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育人研究
2021-11-29何秋霞
何秋霞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思政与党建协同育人是推动高校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高校的思政建设工作核心在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行的大学生,同时思政建设也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为教学重点,而党建工作又是思政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换言之,将党建融入思政建设体系中,是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保障。有鉴于此,高校应将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形成思政与党建协同育人的格局,进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的关系
思政与党建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助力因素,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做好党建工作是加强思政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思政建设是党建工作发展的根本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高校党建是思政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党建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与作风建设。其中,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中的根本建设,而大学生的思政建设与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1]。思政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使其认识到学校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一教育使得高校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同时,为学校开展党建工作贡献力量。同时,思政建设可以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加强他们对于党建工作的了解,以提高个人素养。此外,党建工作一般会将大学生发展成为积极分子,并加强对于他们的政治教育与谈话,提高思想觉悟与政治自觉性。
思政建设是党建工作发展的根本体现。高校的思政建设属于马克思理论范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托党建工作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建设在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水平与文化素养[2]。高校进行思政建设的主要途径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授课、专家培训与党员干部讲解,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奠定基础,使其认识到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而高校的党建工作在于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党建培训,为更好地开展思政建设奠定基础。此外,高校思政建设离不开学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的党建工作可以协助高校顺利开展思政建设,以促进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由此看来,高校进行思政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也是完善党建工作的必由之路与根本体现。整体来说,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皆是高校教育的两大重点,主要以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加强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目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将加强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并就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政与党建工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3]。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将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并强调了在高校进行二者协同育人的重要性[4]。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也是高校进行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应坚持党的领导,并将党的领导作为高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力量[5]。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会议指示可以看出,高校进行思政与党建协同育人极具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高校也需坚持党的领导,促使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才可以完美融合,以培养有担当、有道德、有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有利于点燃大学生心中的“中国梦”
高校开展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融合工作的必要性之一,即是点燃大学生心中的“中国梦”。作为国家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核心力量,大学生应当时刻秉承“中国梦”建设理念,为国家建设贡献必要力量,而这也是推动高校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核心主旨所在[6]。促进高校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协同育人,可促使大学生深入明晰“中国梦”核心理念,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政治目标[7]。详细而言,思政与党建协同育人可提升大学生参加、融入党组织的积极性,深度了解党建工作与党建工作,强化学生“中国梦”的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进一步而言,积极参加党组织,亦能促使学生知悉“中国梦”的发展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国家、积极建设“中国梦”的热情,充分点燃学生内心“中国梦”的火种,萌生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景。
(二)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校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高校除培养大学生必备专业技能外,还需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教育。在此过程中,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应协同发力。作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课程之一,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说,思政建设是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关键所在。而党建工作则能在思政建设基础上,将党的工作内容与重点传达给大学生,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思政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二者教育目标高度一致,均是以培育具有理想信念和高尚品德的大学生为主要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力量。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不够
党建工作主要由高校党委办公室与宣传部门组织实施,而大学生思政建设主要由思政教师进行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有意向加入党组织的大学生,而思政建设的研究对象为高校全体大学生。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建设的教学目标虽然一致,但两者所属范畴与研究对象均不相同。两者还需进行深度融合,方能更好实现高校思政与党建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但是,国内一些高校并没有在平时思政建设课堂中加入党建工作的思想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缺乏对于党建工作的了解。大学生很难认识到党建工作在思政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最终其思想素质难以适应党建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而言,大学生思政建设也尚未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党建工作也存在脱离现实的问题。最终,大学生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融合方面有了时滞性,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现象,不利于双方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二)党建对大学生思政引领作用不强
