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短视频文化对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利与弊
2021-11-29陈雅孥
赵 静,陈雅孥
(1.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44; 2.韩国永进专门大学 国际观光系, 韩国 大邱 4152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正“从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视觉为中心”[1],这必然会引起许多新文化现象的产生。短视频作为视觉文化的典型代表,消费频率逐年增加。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2]。短视频类APP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闲暇时间的主要娱乐工具和获取信息、进行社交的重要平台。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短视频已深度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追求。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一个外化为物的世界,而且通过对象化活动不断推动着自身主体性的发展。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为主体获得新的规定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提供了契机。随着短视频文化的飞速发展,个体主体性得到了肯定和强化。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需要,而无视他人和社会生活的规则,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因此,探究短视频文化对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利与弊,并从主体性角度出发,探索短视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短视频创作传播推动了个体主体性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的主体性是有关认识论的命题,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介质和文化样态,短视频文化的流行展现了状态不同、意蕴丰富的个体主体的精神向度,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具有推动个体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去中心化”赋予了个体平等表达的权利
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平凡个体都被赋予了更多向公众表达自己的可能性。特别是抖音、快手等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广泛使用,使文化生产、消费的权力越来越大众化、平等化。短视频创作门槛低,而且对年龄、学历、身份等也不具要求,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体现了“去中心化”的媒介现象。每个人都拥有平等表达的权利,都有机会成为传播中心,话语权力不再受到阶层属性及现实中各种不平等因素的制约,而是被极大地分散,越来越多沉默的个体开始上传各种情感表达、情绪宣泄的作品。常被互联网边缘化的农民群体也可通过短视频拓展表达的渠道。在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了大批“三农创作者”,一些在传统的媒介中难以被集中、主动展示的乡村生产生活的场景、农民的个人才艺被展示在大众面前,并收获了自己的“粉丝团”。短视频激发人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日常的方方面面均可能成为热门话题,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流行文化的直接推动者,并通过便捷高效的互动体验被关注和被认可的价值,从而提高自我存在感和认同感。可以说,短视频文化是打破文化靠精英群体推动的模式的加速器,它进一步促进了大众文化在共建共享中繁荣发展,就如同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所说:“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的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4]
(二)技术赋能拓宽了个体自由表达的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符号系统成为现代人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5]视觉的表达诉诸于视听效果,在多彩的图像和炫酷音乐特效渲染中所呈现的自我表达相比平面化的陈词叙述更加生动、鲜活。因此,视觉文化在构成人们创造性的想象力、情感的生成及表达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优势,成为了当代社会人们理解事物并解释自我的主要方式,进一步促成个体的自我界定和身份认同[6]。如前所述,即使不善于通过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这样以文字为主的社交平台发表见解,农民群体也可主动通过影像符号进行信息的创作和传播。去专业化的制作技术极大地简化了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流程,只要拥有手机智能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创作和传播信息。一些短视频平台,比如抖音推出了“轻而易剪”的剪辑“神器”,提供了各种优质的模板,只要选择其中优秀的创意方案稍微加工处理即可,即使没有专业基础和专业设备,也能在短时间里达到创意效果。极简的制作模式和便捷的接收方式,更能激发个体求知、表达的参与心理。以2020年中国的抗疫实践为例,短视频成为疫情下普通人自由抒发情绪的窗口,有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记录了特殊时期的工作状态,有身在疫区的普通市民记录了封城期间的心路历程,也有宅家抗疫的普通大众记录了自己2020年的别样时期。他们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不仅使自身获得了呈现、调节、保持活力的可能契机,也为记录中国抗疫实践提供了最生动的素材。
(三)强互动性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需要人的社会关系的极度丰富。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世界也开辟了人类社会关系的新领域,以新的交往方式丰富了社会关系,扩展了人的社会性,为社会交往实践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8]。网络文化为人与人的交往开创了新的交往方式,它打破了人与人交往在地域、时间、文化等方面的限制,使人们能够更为开放、自由、高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现有数据显示:“短视频内容更容易引发用户互动。以抖音为例,短视频内容的平均点赞比为3.23%,是图文内容的3.6倍,短视频内容的评论及分享率均高于图文资讯;在与美好生活相关的优质内容上,分享率和点赞 (收藏)率分别是图文类优质内容的4倍和5.8倍。”(1)今日头条:短视频美好生活内容生态报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838930.html.这种“强互动性”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现实中已形成的社会关系,而且能够获得在现实交往方式中无法获得的补充:短视频传播便捷以及获取手段简化助力人们更加容易获取不同领域信息,使认知互动更立体和清晰,相互交流的水平大大提高。个体创作的短视频可以在精神上触动观看者,并通过互动功能来表达共鸣,维系情感交流。与此同时,观看者也能够通过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超越个体思维和情感的局限性,进行更为丰富、开放的认知体验。因此,短视频空间所提供的交往互动极大地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
