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路径探索
2021-11-28袁春林
袁春林
[摘 要]量感看不见,摸不着,它既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路径,即创设情境,体会建立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参照实物,助力计量单位表象的建立;亲身体验,增强对计量单位的理解;注重实践,感悟计量单位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量感;教学;计量单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2-0077-02
量感看不见,摸不着,它既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能力。小学数学中“量与计量”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少学生在运用时无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究其原因是未建立起量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量”的过程,从而达到培养量感的目的。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仍然存在不注重培养学生量感,不能把量感的培养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等问题。因此,如何依托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量感,依然是摆在广大一线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笔者论述了培养学生量感的基本策略,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課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生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量与计量”的知识大多与现实生活有密切关联,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意识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认识厘米”教学片段】
师:请用你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你的课桌的长度。
(学生开始测量)
生1:课桌的长度是6拃。
生2:课桌有4支铅笔那么长。
生3:课桌和5本数学书的长度一样长。
师:你们的课桌都是一样长的,为什么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学生讨论)
生4:因为我们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师:如果说课桌的长度是6拃,你能确定它的具体长度吗?
生5:不能。
师:为什么?
生6:因为每个人1拃的长度不一定一样。
师: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7:要统一测量工具。
师:看来要想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使用统一的工具,建立统一的标准。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尺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厘米的知识。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引导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这就引发了强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意识到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为整节课的探究奠定基调。
二、参照实物,助力计量单位表象的建立
培养学生的量感,引导学生建立起计量单位的表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然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感知物体长度、重量时,往往会以生活中的实物作参照物,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选择多样化的参照物,使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表象认识更加丰富。
【“认识毫升”教学片段】
师: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10毫升的量筒,现在里面的水就是1毫升。大家看了这1毫升的水,有什么想法呢?
生1:1毫升的水很少。
生2: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师:现在我用吸管吸1毫升的水,大家猜一猜这1毫升的水有多少滴?
生3:我猜有15滴。
生4:太少了,我猜有20滴。
生5:我猜有25滴。
师:现在一起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教师将1毫升水一滴一滴地滴到手心,学生兴趣盎然地观察、数数)
生4:果然是20滴!我猜中了!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一袋牛奶大约是500毫升。
师:1毫升的水大约有20滴。
师:这个小勺中大约有2毫升的水。
师:一瓶矿泉水大约是500毫升。
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建立起1毫升的表象,首先引导学生观察1毫升究竟有多少,然后引导学生数一数1毫升水有多少滴,观察1毫升水滴到手上的大小,从而引导学生建构起对1毫升的丰富表象,形成量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物是多少毫升,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毫升的认识。正是借助实物对比,教师使教材中比较抽象的1毫升变得可视、可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1毫升的认知深度。
三、亲身体验,增强对计量单位的理解
量感需要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索、感悟。过程愈丰盈,体验愈丰富,感悟愈强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师可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量感。其中涉及计量单位换算的教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量感进行估量,以达到不断完善量感体系的目标。
【“认识一分钟”教学片段】
师:1分钟有多长呢?
(学生听着秒针的嗒嗒声,默默地数数)
生1:我感觉1分钟不算长,但是也不算太短。
师: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吧。大家在纸上写自己的名字,看看1分钟你能写几遍自己的名字。做好准备,我要开始计时了!
(学生写自己的名字)
生2:我写了9遍自己的名字。
生3:我的名字比较难写,只写了7遍。
……
师:你们再数一数,自己每分钟心跳多少次。请大家准备好!开始!
生4:我1分钟心跳79次。
生5:我1分钟心跳80次。
师:你们知道吗?1分钟,有的人能跑200米;1分钟,有的人能踢毽子48下;1分钟,有的人能包30个馄饨;1分钟,地球上会有240个人出生;1分钟,点钞机大约能点1500张人民币;1分钟,铅笔厂可以生产1600支铅笔……
生6:原来1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呀!
师:是呀,1分钟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它,要珍惜每一分钟。
“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建立“1分=60秒”的計量单位换算关系,然后通过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正是在这种体验之中,学生具体地感知了1分钟究竟有多长,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1分钟人类可以做哪些事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1分钟的认知广度,有效弱化了1分钟的抽象性特征,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量感。
四、注重实践,感悟计量单位的应用价值
数学知识只有充分应用于现实生活,才能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计量单位是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此,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计量单位的学习还原到现实生活当中,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计量单位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比如,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一篇日记:
早上,我走了500厘米就到学校了。到教室后,我坐到50米高的凳子上,拿出了长度为18毫米的铅笔,还有厚度为1分米的数学课本,开始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日记,然后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长度计量单位纠正日记中的错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提到:“从家里到学校不可能只有500厘米,应该改成500米。”有的学生提到:“凳子不可能有50米那么高,应该改成50厘米。”还有的学生提到:“铅笔的长度应该是18厘米,数学课本的厚度应该是1厘米。”
教学中,教师通过呈现日记的方式引导学生纠错,调动了学生的思考热情。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纠错过程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计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计量单位的认识,在解决问题中建立了量感。
总之,量感的培养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量与计量”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建立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参照实物,助力学生计量单位表象的建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注重实践,让学生感悟计量单位的应用价值,全方位培养量感。
(责编 黄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