲座视频或直播,开放评论、弹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以及校友之间能够及时相互交流资源信息,分享经验,互通共享。这样在理论政策的指导下,再基于朋辈间的真实经验分享,更容易打破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局限,提升格局,引发各民族学生共鸣,增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增强各民族同学对彼此的认同,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交往交流环境。
2.发挥各民族学生在网络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本民族知识分子,有义务为本民族融入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民族高校具有多民族学生集中的优势。民族高校应从各民族学生入手发掘典型事迹,增强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顺应互联网发展规律,努力提高网络空间中民族团结教育的话语权,发挥各民族学生在网络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
在具体路径上,可以鼓励、支持各级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积极在各自的新媒体平台上,制作相关原创作品,通过撰写文章或拍摄短视频以民族文化、民族团结、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等为主体,表达自己对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认知以及民族团结的理解等,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传播性增强对朋辈影响,营造网络空间民族团结氛围。
总之,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民族学生既是对象,也是主体,应在互联网平台中结合学生用户思维进行引导,重视发挥各民族学生的主体性力量,提高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让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培育不只是教育者片面的理论灌输,更要让学生成为网络民族团结教育的践行者,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五个认同”。
(三)加强校地校际交流与合作
1.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学术实践交流的协同发展平台
民族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其他高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深化多层次、多渠道校际交流模式。民族高校相继成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机构,如中央民族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①参见《广西民族大学入选第一批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载人民网,2020年3月21日, http://gx.people.com.cn/n2/2020/0321/c179462-33893585.html。,中南民族大学成立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②参见《湖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中南民族大学成立》,载国家民委网站,2020年7月28日, 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007/1142205.shtml。、,下设理论创新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研究中心,聚焦研究湖北民族工作重点领域和方向。云南民族大学在大理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基地③参见《云南民族大学在大理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座谈会召开》,载云南民族大学网,2018年7月13日, http://www.ynni.edu.cn/web/11403/showartical?ArticalId=03d48c49-4bda-44ab-9503-8a2cac1a8901。,在整合校内资源的同时,民族高校之间、民族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的研究资源、教育教学资源也应加强共建共享;在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建立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作机制,如在理论教育方面邀请其他高校的优秀学者开办讲座,在实践教育方面联合开展相关比赛、宣讲团、实地访学等促进相互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各民族学生打造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术平台及实践平台,以实践促教育,促进知行合一,有效激发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加强与民族地区合作,促进在基层实践中强化“五个认同”
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不仅局限于校园内甚至城市,应该让学生走出去,真正到民族地区去亲身体验民族关系,了解民族政策,使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实践中深切感受民族地区的发展,增强“五个认同”。因此,民族高校可以积极探寻与民族地区的校地合作,搭建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在民族地区为各民族学生提供能够发挥专业所长的实习或志愿服务平台。如有的高校充分利用学校各学科资源,将民族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资源合并,建立“民族地区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④参见《中南民族大学成立民族地区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载国家民委网站,2021年1月20日,http:// www.neac.gov.cn/seac/xwzx/202101/1144100.shtml.,主要针对民族地区数字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向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
根据合作地政府的工作以及人才需求,在校内招募组建实践小组,由专业思政教师带队指导,利用寒暑假或是大四实习期到民族地区进行实习,可适当抵消课时学分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深入到群众中与各民族的人民交往交流自然会增进相互了解,加深情感,消除隔阂,促进交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又可促进学生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深刻理解,同时服务人民的收获感也能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民族高校也能够有效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他特别指出:“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5〕民族高校是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是对各族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增强民族高校各民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五个认同”、强调整合资源创建协同育人机制、注意发挥网络媒体的影响和作用等,已成为学界和各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的共识,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突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应重视网络育人功能的发挥,在互联网中营造“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积极寻求与其他高校以及民族地区的合作。不断增强各民族师生的“五个认同”,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