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研究

2021-11-28罗亚菲苏宁

科技资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建设对策

罗亚菲 苏宁

摘  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建设时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关注城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这样一来,有助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另外,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体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该文主要以衡水市为例,全面分析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发展  建设对策  产业结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7(a)-0093-03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In the construction, we should always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people-centered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way, it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n addi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subjec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Hengshui City as an example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centered new urbanization,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ople.

Key Words: Human centered;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可以说是非农产业在城镇聚焦和农村人口向着城镇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体现的主要体现。针对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来讲,全面推动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数据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发紧密,从城市化理论发展角度分析,城市聚集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分析

从国际角度分析,诸多学者都在使用“Urbanization”一词来主要指城市化,并且还可以指乡村向着城市的转变过程,可以是向着城市聚集,也可以向“镇”转移。因为有的国家“镇”的人口规模相对小,甚至部分国家都没有“镇”这一建制,所以“Urbanization”很多时候都被直接翻译成为城市化[1]。而我国历史上就存在“镇”的建制,并且人口也正在从农村向城市聚集,也正在向城镇方向转移,这与我国特有的历史与文化制度等要素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在我国习惯将“Urbanization”翻译成为城镇化,也可以共同城镇化与城市化。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即为缓慢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发展阶段等,因为经历了从城镇化转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增长以及空间拓展的背景下,实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并且坚持以人为本,以新产业与信息化建设为原动力,追求和重视人口、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2]。从上述内容中可以发现,全面体现出了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从以往传统的速度型转变成为了质量型,并且从以往“物的城镇化”向着“人的城镇化”方向发展,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小康社会的建成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分析衡水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县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对衡水市城镇化建设来讲,因为其地理位置处在京津区域协同发展的南部,这一区域的产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衡水市第三产业发展有所提升,经济态势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也有了健康发展的态势[3]。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区与县城相比较来讲,因为市区人口较为集中,且在市区内有着十分丰富的医疗与教育以及公共设施等资源。但县区却相对较弱,甚至县区内的下属区域更加弱。另外,由于市区内聚集了诸多第二产业,居住较为广泛且择业范围也相对丰富,针对于城镇化建设来讲,农业虽然是较少的基础产业,但并没有全面构建绿色农业服务体系,没有为绿色生态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城镇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办公基础设施落后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和關键,这一要点的实现资金需要跟上,并且还需要大量资金。但因为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导致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十分有限,这样就会影响到城镇化建设进程。对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讲,虽然诸多区域都已经的借助银行贷款或社会融资的方式来开展新型城镇建设,但由于银行贷款有着一定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的束缚始终都是一大问题[4]。另外,新型城镇化需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才可以聚集更多的人才,这样才能够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性,但因为诸多地区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群众很不满意整体建设水平,这样就难以促进和推动城镇化建设。

2.3 数量较多,但缺少高质量的城镇化建设

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土地城镇化建设速度普遍高于人口城镇化建设,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的城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矛盾。如果长时间开展单一的造城建设,那么还只能延续以往传统的粗放式城镇化建设模式,这样就会为后续产业升级与环境资源等问题带来便利。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切记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此来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与转变[5]。

3  探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

3.1 强化衡水市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城镇化建设

城镇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影响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应科学且合理地解决城镇之间的差距,这是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点。当前,衡水市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升衡水市基础公共服务设置建设主要包含教育与卫生等多个方面,并且还需要全面探索城市与农村资源分配存在的问题,如两极分化的问题,以此来更好地解决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同时避免城乡之间的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6]。对教育层面来说,需要确保城市与乡镇之间的教育资源平衡分配,全面提升乡镇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规模,保障城市教育促进乡镇教育,一来实现城镇教育达到统一,并且确保师资力量与教育设施等方面都可以达到相同标准。

3.2 依托产业发展来带动衡水市城镇建设发展

首先,在衡水市发展中,要想实现城镇化建设发展,其需要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全面推动新型工业的发展,以此促进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的提升。在過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增加现代化工业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拓展工业的产业链;(2)将主导工业与新型工业都放置在优先发展范围内,以此强化工业聚集地的建设效率和速度;(3)将不同类型工业之间的联系放大,然后找出有效的连接方式,保障不同类型的工业都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过程中可以引导和鼓励工业创新,研发全新的工业技术并将其融入到成产中,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强化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又可以提升产业对农民转型并成为产业所需要的人才[7]。

其次,衡水市服务行业的发展能够为区域建设新型城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吸引诸多劳动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可以确保衡水市的劳动力转变为服务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劳动力。可以说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加快衡水市人口汇集速度并转变该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河北省衡水市应全面发展该区域的生活类服务行业,进而很好地满足社会群众对多种消费模式的多元化需求。另外,还应积极开发当地的生活类服务行业,拓展服务行业的生产规模,强化该区域的服务行业发展模式。

最后,河北省衡水市属于农业大市区,所以应重视和关注该地区的农业资源,全面开发传统农业产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新型城镇的过程中切不可将所有农业劳动力都转变成为本地企业的技术性人员,当地农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衡水市新型城镇建设发展应优化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在强化该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农业相关设备,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拓展农业生产规模,以此降低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总之,提升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并解放劳动力是衡水市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8]。

3.3 加快社会保障改革 实现养老医疗的社会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保障农民与市民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针对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来讲,需要依照国民待遇同等的原则来构建城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以此来进一步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城市地区已经普遍完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但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依然较为薄弱,甚至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到城市最害怕的就是老无所养和病无所依,所以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新路径。可以构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借助“低门槛进人和低标准享受”的原则来保障进入到城市的农民都可以参与保险,并且建立起与城市居民一体化的社保体系,借助失业救济金和养老保险以及劳动技能培训等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为农民提供保障,进而更好地解决农民进入到城市生活的后顾之忧,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9]。

4  结语

结合全文,针对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来讲,想要实现以人为本,那么就需要借助产业结构转型的快速发展并科学分配区域内的经济资源,以此来全面促进衡水市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外,衡水市城镇发展还需要依照产业的不同类型进行科学布局,依照产业特点合理调整其结构,确保产业与产业之间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这对于强化衡水市新型城镇有效建设有着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肖如斐,李碧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市包容性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石狮市的调查[J].市场论坛,2019(1):9-12,24.

[2] 张军芳,崔红芳,周林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湖城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4):205-206.

[3] 邢志勤.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研究——以唐山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36):113-115.

[4] 魏敏,胡振华.湖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19,40(11):67-84.

[5] 苏长青.涉农专业学生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愿景调查与分析——以衡水市职教中心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9(7):69-70.

[6] 贺瑞雪.共同体理论视角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J].现代营销,2019(7):184-185.

[7] 杨三明.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统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金塔县为例[J].农家参谋,2019(10):33,57.

[8] 张彩霞,赵君妹,张天梦,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满意度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2):58-60.

[9] 刘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建设对策
新时期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
关于推进基层党校建设的思考
浅谈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新形势下公路系统政工队伍建设对策
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