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报道的几点思考

2021-11-29陈起立

记者摇篮 2021年12期
关键词:西安中华传统

□陈起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说:“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热点地区冲突不断,全球贫富差距加剧、经济增速放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心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转向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思考如何用创造性转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相融合,如何用创新性思维将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时尚有机结合,激发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探索、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全民文化自信和政治定力,为早日战胜疫情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很多灿烂辉煌的文化、文明,其中,中华文明一直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不但滋养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也形成了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让中华民族即使历经磨难也愈战愈勇,并且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与时俱进,成为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德不孤,必有邻”“自强不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人为善”等都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升华。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深处得到了全体人民的高度认同,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时代,也面临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不同国家与文明之间的分歧,中国倡导“求同存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和平发展理念,倡导“天人合一”的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道德经》提出,“以身观身、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政治视野让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里既包含“天下为公”的崇高目标,也包含“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国与国相处之道,既有“礼之用,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也有“计利当计天下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更有“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

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着着眼长远的中国方略、内外兼修的中国担当、大气从容的中国魅力,为解决错综复杂的世界难题提供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二、如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

1.选题精准,有的放矢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历史、文学或美食、美景都可以作为我们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但前提是选题一定要定位准确清晰,有的放矢。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火爆海内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选题高度契合了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温暖照亮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媒,用咏物的、抒怀的、豪放的、婉约的、田园的、边塞的等各种各类优美的诗词带动观众重温中华历史文化之美,感受隐藏在中华民族文化血脉里最牢靠的基因密码。“诗词接龙”“飞花令”等互动环节的设置让屏幕内外的观众大呼过瘾,十位非遗传承人的视频短片不但丰富了节目形式,更是一次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展示。

《中国诗词大会》既让观众深入了解诗词的出处典故、文化内涵、家国情怀,也激发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成为让观众找到文化认同、培养文化自信的典范。

《国家宝藏》节目通过对81件宝藏文物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现,让观众读到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三维动态展示、微型剧场,多种表现手段不但让国宝“活”了起来,也让光辉璀璨的“中国文化地图”再度徐徐铺陈开来。

随着不断探索和耕耘,《国家宝藏》已从一档文博探索节目陆续裂变出《国宝音乐会》等诸多衍生内容,不断拓展着“国宝”的内核与外延。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窗口,上演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从味蕾中的故乡到渐渐消失的习俗,从饮食文化到哲学智慧,从自然环境到人情冷暖,不但反映了人与食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还原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那一道道美食及美食背后的故事,是中国人恪守的“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和谦让包容、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从美食生发出的一次次回首与展望中,观众不但感受到对家乡故土的怀念,也生发出对国家软实力增强的自豪。

2.立意新颖,小中见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报道的立意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要善用小切口反映大文化,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一个生活片段、一个人物视角入手展开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远比刻板枯燥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热播的纪录片,从鲜有人问津的“匠人”文化入手,以故宫文物为媒介,生动刻画了当代的“工匠精神”。

纪录片以在故宫中修文物的“我”为主线,将镜头对准一群文物修复师,将人而非文物作为叙事的主体。由人物叙述代替旁白,由直接讲述历史转变为讲述文物修缮故事与工匠传承人的生活,让本应严肃凝重的故宫题材有了新颖精巧的立意,“高”而不“冷”。

没有了正襟危坐的专家,没有了灰头土脸的文物,也不用非得端端正正地坐着才能观看,这种转变使观众有了强烈的亲近感和代入感,从而让对现代“工匠精神”的塑造变得自然可亲、别具匠心,再一次验证了“从人出发,回归人本身”才是打动观众最本质的方法。

《苏州日报》为宣传苏州历史文化策划的《苏州运河十景》特刊,没有直接去讲苏州的历史文化,而是从10个运河地标地入手,利用手绘插画的形式将运河两岸绵延的风土人情、历史遗存和故事传说串珠成链,通过长卷展示、全媒体呈现等方式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对苏州的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有了全面、全新的认识。

3.手段丰富,跨界融合

传统不意味着刻板,历史不一定沉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装和宣传的手段完全可以更丰富、更多样化。

