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8左洪权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物理策略

摘 要:问题教学法通常指把物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解决相关物理问题,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成绩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就问题教学法的意义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086-02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左洪权(1968.8-),男,江苏省灌云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物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方法通常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具有直接影响,并对学生能否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有着重要影响.通过适用于学生教学方法选择,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深化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探究的欲望.而问题教学法作为新型、高效的教学法,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把学生当作主体,将学生具备的综合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物理教师需充分注重自身在课堂上引导者的角色.初中时期,学生理解相关物理知识通常是物理教学当中的关键时期,其通常对学生的后期实现高效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问题教学法的运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吸收与消化相关物理知识.

一、初中物理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意义

1.有助于教学方法的丰富

物理学科是初中时期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其教学效率整体上并不乐观,物理教师与学生在物理知识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通常和物理教学质量无法呈正比,这种状况下,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的探究力.因此,学生作为学习中的引导者,物理教师需注重自身的变通,积极改善初中物理阶段教学方法相对机械化以及教学内容较为死板的现象.而问题教学法则基于学生的角度,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且教师也不再古板的讲解内容,而需注重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加强引导,以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物理课堂的教学时间通常较为有限,教师不仅需注重相关物理概念的讲解,而且还需依据该板块的具体内容特点,对于物理知识有关的情境进行构建,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现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现象,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强化具体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有助于学生思维拓展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也得到不断进步与完善,但是,当前仍旧有大量学生及其家长由于受传统化教学理念的影响,以成绩为主,这就致使学生在具体学习中,仍旧习惯于死记硬背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做大量习题,促进自身的成绩提高,这种传统化教学方式,通常已无法满足社会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物理教学中,良好学习观念的塑造,通常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有着重要影响.将问题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中,其不仅突破了传统化教学理念,并通过现代社会的发展实现教学观念更新,而且还能使学生树立良好学习观,并对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与启发.同时,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教师还能将物理教材的相关内容作为基础,提出值得学生思考与研究、有延伸性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实现思维拓展.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基于递层性问题的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的问题通常较为复杂、抽象,且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也较为密切,这种状况下,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以及走神现象,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厌倦,并失去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并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基于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创设层层递进的物理问题,以高效有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并通过物理问题的设计,促进师生彼此的积极交流,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相关物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例如,对“阿基米德原理”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物体的沉浮有什么条件?”根据该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和物体的属性有关,此时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大家知道铁块并不能浮到水面上,为什么大型军舰、轮船用钢铁做成的却能够在海上航行?”并給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此引出课堂要讲解的内容,也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即排开水的体积与物体重量的关系.经过系列问题的提出,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对学生自身的探索精神进行培养,从而实现高效化教学.另外,问题教学法的开展,还能使学生形成思考问题以及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因此,通过递层问题的设置,不仅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信心,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问题递进,促使学生实现深入学习,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基于问题情境创设的物理教学

想要通过物理教学促使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并走进物理世界,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基于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就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情境教学与问题教学两种方法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问题创设,促进物理课堂上教学趣味性增强,帮助学生充分解决物理学科的相关实践问题,以情境创设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例如,对“杠杆”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依据杠杆原理实施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深化学生对于杠杆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基于此,物理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我们生活中,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用手紧握扳手的另一头感觉比较轻松,如果用手握住扳手紧挨螺母的一头,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同时,物理教师还能以语言的形式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如:“术语四两拨千斤中蕴含的什么物理原理,在生活中能够实现吗?”“啤酒瓶的盖子用手很难直接启开,而运用开瓶器却能够轻易打开,开瓶器是否符合杠杆原理,其受力臂、支点和阻力臂分别是什么,大家画出开瓶器开啤酒瓶的示意图”以此使学生了解到现实当中存在的杠杆应用.由此可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通常可以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有关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学原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基于生活化问题设置的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相关知识通常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联,且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因此,物理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需注重将问题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以促使学生具备将学习与掌握的相关物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础,通过问题教学法,提出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还能使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开展教学时,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现实生活当中存有的静电现象,如穿衣静电、手摩擦纸片等各种现象,教师都可能引导学生亲自经历,教师可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静电现象,其是怎么产生的?”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能深化学生对静电现象的理解,而且还能使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可知,通过生活化问题的提出,不仅能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同,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运用于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中,其不仅是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的有效方法,而且还是对学生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教学方式.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时,需将教学内容与物理问题进行有效结合,强化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使学生知识的学习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海云.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2):106.

[2]周春峰.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2019(30):39.

[3]唐春国.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7(17):31.

[4]石磊.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9(6):182.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初中物理策略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