(四)创造独特价值,给予美好生活以更多的阐释
人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涉及到意义。因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9]。对意义的追寻是人的存在方式,而意义的生成前提是主体自我以及实践基础之上所生成的价值体验。短视频平台使人们重新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提供了平台,在这里生命个体的价值信念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当下,各种短视频平台“在内容运营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在突出强调与‘生活’的链接上并无二致”[10]。以最为流行的抖音和快手为例,2018年3月,抖音将品牌标语从“专注于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改为“记录美好生活”,快手的品牌标语也是“看见每一种生活”,都凸显了美好生活的多元性。现实生活中,各不相同的人生历练使得每个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短视频中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正展现出不同个体价值信念的真实性。从主体性角度讲,个人存在价值和意义在于“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目的,自由地创造自我的个性和人格,追求每一个人属于自己的价值”[11]195。 短视频赋能多元社会主体,它所具有的传播承续性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能使每一人的创作都有机会被看见。创作之后的自我满足感也许并不是来自他人的关注和认可,而是自我价值展示和精神诉求得以实现后的意义感的生成。当然,当自身所分享的生活经验、个人领悟和偏好及其所内蕴的价值追求在交流互动中得到认可时,意义感会产生叠加效应,更加促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二、短视频创作传播中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困境
马克思指出:“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12]短视频文化的流行一方面推动了个体主体性的发展,而与此同时,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虚拟的真实、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等又使个体主体性以及社会中普遍认同的价值共识存在被弱化的风险。
(一)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容易导致思维能力的钝化
安东尼·吉登斯指出,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是“依据其个人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13]。即是说,个体需要基于自我经历活动的反思才能够形成主体性。而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意识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人要以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外部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存在,形成关于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人又要以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关于人和世界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性认识。”[14]因此,如果感性与理性相割裂,就会削弱个体的主体性。而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感性泛化、理性思辨能力下降。
短视频天生就具有娱乐化基因。炫酷、好玩、刺激是短视频广泛传播的标准。追求娱乐源于人的本性,使人快乐并具意义。问题在于,若人们享受了娱乐却又违背了娱乐的本意,对娱乐的追求陷入过度状态,就会逐渐产生“娱乐至上”的思想倾向,进而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并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很多严肃的社会问题和突发热点问题将会被娱乐化,以调侃、搞怪、戏说、解构等形式进行情绪化解读,并在流量经济的推波助澜下为博取眼球而制造全民的狂欢。短视频中多彩的图像、炫酷的音乐,给予人最直接的感官愉悦,有助于情绪的一时宣泄,但却会在“上下刷屏”的纵容下,沦落为放弃思考和意义追寻的肤浅的快乐。即便是蕴含知识性的内容,传播的信息要素也是不完整的,碎片化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性的逻辑体系,无法获得对知识的深入而完整的理解。长此以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便会由逻辑转向感官,理性被感性所代替,立场被笑点所掩盖。最为关键的是,这并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充实,不仅会导致主体自律性下降,很可能会陷入到空洞和麻木的无意识状态之中。或许有一天就真的如同尼尔·波茨曼从《美丽新世界》中得出的结论那样:“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取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15]
(二)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容易导致价值尺度的错乱
个体主体性的实现在于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自我能够生活实践于所处环境又不受制于环境价值力量的宰制,从而成就真实而自由的自我[16]。短视频为现代社会个体实践自我提供了舞台,但同时泥沙俱下,个体往往难以摆脱各种价值力量角逐的漩涡而深陷其中。
短视频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与文化的商品化、市场化紧密相连。衡量网络短视频的传播效果离不开必要的流量数据。从短视频创作方来讲,无论其创作的是何内容,其本质都是通过“展示”来寻求更广泛的传播,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对流量的追求,价值选择就变成了流量优先。为了博得更多的关注,必然会在话语和行为上出现迎合受众的倾向,而当代消费主义的特征即是“对快感、欲望、差异与游戏性的强调”[17],于是为了制造卖点博关注,就以编造各种违背常理的社会新闻来迎合大众的猎奇欲望,以展示各种丑态来满足大众的“审丑”心理,以各种炫耀式的“晒”来寻找“虚假需求”的确认,甚至“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消费狂欢吸引流量”[18],以此生产制造出一个迎合商业逻辑的虚假而混乱的世界。这样,短视频就成了导致价值世界扭曲,造就“单向度的人”的助推器。对受众来讲,短视频平台高频率的信息传播,让人们时刻面临海量信息的筛选。人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者,而世间百态,碎片化、个体化视角意味着短视频所内蕴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甚至是矛盾的、冲突的。由于个体存在状况的差异,尤其是青年群体,虽然个体自由意识在不断强化,但价值观尚处在未定型阶段,缺乏准确的辨别能力和严格的自律意识,无法正确判断短视频传播内容的价值取向。当一种隐性内涵道德价值扭曲的短视频通过“点赞”“评论”“转发”“模仿”而引起群体效应时,群体行为特征也可能随之呈现:人们可能“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19],从而受制于其所内蕴的价值力量的宰制,出现价值迷失、思想偏激,进而行为失范等问题。
