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与创新发展路径
2021-11-29王伟
王 伟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福清 350300)
自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备力量,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重点教育战略[1]。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主阵地,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2020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应当集中资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2]。随后,全国高校就中央指导精神及自身实际情况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并具有初步成效。此新时期内,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无法满足国家精神教育要求。是以,当着手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位,探讨其创新发展路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
(一)价值基础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
从新时期宏观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思想,聚焦教育根本任务,以国家和社会宏观战略角度明晰思想政治育人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价值[3]。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特殊性决定其需要严守政治标准,符合政治教育要求,而明确的政治导向从基础维度决定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方向。从新时期微观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本质相同,均是建设学生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从新时期教育哲学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立德树人教育价值的载体,也就是说,高校实现、推进立德树人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关键环节。综上,新时期高校价值定位需以立德树人作为价值基础,并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教学目标。
(二)教育主体定位:以学生群体为教育中心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并运用思想政治思维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索、获取经验,以此将思想政治精神化为学生内心信念及修养。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始终作为教学组织者和具体实施者占据教育主体地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主体性缺失。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突出学生主体效用,促使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确立学生群体的主体定位,围绕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此时期的作用,已然不再是组织者及实施者,而是转变为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宏观教学方向的辅助体,督促学生、监管教学是新时期教师的主要任务。尤其是高校学习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思想较为容易受到外界思潮冲击。因此,高校方面更应将学生群体作为教育中心,引导学生走向正确发展轨道。
(三)教学形式定位:以实践应用为核心本质
思想政治实践应用是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本质,主要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及掌握。思想政治实践应用实际上是将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转变为开展课外与富含实践内容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4]。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性质定位应当遵从以下两点教学性质要求。一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地位相同。受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为便利。但实质上思想政治实践相较思想政治理论地位更加重要,因其不再流于理论形式,而是具体应用,显著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二是与理论教学内涵统一。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理论内涵应当统一,甚至更加深入。思想政治实践需要解除学生学习疑惑、深化理论知识认知、验证理论思维观点,并将其融合在自身行为当中。综上而言,新时期并非完全摒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是需要将实践应用作为核心本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统性、规范性。通过实践与理论耦合教学,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四)教学性质定位:以社会主义为思想引领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应当以社会主义为思想引领,激励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当代大学生由于时代发展及技术进步因素影响,接触社会时间较早,思想观念受到网络环境影响。然而,囿于个人认知体系缺陷,“外国月亮比较圆”等行为现象频显,表征学生民族国家意识较低[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采用引导、启迪、动员、教育等措施,发挥高校推广宣传优势。进一步树立大学生民族国家意识,将思想观念与党的战略决策进行统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国家民族意识的强弱决定着我国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小,当积极以社会主义作为思想引领,培养大学生民族国家自豪感,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此外,亦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弘扬正确社会思想价值观,充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设置缺陷
目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设置缺陷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创新发展。首先,考核标准单一化。一般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均是以书面考试成绩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如此,既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的教学形式定位,亦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悖离。其次,考核过程形式化。注重结果考核但忽略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日常考核,促使考核过程流于形式。但总体来看,考核过程缺乏明确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后,缺少社会评价反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向社会输送高层次、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其综合职业素养、思想维度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均需要社会单位予以反馈评价。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设置缺陷致使实际培养效果难以科学衡量,亦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二)学生个性化心理反向作用凸显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个性。然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教学性质而言,学生个性化过于凸显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产生显著阻碍。一方面,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不显。囿于目前学生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影响,多数高校学生在面临困难时容易产生退缩心理,缺乏必要担当。另一方面,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推崇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注重创造性的显著特点。然而当代学生虽然在问题分析处理方面有独特思维,但真正落思想时却由于实践层面经验较少而难以实现预期解决目标。此外,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学生普遍追求生活及学习当中的个性化,但在处理问题时容易产生冲动,难以合理控制自身情绪。
(三)社会舆论思想负面消极影响强烈
