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2021-11-29郝英杰

记者摇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时代人才专业

□郝英杰

随着互联网应用程度日趋深入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场深刻的媒体变革正在进行中。全媒体时代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判断、发现、选择、引导、传播和管理能力。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冲击,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的媒介形势,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发生变革,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也应及时调整,以适应当前全媒体环境。

一、全媒体时代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当今新闻行业趋向于跨领域融合,传统媒体的特点是对新闻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要求高,更具权威性,而全媒体覆盖面更大、传播速度更快,这对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效率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全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这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全媒体行业要求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积极谋划未来传媒从业者的前途路径,在传统新闻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关于全媒体应用的相关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从事新闻行业应具备的素养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掌握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信息快速整合的能力。比如进行丰富多样的新闻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从学生视角出发,寻找市场需求和新闻教学的契合点,让他们边学习边实践,从而强化新闻理论的实践性,提升其新闻生产能力和水平;迎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有效整合课堂教学与新闻传播,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

二、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1.高校新闻传播教学理念受到冲击。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人都是“自媒体”,新闻素材更加多元,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产品和服务以及发布信息的平台,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更加便捷。传统媒体向受众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是由媒体决定的。全媒体环境下,将内容、推广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从资源、内容到宣传的互通互融。媒体转型急需产品思维,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很难形成与之匹配的培养方案和目标,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有的固守传统的新闻教学,人才培养方法模式落后,难以满足全媒体时代的现实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高校依然比较保守,难以突破。有的也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是不加选择地选用互联网内容,看似教学新颖,实际上模糊了新闻传播的规律性。基于全媒体时代要求,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甚至需要相当长的实践去验证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规律性,这给高校新闻传播教学理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高校新闻传播教学缺乏实践应用。当前,高校新闻专业课堂普遍缺乏实践教学。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教学还停留在传统新闻模式,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方式、内容、标准,还是教学理念,仍未完全建立与全媒体时代需求相对应的教学体系和思路,这直接导致学生在现实工作中还得重新学习全媒体有关知识。全媒体新闻利用大数据详细梳理新闻受众的数据,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服务,因此在强调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而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理论中缺少数据理论的分析与应用,从专业知识向业务能力的转化率低,加上实践平台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很难与现实需求相匹配。实践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创新,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也就是培养综合性人才,既要掌握内容,又要掌握新媒体技术。以上这些并不是到电视台、报社参观几次,或者听几次专题报告就能解决的。新闻传播教学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时刻保持前瞻性,同时,在实践中注重学生知识信息的互动与交流,应对急剧变化的业界需求。

3.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目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的招聘中,往往还存在重学历层次和科研成果等情况,有的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到高校任职,这些老师理论水平很高,科研能力很强,但是真正具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人很少,就造成高校课堂全媒体教学缺乏实际操作,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日新月异的传媒行业对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短时间内打造专业性较强的教师队伍难度很大,再加上一些教师缺乏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其知识体系并没有随着全媒体飞速发展及时更新。此外,现实中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也无法满足全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如果到非专业媒体实习又无法系统掌握实践要领,无法快速提高新闻传播专业技能。有的学校采取到媒体机构聘任教师的方法,还是远远不能解决师资缺乏的实际问题,高校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师资培养方案,因而造成了目前的瓶颈。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

1.优化培养目标,树立人才培养创新理念。在当前全媒体环境下,媒介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谁掌握媒介融合,谁就占据主动。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树立人才培养创新理念,实现跨学科的积极整合和融合。坚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此外还要对课程设置进行有效改革,不断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这就需要充分了解新闻工作的应用场景以及社会对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全媒体是基于网络技术和数据进行传播,所以,如果要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人才,就要增设网络技术与运用、大数据分析合成等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高校在学科课程规划中,可以常态化邀请全媒体新闻行业的专业人士,或者让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业内人士走进课堂,从而丰富课堂教学。

2.培养专业师资,创新新闻传播教学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全媒体人才的关键。一方面,高校可以引进长年奋战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担任“导师”,他们对当前社会局势的把握和新媒体技术的掌握有着独到的领悟和深刻的见解,可以为学生讲授新媒体写作、新媒体编辑、新媒体策划以及新媒体的未来趋势等内容。他们往往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浅出地让大学生掌握全媒体行业特点和业界技术动态,从而使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高校要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到新闻传媒机构挂职学习,掌握市场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充分学习全媒体技术,深入了解全媒体的运行机制,跳出自身局限,结合实际教学,建立全媒体教学思维,加强对学生在人文、社科、科学领域的素质培育,有针对性地培养跨学科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3.加强专业实践,创新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推动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想培养一个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要教育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应当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生构建实践平台,增设实践类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媒体一线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思维,开阔视野,从而更好地将学到的新闻理论在全媒体新闻渠道中进行新的应用,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为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全面发展的新闻传播人才蓄能。高校还可以建立自身的全媒体平台,让新闻专业的学生负责运营,加强传统新闻理论与全媒体新闻实践的融合,了解全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业对传媒技术的要求,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对行业现状以及所需人才类型也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结语

全媒体环境,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要求。高校必须全面了解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培养目标,打造专业师资,发挥新闻传播的育人功效,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建立起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校新闻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为传媒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猜你喜欢

时代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