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编辑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探析

2021-11-29王芙蓉

记者摇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受众时代

□王芙蓉

区别于传统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有着传播实时化、信息海量化等特征,同时在信息传播的形式上也打破了以往的场域限制,模糊了信息传播的时空边界,信息传播更加符合当前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给受众在传播、接收信息方面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体验。这一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最具代表性的电视媒体,就必须迎合当下新媒体发展趋势,积极变革创新,加强媒体融合发展,并将重点放至电视编辑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上。

一、对新媒体的概念分析

新媒体,从其字面上就可出看出,凸显的就是一个“新”字。新技术、新理念、新内涵、新环境、新渠道等都是新时代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新”。互联网、移动端等的发展可以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极大地满足了受众需求。新媒体包含了互联网媒体、移动终端和可视化媒体等,因此从某个角度看,新媒体也可以被称为数字化媒体,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信息传播实时化,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可以做到无视时间、地域的限制,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跨越时空的传播,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率。

其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有着海量化特点,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数量大且种类繁多,包含天文地理、人文社科、政治军事等多个方面。

其三,信息的双向传递性,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都是单向式的,受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新媒体时代受众也成为整个传播链中的一环,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去,实现了与媒体的双向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编辑业务发展的窘境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电视编辑业务还是没能完全摆脱以往旧模式、旧框架的束缚,暴露出运转效率低下、制作流程拖沓等问题,虽然一些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整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1.信息传播的低时效

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与报纸相比在时效性方面更强,从而提高了新闻价值,满足了观众的需要,也为电视媒体的竞争赢得了先机。但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相较于新媒体来说,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大大低于后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一是电视新闻制作流程、周期较长,在形式、渠道的多样性等方面均落后于新媒体。二是传统电视媒体由于节目编排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在第一时间为受众更新内容,难以契合受众快节奏、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习惯,因此也无法对受众形成良好黏性。

2.信息传播的单一化

虽然电视早已成为当今社会每家每户的标配,但在使用及观看数量上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传播形式的单一化。上文中也提到,以往都是单向传播形式,受众缺乏与媒体的双向沟通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对电视媒体失去兴趣,造成电视媒体用户的流失。

二是内容的单一化。从传播内容方面来看,广播电视新闻比起传统媒体时代的报纸、广播媒体来说,更占优势。但这些优势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没有充分彰显出价值,广播电视媒体所传播的新闻大多偏严肃化,需要受众对其进行深度思考。在娱乐元素无孔不入的年代,虽然当下电视媒体也推出了不少“爆款”综艺节目,但和新媒体的娱乐性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这也导致很多年轻受众对电视节目产生抵触,久而久之,电视新闻内容的价值大打折扣。

当下,部分电视媒体还是保留着以往的传播、制作模式,这样虽然可以留住一些忠实用户,但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还是很难吸引新的用户,进一步对广播电视新闻的整体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编辑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探析

1.对新技术的应用

传统广播电视行业要想得以发展,就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力发展新技术,努力与新媒体融合,开展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编辑业务。

电视编辑工作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不断适应新的发展环境,创新电视编辑工作路径,提高电视编辑的质量和效率,加快电视编辑的转型发展,为大众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业务要尽快搭上新技术发展快车,比如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播出节目内容,利用网络传播的及时性与移动便携性优势,让节目更具时效性。同时在微博上可以开设相关节目“超话”,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对节目内容的探讨,还可以开发移动端APP,让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编辑业务顺应新技术的发展,实现内容的多元化传播,让人们可以使用不同手段去接收信息内容。

2.对多维度内容的打造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对信息内容有着多维度的需求,广播电视编辑要想办法完成对多维度内容的打造,比如利用技术的加持做到对新闻内容的深度剖析,具体可以从新闻素材的挖掘及新闻内容的撰写等方面入手。

新媒体时代是包容互鉴、融合发展的时代,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当具备开放、包容的意识,积极接受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为广播电视媒体多维度内容的打造奠定基础。

3.对节目内容的创新塑造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若想实现高品质的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必须注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如今,人们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广播电视编辑就要努力满足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对传统的新闻节目内容进行创新。

广播电视编辑应尝试调整节目内容,增加对传媒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同质化、严肃化的新闻在节目内容中的占比,利用新媒体技术多播出一些交互式的新闻报道,让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主持人可以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同观众进行积极沟通,受众通过实时弹幕、评论区留言等形式与节目组进行交流,参与节目的录制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体验感。

在节目创新方面,节目组也可以多借鉴、采纳受众的观点、意见,开设留言板,工作人员根据留言板的内容对节目作出积极调整,一同为节目的创新出力。

4.对差异化内容的构建

如今,个性化、差异化内容的构建已成为各行各业立足于市场的法宝。从某种意义上说,差异化不仅是一种竞争策略,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内容的吸引力和受众的观看率上。基于此,电视编辑也应当运用新思路,铺设新发展路径,确立新角色定位,以确保能够做好对差异化内容的构建,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

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制作过程中,编辑应创新编辑方式和理念,从而打造出差异化的内容。广播电视编辑要增强节目策划能力,在节目内容真实性、价值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再进行差异化内容的构建。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受众带来高质量、差异化的内容。

5.对电视编辑人员自身素养的提高

新媒体的发展为电视编辑业务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而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肉眼可见的物质利益诱惑。作为广播电视编辑人员,一定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坚守职业道德准则,将新闻的真实性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自身对物质诱惑的抵抗力。同时在能力素养方面,要做到对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为广大人民群众呈现出优质的新闻。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编辑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信息传播低时效、单一化等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找寻出一条适合新时代的发展路径,从对新技术的应用、对多维度内容的打造、对节目内容的创新塑造、对差异化内容的构建、对电视编辑人员自身素养的提高等方面入手,实现新媒体时代电视编辑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受众时代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e时代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e时代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