(三)虚拟的真实容易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
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不同,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人们更善于通过主观感受和想象来进行虚拟身份的创造。因此,在短视频社群互动中个体的自我呈现具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一方面短视频给予个体更多的自我呈现机会和更加快速的展露渠道,个体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借助滤镜、音乐、特效和后期剪辑等美学手段和技术包装展示一个丰富而立体的真实的自我人格;另一方面也因为网络的隐秘特点以及技术赋能为塑造区别现于生活界中的“理想自我”提供了更多契机。然而,在这样一个自我呈现的新的表达空间中,真实的自我与所呈现出来的理想自我的边界逐渐被混淆,从而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和主体性的迷失。
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用“表演”来比喻人们日常行为的表现,并提出人们在日常情境中向他人呈现自己时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个体可能完全投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另一种是个体采取了玩世不恭的态度,仅仅把自己的表演看作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20]。虽然网络短视频中的自我呈现不同于日常生活,但同样也内涵着“自我形象”的塑造、经营过程。而技术赋能使个体更容易产生从“表演”中获得“自我”的倾向。当个体过分沉溺于镜头下的角色扮演,一味追求自我塑造的虚拟形象,并借此逃避现实世界的压力及责任,就会逐渐失去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责任担当的意识,并导致生活实践能力下降。与此同时,如前所述,“表演”就意味着蕴含消费属性,必须迎合观看者。显然,短视频的强互动性更容易使个体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满足。但长期沉溺于此,呈现主体的真实性就将被消费欲望所掩盖,久而久之就会塑造、形成有别于真实世界的、扭曲的人格认同,在虚拟的认同中迷失自我。
(四)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容易导致价值共识的危机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予了人们越来越大的自由,然而“个人主体性作为支配性原则,必然导致价值个体主义的兴起和价值共识的危机,从而使社会生活统一性失去所必需的精神基础”[11]204。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性也必然通过社会关系建构而成。即是说“主体性是一种内在的社会模式,它通过社会中的无数互动来实现”[21]。短视频传播中个人浏览观看的喜好加上算法推荐技术,相当于在内外合力下给自身制造了一个蚕茧,使自身隔离于外部世界,形成“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效应“强化了既成的社会等级和封闭的社会群体”[22],文化圈层化愈发固化,容易导致社会价值共识的消解。
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不是全面的,他们只看自己选择的或能愉悦自己的东西[23]。而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精进,它会根据用户喜好的内容而给用户进行定制化的推荐,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同质化内容所捆绑、固化,从而加固了对某一价值观念的认知思维。短视频网络集群中,统一的价值理念成为凝聚用户的“黏合剂”,进而形成不同的圈子。在不同的圈子中,往往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网络话语系统和行为准则来强化“认同”带来的群体归属感,同时 “这种状态也会进一步促进受众对于互联网内容的卷入,以延续对于认同的追寻”[24]。 例如,近两年来,抖音对流行的“洛丽塔圈”进入大众视野作出了重要贡献,以至于有人称其为“抖音裙”。“洛丽塔圈”就是由喜爱洛丽塔风格服饰的青少年群体构成的圈子,虽然仍是小众群体,但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很强调特立独行的精神,以对抗外界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强调圈子的规则意识,从而保持圈子的纯净和格调,进而与其他群体区隔开来(2)参见《人民论坛》2020年增刊第2期刊载的刘胜枝的《值得关注的95后群体文化圈层化、封闭化现象》一文。。可以看出,短视频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进一步固化圈层文化的作用。而不同的圈子因价值理念的不同往往得不到对方的认同,或产生隔离或发生对抗,使社会价值领域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凝结主体间力量的核心精神也会逐渐消释。
三、化解短视频创作传播中个体主体性困境的有效路径
综上所述,网络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充分彰显了个体主体性,但同时也给个体主体性发展带来了危机。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对象性活动意味着人的主体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自觉能动的学习实践来确立、实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人的主体性也随时面临因物反客为主而被削弱的危险。因此,在网络短视频文化建设中,一方面既要充分肯定、保障个体主体性,另一方面要通过个体、短视频平台和社会等多方面着力,对短视频创作传播中主体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引导,使主体人不是受制于其中,而是发挥出积极能动的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短视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审视了当前人的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重塑社会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25]。因此,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短视频创作和传播的引领作用。首先,短视频平台自身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价审核的标准,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传播。