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辩证思考

2021-11-29李长真吴亚鹏

关键词:显性隐性思政

李长真,吴亚鹏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根据时代要求,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角度,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即“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为构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

目前,学术界关于显性教育的界定基本一致,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之“显”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旗帜鲜明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高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成果对研究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3];显性教育是组织性、系统性的常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4];等等。由此可见,学界大多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显性教育的表现形式,思政课即显性课程的同义词。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中,除了思政课以外,讲座、报告、会议、社会实践等活动也是显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显性教育即教育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对受教育者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因此显性教育具有如下特点:教育内容的导向性和宣传性,教育形式的灌输性和强制性,教育主体的固定性和等级性。

近年来,学界对隐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日益增长,关于隐性教育的定义则根据学者的自身学科背景、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科专业基础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教育主要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的作用,而并不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展开的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5];有的学者认为,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潜性课程理论,将教育内容“不露痕迹”地隐含在创设好的教育情境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经验或做法[6]。笔者认为,隐性教育是指运用隐性资源、环境和方式,通过非正式性的教育活动和课堂讲授之外的形式教育学生,注重自我体会、自我领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是消除教育存在感从而掩饰教育自身存在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主要表现为包括校规校纪、校训校歌等在内的校园文化因素,包括校园建筑、校园绿化、学术氛围、校风学风等在内的校园环境因素,包括师风师德、教师水平在内的教

师因素。隐性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隐蔽性和渗透性、教育形式的潜隐性和自觉性、教育主体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基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依据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和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学理性和政治性以及提升其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对立统一视角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两者相互转化,成为统一体,共同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始末,揭示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动力。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其各自的特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显性教育侧重学科理论或政策的宣传和导向。显性教育学理性强,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显性教育内容的宣传性和导向性特点,旗帜鲜明地培养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坚持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有机统一,坚定信念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教育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四个自信”,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保持清醒,这一点准确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基本问题。隐性教育则侧重通过隐蔽和渗透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与显性教育直白和直接的方式不同,隐性教育更偏向于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育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中,教育者更是将教育内容隐藏在设定好的情景中,使受教育者在不察觉的状态下,习得某种思想和知识,受到价值浸润。第二,显性教育的实践形式具有灌输性和强制性。显性教育是一种教师向学生灌输教育内容、传递学科内容的过程,学生常常处于被控制、对教育内容照单全收的被动状态,这是显性教育的灌输性和强制性教育形式的表现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自主性降低等问题。隐性教育的实践形式则具有潜隐性和自觉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常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形式,内隐于校园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等良好环境中[6],学生可以自觉、愉悦地接受美好情操的陶冶。第三,显性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具有固定性和等级性。在显性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基本不变,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课堂形式表现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权威性。在隐性教育中,由于教育内容的隐蔽性和学生的自觉性,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地位就会发生改变,通过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化,学生转变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人”角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学生独特性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教育主体的灵活性和多变性的突出表现。学生通过自觉感悟、实际体验进而使自身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成长,形成一种角色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学生也可以成为教育者,教师也能充当受教育者的角色。

“显”和“隐”统一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过程中,不能独立于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二者相互转化,实现思政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我国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以显性教育方式为主,教师惯于运用显性教育的方式在课堂上旗帜鲜明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从而使学生增长知识,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品格。这与我们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办好高校思政课的原则是相适应的。不可否认,显性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能因为直白、灌输的教育形式而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社会的发展对显性教育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长时间的灌输式教学,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产生厌倦之感,往往会导致显性教育转变成为标语口号、空谈虚幻的化身。一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显性教育要发挥其旗帜鲜明、正面引导的理论教育优势,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鼓舞学生;另一方面,要摒弃显性教育生硬的灌输形式,避免空洞的说教,教育者就需要运用发挥隐性教育自身的特点,弥补显性教育的短板,使二者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动态地结合隐性教育的方式,大幅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效果。

二、质量互变规律视角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由于自身的矛盾引起的发展变化,不是处于量变状态,就是处于质变状态;事物的发展,表现为量变-质变-量变的过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度的界限,我们不否认显性教育在思政课中的主导作用,但显性教育过度,会使思政课过于标签化、口号化,失之于空洞说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我们也不否认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但是过度运用隐性教育,往往会遮蔽思政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泛娱乐化。教育者应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和界限,使二者相互融合贯通,共同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历史辩证地看,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新世纪初期,再到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深植的时空发生了深刻巨变。”[7]思政课存在过度运用显性教育的现象,有过深刻的经验教训。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用强制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写标语、喊口号、空谈虚幻的课程,使思政教育仅限于认知教育,思政理论是无对象的理论,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和课程中隐性育人的元素。其次,过度运用显性教育的方法,虽然将知识带进了教材、带进了课堂,但是却不能真正带进学生的头脑中,相反,会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之感。最后,过度进行显性教育,学生会逐渐丧失自我思考、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味进行知识灌输,会造成学生难以将课堂中所学理论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造成理论空洞、空谈理论、纸上谈兵的现象,丧失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一名“知识里手”。综上所述,过度运用显性教育,不能真正达到以文化人,不能使党的路线和理论、方针政策真正融入学生心中启迪学生、感染学生。

