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主题新闻宣传报道

2021-11-29□刘

记者摇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代表作品宣传报道新民

□刘 丽

主题新闻宣传报道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第一,在选题立意方面要独树一帜,即便是通用选题也要找准报道的角度和方向。第二,报道形式、内容结构要有新意,即便是通常采用的方式也要尽量做到与主题恰到好处地契合。第三,要做好各方面力量的协调配合,让采编力量发挥到极致。本文以新民市融媒体中心策划与实施的建党百年主题系列宣传报道为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阐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别年份,作为党媒,建党百年宣传报道一定是重中之重。新民市融媒体中心在建党百年的宣传报道中,将“七个一百”作为系列主题报道的主脉络,进行全媒体播发。

一、确立报道主题框架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报道主题,设计好主题报道框架都是首要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是时代赋予的,有着极其重要性和稀缺性的特点,同时又是各级各地媒体扎堆报道的重点,要想在众多宣传报道中脱颖而出就要做到报道有新意、宣传有效力。因此,设计好主题框架是第一关键点。

新民市融媒体中心把这次主题宣传的总题目确定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数字上做文章。“7月1日”有两个数字“7”和“1”,因此把系列报道的层次分为7个层次、7个系列,同时每个系列做100期新闻或专题节目,预计10个月左右时间完成全部编播任务。这样,将“7”和“1”这两个数字巧妙地包含在节目中,既有象征意义,又使宣传报道内容层次更加鲜明。

二、注重细节刻画和整体效果

主题框架设计好了,下一步就是在细节上进行打磨、在呈现效果上精心组织安排。第一,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争取当地组织部门的协助指导,同时根据策划重点做好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他们的积极配合也是做好采访报道工作的基础。第二,各系列宣传的内容设置要紧扣主题,同时要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第三,采编团队的每一位人员对策划方案了然于胸,鼓励记者有自己独到的采访思路。

建党百年系列宣传细节刻画和内容安排具体如下: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共有七个系列宣传报道,其中“永远跟党走”“听党员说”“党史小课堂”“幸福故事”“红色经典”“图说新民”等专栏设在新闻节目《新民新闻》中,以新闻专题形式采写报道;“新民往事”设在专题节目《新时代新新民》中,以纪录片、讲故事方式录制。七个系列专栏以不同切入角度和编采方式记录。

“永远跟党走”围绕主心骨、领头羊这两个关键词,突出报道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谋划发展、创新工作的情况。党的基层组织在全市城乡、各单位团体中发挥着凝聚和引领作用,党的建设开展得好,其他各项工作也会蒸蒸日上。通过对各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成果的报道,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热爱党、跟党走就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已播出的代表新闻作品有《立足民生抓党建美化乡村促振兴》《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建引领谋发展设施农业促振兴》等。

“听党员说”对100名党员代表进行采访报道,采访形式以党员讲述为主,辅以背景介绍。讲述内容为党员们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包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事例、为群众为集体作贡献的事迹,以影响、带动更多的人以身边党员尤其是优秀党员为标杆,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代表作品有《张士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百铎——告别曾经的艰苦岁月见证乡村教育改革》《王景才——观家乡巨变话入党初心》。

“幸福故事”通过讲述100位普通市民快乐幸福的小故事,展现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许令他们感到幸福的事很小,但小幸福更能反映出百姓的真实状态。人人都想拥有幸福,幸福不是特定人群的专属权利,只要热爱生活、勤奋努力工作、提升修养素质,幸福也可以来得很容易。节目就是通过这样的理念不断发现那些小幸福,再将那些小幸福编辑成一个个幸福故事在融媒平台播放,带动更多的人向着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前进。代表作品有《父子相传的“老味”情怀》《黄崇夫:搭文化桥梁促家乡发展》《孟庆禹:一位电影放映员的四十三载坚守》等。