在运行机制上要优化算法机制,“算法推荐应强化价值观引领”[26],使其符合伦理道德准则,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短视频空间。其次,要将短视频平台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短视频符合当前大众文化碎片化、通俗化的特点,所带来的传播效果比文字和图像更直观、更有冲击力。这种新的媒介为传播主流价值观打开了增量,一方面要不断融入新的文艺形式来弘扬主旋律,传播主流价值观,提高网络传播效果;另一方面要秉承“内容为王”的原则,“主动设置话语议题,阐释其话语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7]。再次,主流媒体应使自身主动嵌入短视频传播平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抓住舆论引导权和主动权,传播主流价值观。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充满“小叙事”的视频浪潮中,正能量内容的点赞、评论、转发数量都很多,这也从侧面说明,人们的内心依然渴望崇高而美好的事物,依然需要直击人心的正能量。在当今传播革命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不断地更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提高话语表达的叙事能力和吸引力,实现主流媒体内容的权威性和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大众性的有效统一。
(二)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网络环境
人文关怀是一种针对人本身的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的权益和多层次需求的保障和满足,对人的主体性和价值的尊重和肯定。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网络环境,就是要通过对人的需要、人的情感和生存状态以及个人价值的关注、关爱乃至思考,突出网络文化在促进交流、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等方面的正面功能,从而引导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随着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比起改革开放之初对物质的狂热追求,现代中国人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这种心理需求的变化,是价值主体地位日益确立的典型体现。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的社会更加具有人文主义情怀,在充满个性差异的生活场景中尊重人的主体性,从“人”的角度去考虑具体工作,处理具体问题,关照个体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价值。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短视频同样担负着现代社会提升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使命。纵然简短的内容、快捷的传播特点符合移动碎片化场景下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然而部分短视频内容中人文精神意识的缺失却隐含着“对人的特质”的贬低。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尤其是短视频新闻内容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更关注事件中人的命运、对人的影响”[28],注重提高内容深度,将舆论的关注点从猎奇窥探引入对人本身的思考。富有人文关怀的网络环境在培育理性而富有意义的精神世界,培养积极向上、担当负责的社会心态等方面起着春风化雨般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高度文明社会的重要表征。
(三)注重人格修养,提升网络道德素养
大量过分张扬、过分沉迷,缺乏自我克制的失范内容是短视频文化现象的症结。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化解短视频文化中个人的主体性困境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不断培养慎独、节欲、自省的道德意识,提升主体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慎独是一种无人监督情况下的自律精神。网络的虚拟性会使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失去应有的约束力,同时网络的黑洞效应又不断诱惑人们投入更多时间,这对于自律性不强的人来说,很容易因为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猎奇心理而丧失理性。对于个体来说,应不断培养慎独精神,面对各种诱惑,需要按行自抑,使自身的活动既合乎目的性,又合乎规律性。节欲,即节制自己的欲望,对欲望的过度追求会造成价值判断的错误、价值底线的扭曲。在贪欲的驱使下,人们用工具理性来代替价值理性进行思考,不再相信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下的崇高追求,而沉迷于物质所带来的片刻享受。事实上,短视频中人们的炫富攀比、庸俗表演、恶意引流变现等现象,都是贪欲所导致的初心的扭曲。因此,节制欲望在培养网络道德自律方面尤为可贵,它能够避免个人步入拜金主义的沼泽,能够阻止社会走向物欲横流的深渊。自省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自觉行动。在网络短视频世界中,个人要时刻对创作传播的短视频内容“保持清醒”,保障内容的健康性,自觉抵制“三俗内容”。无论何时,反躬自省都是认识自我、修正错误、不断进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四)加强对网络短视频的法律监督和管理
作为视觉文化的短视频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景观,但其实践发展具有历史性。有效抑制短视频出现的种种乱象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对网络短视频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主流价值观引导网络短视频文化建设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2020年3月1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发布,对包括短视频在内的网络信息内容予以规范与治理,为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提供了法律保障[29]。首先,要提高公民的制度意识。法律制度的设计、改革和执行是基于人及其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实践的效果有赖于科学理性制度意识的强弱。只有树立科学的制度权威意识,形成自觉尊崇制度和维护制度的风气,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效应。其次,在法律制度的具体实践上,一方面要依法推动短视频用户回归理智,使网络活动合法合规,要加强监管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不仅用户,平台也同样要受到追责制度的管束,做到依法对三俗内容的创造者、传播者及平台同时进行制约。再次,各平台要主动担负起责任,建立严密审查发布内容、投诉平台等制度措施,杜绝不良短视频信息内容在相关平台上的生产和传播。总之,只有对短视频平台及用户依法采取更有力度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从而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