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导—构建高中政治高效教学课堂
2021-11-28钟素明
钟素明
【摘要】隨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各阶段的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治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关键组成科目之一,其知识内容多源自于社会的发展与既定的历史,也正因此,造就该学科知识内容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加以当下时段,部分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立足于多元化视角,采用更易于高中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提升政治教学效果的同时,逐步构建高中政治的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政治知识;高中生;高效课堂
高中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冲刺时段,在此时,高中生不仅需要掌握诸多学习难度极大的全新知识,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以往的内容进行温顾复习。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高中生学习的实际效果。高效课堂的构建旨在活化教学氛围,优化高中生的学习感受,让高中生可以以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知识学习,并以相对高效的状态掌握当前的理论知识。本文,将从高效教导的角度出发,简要探究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一、借助媒体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优劣与否,直接关系着高中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在传统的政治教学环节中,教师多以板书文字的形式进行授课,造就枯燥学习氛围的同时,还难以引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媒体设备来辅助知识讲解。即,教师发挥多媒体设备可视化的优势,将原本以静态文字形式呈现的知识转变为动态影音,利用更具视觉冲击的视频影像材料刺激高中生的感知神经,并在此一过程中,逐步改善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学“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课程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投影仪的使用,动态展示与之相关的资料。该课程的重点是让高中生知晓三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简单阐述三者的概念,并分析其风险与收益的对比度。而后,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当中存在的图片影像,更进一步深化高中生对当前知识内容的理解。教师联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既能够将单调的政治知识变得生动,还可以有效集中高中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进而在绘声绘色的影音观看讲解中,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化。
二、创设研讨小组,发展合作学习技能
学习氛围是影响高中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客观因素,而学习能力的强弱则是影响其学习状态的主观要素。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重心多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忽略了高中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则会抑制高中生的学习发展。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研究小组的方式进行授课。即,教师转变以往“整体教导”的教学理念,以小组自学的方式进行引导,让高中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探索交流,并逐步掌握当前的知识掌握。这一教学手段既有助于点燃高中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助于发展高中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这一课程时,可以根据高中生在班级中的座位分布情况进行小组划分。该课程的重点是让高中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知晓其重要性与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先简单阐述当前的知识重点,让高中生有所了解。而后,再为各个小组分别设置探究问题,让其在组内进行研究探讨,最后各个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讲述自己小组的研究结果。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学习,既能够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参与度,还可以更进一步活跃政治课堂的教学氛围,进而在组内探究的过程中,使高中生逐步掌握合作化的学习技能。
三、联动生活实际,提升知识理解水平
政治知识本就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授课时同样可以以生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将现阶段的政治知识与高中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进行深度融合,让其在探索、解析生活内容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其中包含的政治知识。这一教学手段既能够将抽象的政治内容变得具象化,还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政治知识的理解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课程时,可以以生活为背景,塑造相关的情景氛围。该课程的重点是让高中生知晓世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可以营造十字街头的场景,并选定两名高中生分别扮演“泰国人”和“美国人”。两人相遇,“泰国人”执鞠躬礼,“美国人”行握手礼,这一表现就可以突出两国文化的差异性。教师以生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高中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习,既能够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可以让高中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政治知识在生活中的表现,进而助力其知识应用能力的增强。
总而言之,传统板书文字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如今的教育需求。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任务的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既能够为高中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受,还可以为政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进而推动高中政治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永梅.构建高效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策略[J].新智慧,2020(07):51-51.
[2]罗亚丽.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J].新课程(下),2019(12):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