“党史小课堂”邀请新民市委党校讲师通过100个关键词句来讲述我党100年来艰辛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新民百姓再次重温那一个个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进而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坚信爱党、爱国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和光明的前景。代表作品有《红色记忆——风起云涌》《井冈山会师》《论持久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向雷锋同志学习》《铁人精神》《两弹一星》《抗洪精神》等。

“红色经典”选取100部红色经典老电影,通过影视形象、场景,重温那些风起云涌、浴血奋战、惊心动魄的瞬间,培养、增强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当代年轻人懂得什么才是真正该推崇的艺术、什么才是真正该追的星。代表作品有《回顾辽沈战役追忆英雄事迹》《观看红色电影传承红色文化》《“红日”唤起澎湃革命激情》《大决战:再现战争史诗刻画真实形象》等。

“图说新民”选取100张老照片,通过回忆和讲述再现新民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走过的痕迹和那些难忘的人和事。代表作品有《一位老局长的难忘记忆》《赵贵芬:我家的房子变了样》《辽滨塔:保护文物延续文明》《谭振山讲故事从新民走向世界》《老什牛村的悄然变化》等。

“新民往事”以讲述方式,请当地民间学者张福江做主讲。张福江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出版了几部历史小说,制作团队从这些作品中突出展现新民人抗击日寇、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情节中选取整理出100段小故事,在专栏节目《新时代新新民》中播放。代表作品有《谍战英雄入新民》《他们都是新民人》《热血青年郑新潮》等。

三、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配编采团队

七个100系列主题报道的内容框架确定下来后,下一步就是采编力量的调配了。七个系列类型不多,但设计的播发过程较长,采编任务量相对也较大,采编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需要采编团队的默契配合与耐心坚持了。

其一,将任务做分解,播发过程确定为10个月,每个月平均要播发70期。再根据现有记者编辑的人数,将采编任务落实到人。这样,每个记者知道自己当月要完成什么专栏的采访报道,完成多少期,制定自己的采访计划时就能提前合理安排,不至于混乱。

其二,为保证每期节目的质量,融媒体中心为每名记者、编导都配备了指导老师,这个老师由中心资深编辑、记者担任,他们用多年的编采经验指导年轻记者,帮助年轻记者把握方向、提质创优。经过这样的安排,七个100系列宣传的节目质量也在稳步提高。

四、跟进报道进度,掌控报道节奏

主题宣传报道计划做得再完美,不能按计划完成也是失败的。因此需要实时跟进、步步掌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持采编报道大的节奏不变,稳步推进。

按照计划,每月需要播发系列宣传报道70篇(条),记者在计划完成自己的报道任务的同时,也需要完成其他报道任务,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不能死心眼。

比如7月1日党的生日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也是系列报道的重要时间节点,系列报道的内容、报道频次就不能按平均值来安排,要作出相应调整。

五、全媒体呈现,多形式传播

采取大屏小屏联动等灵活报道方式,让建党百年系列宣传符合不同人群的收看习惯特点,让宣传效果尽可能地扩大再扩大。

新民市融媒体中心宣传主平台为电视频道、广播频率、融媒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在广播、电视《新民新闻》和电视专栏《新时代新新民》节目以及融媒APP客户端里分别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宣传专栏,大屏和小屏同时播发,扩大影响力。节目采用访谈、讲述、短视频等方式,尽量真实地还原历史,丰富采访报道内容,让受众获得更多信息。

总之,做好主题新闻宣传报道是一项严谨而又有意义的大工程,既不能轻视,也不要畏惧,需要选准主题方向、建好节目框架、做足细节功夫、把握进展节奏、团队默契配合。做好以上几点,主题报道就成功了一大半。节目运行期间要鼓励创新和争论,道理越辩越明,在大的方向不变情况下,节目总策划要掌握好分寸,适时适当调整,按计划有序推进,大功就告成了。以上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一点点体会和感悟,仅供同行参考。

猜你喜欢

代表作品宣传报道新民
耳畔绽放
艺术歌曲的风格探析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试分析乌利茨卡娅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