短视频+互联网,成为古城西安近年来加强自身宣传的新亮点。依靠短视频,西安成为一夜爆红的“抖音之城”、短视频“网红打卡地”。

2017年6月,一名抖音用户发布了一条西安鼓楼的短视频,并标注了“西安”标签,让人没想到的是很快获得了4000个点赞和200多条评论,相关话题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人参与讨论,拍摄西安的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美食民俗等的短视频数量激增。

2018年,一首《西安人的歌》被播放了20多亿次,成为继《成都》之后又一首火遍全网的城市专属民谣。西安在抖音上的走红引起了西安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决定抓住这个风口大力宣传西安。包括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在内的几十家政府机构相继在抖音上开设官方账号,同时发起一系列城市主题挑战,将粗放的城市推广变为精细化的事件营销,有意识地提高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肉夹馍等西安特有元素在抖音平台中的曝光度。

为了持续加强宣传效果,相关部门有计划地邀请头部流量UP主组团来西安进行旅游体验,通过精心策划的特色旅行路线展现当地的历史、人文与时尚。美味的毛笔酥、洗脑的《西安人的歌》、恢宏的《西安年·最中国》里的古墙殿宇构成了年轻人眼中的西安文旅IP。

据统计,2018年清明节小长假,西安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8.76%,到“五一”小长假,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达69%,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39%。借助互联网,古城西安将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现代化转化和时尚化开发,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转型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2015年,纪录片《河西走廊》在央视与网络平台同期播出,并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豆瓣评分高达9.6。厚重的历史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是这部纪录片得以成功的内在原因,而呈现手法、表达方式的创新也同样功不可没。

电影化的叙事手法、高度还原的情景细节、恢宏大气的配乐都是《河西走廊》成功的外因和法宝。《河西走廊》放弃了同类纪录片惯用的叙事模式,没有学者专家访谈,完全用旁白解说与音画牵引,每集一个故事,用影视化手法再现历史场景。

纪录片里所有的礼仪、服装、道具都高度还原真实到位,演员的表演质朴而充满张力。更为难得的是剧组的国际化视野,邀请曾获得艾美奖的英国摄影师布莱恩任摄影指导,世界知名音乐家雅尼配乐,使纪录片呈现出了世界性和多元性,给观众带来了绝佳的视听体验。很多观众因出于对雅尼音乐的喜爱才关注到这部纪录片并因雅尼的配乐而更喜欢它。

很多网友留言,“雅尼制作的主题曲苍凉、恢宏,给这部纪录片注入了灵魂,音乐配合画面让人震撼无比”,“中华民族历史的起起伏伏似乎都浓缩在了每一个音节,被演绎得荡气回肠”。

如何讲好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故事,如何以文化为媒介诠释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带动国民进行一场精神回溯和文化召唤意味深长,正是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和诉求所在。

近几年,李子柒成为现象级人物,她的短视频走红国内外网络。连《人民日报》都发文《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称,文化创新手段多,输出不妨多开花,肯定了李子柒在传播中国文化上的积极作用。

她的海外社交账号坐拥数千万粉丝,影响力巨大,成为跨文化传播典范。她的视频以中国风的田园生活为切入点,文能造纸、刺绣,武能耕地插秧,出厅堂可做木工,入厨房能烧好菜,硬是在田园乡村中过出诗意的生活。她看似平凡生活的背后所展现出的中华文化之美,让很多外国网友惊叹不已。很多人因她的视频而开始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甚至开始学习中文。很多外国网友纷纷留言:“中国人都非常勤劳……这段视频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我昨天才订阅你的频道,但是我已经完全爱上了中国和中国人!”“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李子柒的视频传递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G20峰会期间,李子柒一些视频的片段被收录到阿根廷和中国联合拍摄的《魅力中国》中,在阿根廷电视台播出。

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就要立足文化本身,积极探索、挖掘及提炼文化创意成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大胆创新,跨界融合,开发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让世界更生动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成果传播出去。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想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激发创新思维,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在选题、立意、表现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让传播理念跟上时代发展。要想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互动体验就要灵活运用包括纸媒、影音、互联网等在内的各类新老载体,借助各类场馆和文化机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滋养人民,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西安中华传统
西安2021
Oh 西安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