同样,对于隐性教育的运用也要保持在度的范围内,超越度的范围,则会造成消极后果。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也存在过隐性教育过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首先,一味运用隐性教育而缺乏显性教育的理论支撑,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导致实践活动生命力的缺失。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8]教师应深化教材研究,创新转化教学模式,在隐性教育形式上融入教材等显性教育的内容,赋予隐性教育以生命活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产生的学科,因此,在隐性课堂中,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其中,给予理论指导,确保高校思政课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方针路线的正确性。其次,过度运用隐性教育,使得教育目的晦涩遮蔽,学生无法把握学习目标,失去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9]高校思政课要结合外部客观环境与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教育,如果教育目的晦涩隐蔽,学生就不能真正把握课程要求,不能将自身主体意识与外部客观环境相结合,导致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最后,过度运用隐性教育,造成泛娱乐化的现象,会丧失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中应有的作用。互联网作为隐性教育最常用的平台,其中的“慕课”“微课”形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这些网络课堂不仅为学生带来了便利,使学生可以自发进行网络学习,同时也为教师带来了教学参考。但是过度使用网络课堂,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而且使得学生没有机会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这种情况不仅不能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反而会削弱教师的作用。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而是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甚至课件,“学习”其教学方法,抑制了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教师要把握隐性教育度的界限,营造亲和力强的课堂环境,形成正常的课程状态,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操行品德的培育,应把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间的质量互变规律,而要实现两者的转化,就必须探索其转化因素。首先是环境因素,教师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一味运用显性教育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会造成学生对道德虽有认知但不作为的现象。爱国、诚信、敬业、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其标语、横幅张贴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然而还是有人在思想上信仰模糊、理想迷茫,在行动上网络暴力、高铁霸坐、公交车不让位、乱丢垃圾等不良道德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教师要转化教育环境,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单纯体现在教室和书本中,更要融入学生的实践和生活中,运用隐性资源使得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入脑入心入行。其次,要提高教育者即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教育的隐性因素,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品行,教师崇尚进取,能推动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勇气;反之,教师品行不端,则会对学生的成长和良好品行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教师职业能力弱,更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不能真正理解教师所讲内容,将理论付诸实践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教师需要以显性教育强大的真理来指导学生,为学生的发展点亮指引前行的路灯。最后,教师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把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度的界限,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和把握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该显时显,该隐时隐,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动态地选择教育方法。对于教育内容,要判断所教内容的性质,一般来说,学理性强的内容适合以显性教育的方式来呈现,但是要辅以隐性资源协同发展。德育性强的内容更适合以隐性的方式呈现,但也要与显性教育强大的真理性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将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内在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视角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关系

现存事物中都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和趋势,由于这种内在的否定性因素,迫使事物向自身的对立面转化,由否定走向肯定,再由肯定走向新的否定,这种否定自身所蕴含的否定因素又使自身向对立面转化为肯定,即否定之否定。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三部曲,其实质就是从继承到扬弃再到创新的过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两者的继承、扬弃和创新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随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内部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显性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育内容上一方面传承了符合时代发展、顺应社会潮流的内容,另一方面剔除了与客观世界发展方向相反的、趋于灭亡的旧事物。传承、扬弃和创新就是高校思政课中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方式的否定之否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对内容和方法的“扬弃”,保留符合时代要求的就是传承,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就是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了使思想政治课具有影响力并产生良好效果,我们必须把握好思想政治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之间的关系”[10]。显性教育的创新要求教师深刻把握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机统一。教师要把握针对性,其实质就是要将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动态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亲和力的教师,善于将自身魅力、情感融入到教学之中,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具备亲和力是真正了解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具备亲和力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纳老师,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双方的心理共鸣,如此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亲近感,消除显性教育带给学生的抵触情绪,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教学风格的转换。面对枯燥晦涩、深奥难懂的理论,教师要转换语言风格,尽量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注认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可以开设情景课堂,采用情景式教学,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与教师角色转化等手段,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机统一,才能使显性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亲和力离开针对性,则发挥不出效果,要针对学生的问题,发挥亲和力的效果,解决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达成教育效果;针对性失去亲和力的浸润,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情感无法融入到教学当中,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教师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亲和力与针对性有机统一,实现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真诚交流,更好地进行教学,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

隐性教育要否定自身消极因素,创新发展自身的积极因素,必须发挥包括校规校纪、校训校歌等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筑、校园绿化、学术氛围、校风学风等校园环境因素,师风师德、教师水平等教师因素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导向,发挥着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和效力的作用。校规校纪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刻警醒自己,加强自身管理和约束,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自律意识,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化和一体化;校训校歌中蕴藏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校园精神,对学生起到鼓励、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校园环境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作用。“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可见中国古代就已经有环境与道德养成之间的关系。一所校园中的建筑、绿化和学术学风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德行的养成。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以及教学水平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自身必须品行过关。高校教师的言谈举止、涵养品格、道德观念,以及教学、科研、生活的态度、精神和情趣等都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影响,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格、政治素养能力和学习生活态度形成的关键。[11]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尚的教师人格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传统高校思政课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造成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知识水平不匹配的现象。一个教师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会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埋下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使学生在求学期间既培养能力,又提升道德情操。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部分,教师应根据教育主体的特点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新时代“00后”大学生具有不同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更要体现教育方式的时代性特征。在传承以往思政课有效方法的前提下,要抛弃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教育方式,改变思政课继续沿用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和采用以考试作为评定学生的标准,创新教育方式。传统的显性课程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高校学生,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学生对于个性发展的追求,甚至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造成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缺失。因此,在进行显性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发挥隐性课堂的独特作用。把握二者之间质变与量变的发展变化,总结实践经验,在一定的度的范围内,将两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把握二者之间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二者进行辩证否定,传承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永葆思政课的活力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