现阶段,多数高校党建工作存在内容单调、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难以发挥对大学生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其一,高校党建工作内容较为单一,无法为大学生思政建设引领带来深度认知。党建工作人员通常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政建设,并以开会方式增强学生的思想认知。事实上,这些传统教育方式内容单调,并没有引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提高学生吸引力,这就导致学生难以深入了解党建工作具体内容,对加入党组织的认知度不高。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是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焦点。其二,党建对大学生思政建设引领文件落实不到位。目前来看,党建工作存在间歇性,许多引领性的思政建设文件难以有效落实。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高校党建部门有关思政建设的组织培训内容与活动落实并不到位,教育实施方法与手段缺乏创新性,由此出现了党建工作对大学生思政建设文件落实不足。综合来看,上述两方面困境仍需改善,以解决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政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不强的问题。
(三)思政与党建融合的教育方式陈旧及载体不够丰富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校也应创新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方式,以培育既具有高尚品德又拥护党组织的一代年轻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相关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新型教学方式,并将多样化的教学载体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中增加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内容。但是,目前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师课堂讲解的教学方式,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思政建设课堂中。思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只是一味地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对视频、音频、互联网工具等多样化教学载体的运用不足。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单一教学载体使得思政课堂缺乏活力,不仅无法激起学生对思政知识和党建工作的学习兴趣,而且会降低教师教学激情,进而影响高校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协同育人教学效果。
(四)高校思政与党建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思政与党建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高校思政与党建工作师资队伍存在政治素养较低、工作经验缺乏等问题,使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无法实现有效对接。虽然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存在一定交叉,但在业务上还是相对独立的。部分高校的思政建设由基层教师担任,而学生的党建工作却由党组织与个别辅导员担任。一方面,辅导员队伍亟待加强。由于大多数辅导员事务繁多,且一些辅导员政治觉悟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使得其难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党建工作上,用于潜心研究党建工作的时间也较为有限。另外,仍有一些辅导员对学生缺乏系统有效的党建内容培训,使得学生只是对思政建设的理论概念具有初步了解,但对于党建工作工作缺少深入认知。另一方面,思政建设教师队伍亟待加强。部分高校的思政建设教师通常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尚未开展针对性的思政建设工作,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政治素养缺少足够的关心。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协同育人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高校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高校要加强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提高党建和思政建设的结合意识。从事思政建设的教师应积极与从事党建工作的教师联系,以了解和掌握最近党建工作动态,并及时传达给学生,使得思政建设课与党建工作密切结合。另一方面,从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两方面推进二者的有效融合。要想促进高校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的高度融合,需保障其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学校党建部门应建立关于教师进行党建工作的奖惩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年终考核指标中。这一做法可以激发教师进行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更加完善,培养学生成为思想高尚的青年人。
(二)强化党建工作对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
强化党建工作对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建部门应积极开发学生党员,适时对其进行党建工作,并坚定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与两个维护”的信念。第二,发挥教师的价值取向导向性能。高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教师要积极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将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引领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应引导学生把自身发展与党的发展有效结合,将党的无私奉献精神融入自身价值观建设当中,以期利用党工作帮助学生升级与完善自身价值观,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高校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打造高素养党建和思政师资队伍
人才是推进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深入融合的要素之一。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谈话中指出,要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团队。第一,提升思政教师队伍的党建素质。高校应加强对于思政教师的党务工作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在党务工作培训中,参与党务工作的教师应自发开展谈心活动,并轮流分享最新党建内容,切实加强思政教师的党性修养。第二,提升党建教师队伍的思政素质。高校应选拔优秀党建教师或辅导员,对其进行思政建设,使得选拔出来的教师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同时也可以组织优秀的党建教师自发进行讨论,并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政治工作与内容的交流,丰富学习内容,进而提高自身思政素养。
(四)以思政建设创新强化党建工作的生命力
一直以来,党建工作相对死板,缺乏活力,而思政建设在创新教学方式上高于党建工作。因此,高校应以思政建设强化党建工作的生命力。第一,充实党建工作内容,健全高校党建系统。党建工作者可以将思政建设中的人文社科课程与其他政治理论课程加入到党建工作中,将其作为党建工作的内容之一。依托于爱国主义的党建工作,展开思想素质教育工作。此举既可以充实党建工作内容,还可以培养思政建设与党建工作协同发展的大学生。第二,丰富党建工作的形式与载体,革新高校党建工作方式。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应积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多媒体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塑造多元化的党建工作方式。同时,高校还应坚持党的领导,形成社会、学校与家庭三者共同发力的教育模式,为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提供战略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