新时期网络易获取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便利性,但由于网络信息复杂性的影响,学生亦会经受负面思想冲击,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受到阻碍[6]。一方面,互联网具有的隐蔽性、虚拟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将负面信息视为贬低、偏见,因此在网络空间中散布虚假言论、恶意辱骂他人,蔑视道德思想。加之网络色情、暴力信息容易对学生产生诱惑,意志薄弱、缺少思想信仰的同学容易遭受糟粕信息侵害,甚至引发暴力犯罪。同时,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均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冲击,致使学生思想发展无法走向正确化、规范化路径。此外,部分不正确的社会舆论亦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负面消极思想,甚至引发学生心理问题。
(四)专业师资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体系建设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一般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师资队伍主要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组成,但相对中国高校发展现状而言,专业师资体系建设发展较为滞后。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辅导员所占比例数量较少,非专业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缺少专业性、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偏低。另一方米昂,部分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跳板,长远打算进入学校管理层级或考取更高学位,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心力较少。事实上,思想政治教师肩负引导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使命,担当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建议
(一)用好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完善思想政治教学考评机制
国家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已然就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做出明确规划,因此高校应当就顶层设计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学考评机制。首先,就社会协同助力高校创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应当建设思想政治教学考评民主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以及学生发均可进行教学效果考评表决,强化自我考核评审。其次,就量化考评指标要求而言,应当建设综合考评机制。除以往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实习实践成绩作为考核指标以外,将学生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方面考核也纳入考评原则中。对于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方面的考核,可由辅导员日常评价成绩及学生互评反馈进行。最后,就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实践性要求而言,应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考评系统,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机制稳定运转。是以,当从系统、全面维度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构建层次分明、标准清晰的考评方式,亦要将考评内容具化,按照重要性设置合理比例的分数等级,进而保障考评可操作性性。
(二)用好“党建育人”方针指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度推广、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性质。因此,当用好“党建育人”方针指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聚焦于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中生活遇到的各类问题,体现其重要性、应用性。习近平总书记曾于全国高校党建思想政治会议中发表重要论述,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党建教育工作,就必须让学生的生活与其息息相关,进一步在实践应用当中感悟学生本质意义。另一方面,高校则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主观带动作用,做好学生思想监督工作、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要更改以往流于形式的工作,围绕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展开工作。此外,亦需促进教育工作者对于“党建育人”的认知水平,将“党建育人”充分融合到制度设定、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当中。
(三)用好网络便利条件,打造融合发展新格局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与网络接触面较为宽泛,因而在价值追求、思维话语、行为举止均受互联网深度影响。高校应利用好互联网这一便利条件,加速推进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由“相加”转变为“相融。”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信息科技元素,逐步向数字思想政治、网络思想政治、智慧思想政治迈进,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深度融合、互相耦的发展新态势。二是丰富思想政治主题网站内涵建设,将教育、服务、管理等多元功能加装于平台之上,促使单平台实现多功能教学特点,亦可通过网站建设党建园地、网上思想政治等职能,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主题网站内涵丰富化。三是打造思想政治互动社交平台。此方面可积极推广“青年之声”一类官方思想政治社交平台,进而建设贴近大学生思想、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型互联网产品,增强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通过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网络优势,消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陷,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时代发展规模、学生成长规律,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支撑、内容打造为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兴技术充分结合,讲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故事”。
(四)用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提升教师思想政治职业素养
从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来看,广泛推行“双师型”教师制度是高校建设优质师资队伍的必然选择。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师不仅需要具有理论教学水平,也要具有开展实践教学素质。第一,高校方面应当定期组织系统性政治学习与思想政治实践,从教师身上寻找突破点。亦可通过网络学习、线下考核等形式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思想政治教学能力。第二,由于部分教师受外界环境影响,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认同,难以尽心尽力服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这一现象,除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以外,应当聘请思想政治专业学者进行思想辅导,促使教师思想产生变革,全力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三,提升高校党政团干部的理论素养与专业水平。党政团干部作为高校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当缜密分析新时期学生的思维变化,继而针对性提出改进教学方式,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指明,紧抓意识形态领导工作,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深入人民群众是新时期党建教育的重要任务。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必需要高举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引导,确保新时期中国青年一代坚持正确思维发展。步入社会发展全新时期,受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设置缺陷、学生个性化心理反向作用凸显、社会舆论思想负面消极影响强烈、专业师资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因素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因此,应当进一步厘清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发展新定位,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包括用好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完善思想政治教学考评机制;用好网络便利条件,打造融合发展新格局;用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提升教师思想政治职业素养。进一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高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