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如何避免自恋人格的干扰

2021-11-29□张

记者摇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敬畏新闻记者

□张 歌

人格是新闻记者练就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每个人都有许多种人格特质,这些人格的形成与其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有的能帮助其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完成工作,成长为优秀的新闻从业者,例如对待稿件时的严谨认真。有的则会成为工作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让人思维狭窄、观点匮乏,甚至出现严重错误,比如为博眼球盲目跟风蹭热点,究其根本原因,与自恋人格有关。

那么,何谓自恋呢?工作在一线的新闻记者又该如何避免自恋人格对编采工作的影响呢?

“自恋”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讲述的是美少年纳西斯因迷恋自己的倒影不思茶饭、憔悴而死的故事。在心理学领域里,这种过度迷恋自己才能的行为被称之为“自恋”。自恋型人格是每个人的“出厂设置”,源自人类的生存本能。需要通过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来获得成长,留存自信、自强等健康的自恋行为,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身心健康的人。

记者,作为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时代前行的推动者、社会的监督者,一言一行都要注意,避免自恋人格带来的不良影响。唯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脚踏实地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培养出过硬的职业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一、警惕先入为主的“我向思维”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是新闻记者的精神方向、力量源泉。无论是在选题还是报道角度上,新闻记者都要树立明确的政治立场,尊重事实,客观全面地进行报道,时刻警惕不要先入为主。在一些现场报道中会看到,新闻记者在报道一件事时,会夹杂着自我感受或者种种假设,例如使用“我以为”“我认为”这样的表述,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引导受众,这便是“我向思维”的体现。这种思维方式极易让采访报道偏离客观事实,断章取义,夸大或者歪曲,甚至产生虚假新闻报道,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此类案例在近几年的报道中出现过很多次。

一些媒体记者在报道某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时,为了抢流量、出风头,过度渲染,导致当事人被人肉搜索、遭遇网络攻击等。新闻记者的我向思维模式便是自恋人格的突出表现,是纯粹的主观思维,根本经受不住客观事实的检验。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的速度是惊人的,虚假新闻发酵的速度也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新闻记者要时刻监控自己的“我向思维”,多观察、多求证,从辩证角度看问题,切不可为了一己之私先入为主,不做记者做导演,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编排新闻报道,盲目追求点击率、播放量,抢风头、争头条。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尽最大努力还原客观事实,才是记者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二、摒弃居高临下的采访姿态

记者是一个“行万里路”的职业,要依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讲好中国故事,这便需要记者真正走到群众中间,用心听、认真看,充分尊重每一名采访对象,了解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不戴“有色眼镜”观察、评判,要真实客观地进行采访报道。

记者的采访姿态直接影响采访的质量和效率,更关乎记者的职业形象。例如,有的记者不注重穿着打扮,佩戴夸张首饰进行出镜直播;有的记者采访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时居高临下,对老人俯视拍摄;更有甚者,自己打伞采访雨中执勤的警察,或者衣着华丽地下乡报道扶贫活动。这些记者骨子里都是自恋型人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环境缺少足够的客观认识和觉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采访姿态早已经偏离了记者的职业规范,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的话,危害无穷。

当记者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时,会有特权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时,他们对外界的感知是错乱的,不准确的,缺乏大局观念,极度自我膨胀,没有自我约束管理。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记者,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穿着打扮或言谈举止不符合记者的职业身份和采访情境,很容易遭到吐槽与质疑,影响所在媒体的形象。

因此,新闻记者应该在入职时就明确自己的职业标准、行为准则、从业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一步步将自己的职业行为规范化、具体化。要时刻审视自己,对环境有预先的准确认知,以正确的姿态进行采访报道工作。

三、常怀敬畏之心,砥砺前行

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新闻记者不仅要磨炼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更要清楚地知道记者职业的“边界线”和不能逾越的“高压线”在哪里。

自恋人格障碍就像是屏蔽人的眼睛的“遮光布”,让人心无敬畏,为所欲为,完全丧失风险意识。而新闻报道工作容不得半点肆意妄为,当每一位记者为自己采写的报道署名的那一刻,心中应对这项事业充满感情、充满敬畏,怀着坚定的初心使命,否则就会因自己的自恋自满而成为新闻行业里的害群之马,违背职业道德,触碰法律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青年人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步入新闻行业要系好的“第一粒扣子”,因为这是职业成长的方向与标杆,是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系好这粒扣子,就会怀着敬畏之心开展工作。因为有理想信念,才会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畏险阻,坚持不懈探寻事实真相;因为有理想信念,才会笔耕不辍,披星戴月,深度挖掘每一个故事的闪光之处;因为有理想信念,才会放下私欲,一心为公,为民发声。当理想信念深深植入新闻记者的灵魂里时,人格也会逐步走向完善。

四、结语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记者必须不懈努力,用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业务能力、较高的职业素养坚守在新闻一线,避免自恋人格的干扰,牢记“满招损、谦受益”的先贤教诲,忠诚笃信,尽职尽责,尊重新闻的真实性,用具有感染力的文字、画面传递时代最强音,释放时代正能量。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敬畏新闻记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提高新闻宣传采访报道质量对策措施
敬畏先烈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