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高校智库的使命担当与创新发展

2021-11-28孙菲

传媒 2021年21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

孙菲

摘要: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决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本文探析了融媒时代给新型高校智库发展带来的挑战,明确了高校智库影响决策、启迪大众的核心价值,提出了“学者+记者”“资源+数据”的智库研究创新方法,指明了研究热点与政府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多元应用情境相结合的智库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体深度融合 高校智库 区域经济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所带来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如何使媒体融合积极融入社会治理,發挥重要的协同促进作用,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课题。

2021年9月15日,由黑龙江大学主办,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传媒》杂志协办的“部校共建黑龙江大学东北亚文化传媒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暨迎校庆新时代新闻传播赓扬红色传统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来自国内智库以及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新型智库的角色与使命、高校智库研究的问题与创新发展路径,以及智库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新型高校智库的核心价值与使命担当

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自身的学科、学术、人才和平台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承担着研判问题、建言资政、人才培养、舆论引导等社会服务功能。

1.新型智库的核心价值:影响决策,启迪大众。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提出,新型智库应是“瞭望台”和“思想库”,能够研判社情、形成思想,能够培养人才、汇聚人才,能够传播思想,吸纳能量。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也提出了他对智库的理解,即研判问题、建言资政,深耕国策、前瞻纠偏。建言资政是智库建设的目的,深耕国策是智库建设的重点。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徐江善在新华社参编部任职期间,曾经围绕中央关注的重大全局性问题组织并参与过大量一线调查研究,为中央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他认为,智库是高质量的治理成果和头脑风暴中心,其核心价值在于影响决策和启迪大众,高校智库在此方面大有可为。

2.高校智库的使命担当:服务社会,差异化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高校是教学科研机构,却忽视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认为,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是高校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实践性较强的新闻传播学科更是如此。未来,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服务要做得更实。

本次会议成立的黑龙江大学东北亚文化传媒高端智库由两个研究中心组成,分别为高质量发展与东北亚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舆情传播与媒介智能化研究中心。智库以服务党和国家政策、服务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舆情调研、课题研究、决策咨询服务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智库成果、提升学术水平、培养高质量人才为重点,以突出东北亚地域和东北地区发展为特色,提供参考,助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认为,新型智库应对个体议题应该有快速响应,对重大事件进行及时追踪,具备前瞻性议题的布局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黑龙江大学有影响全国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出色的新闻传播学科,具备得天独厚的东北亚文化传播研究优势,能够聚合社会各方力量为决策咨询的开展提供平台。未来的智库成果将填补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在东北亚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空白,能够提升国内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紧密结合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需要,是高校智库的使命与任务。《黑龙江经济报》原社长、高级记者蒋典昌认为,智库建设要立足国家发展、社会运行、关注地域经济、发展学科优势,尤其应重视自身的差异化发展,可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出发。成为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对接口、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项目的平台,同时也为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找到新的契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在很多领域仍大有可为。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较多,可探寻的课题也较多,这无疑给高校智库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二、媒体深度融合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引导舆论和凝聚共识的难度大大增加。

1.融媒体向智媒体的转型升级。《传媒》杂志编审付秋男认为,我国媒体融合在政策的牵引力、技术的推动力和资金的驱动力三驾马车的合力之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在实现由融媒体向智媒体的转型升级。一是智慧化,新闻大数据参与传统媒体的生产、指挥、传播、分析和应用,媒体广泛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二是智库化,传媒智库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传媒智库,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新路径,增添新动能;三是智能化,人工智能正日益嵌入传媒行业之中,逐渐得到普及应用。

传统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即隐含了智库功能。无论是深度报道、言论述评和理论文章的刊发,还是内参的撰写,均是对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看法与判断。进入融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借力其自身信息优势,利用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工具转型升级,组建新型智库。2015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组建智库,带动集团转型融合发展,各种智库成果为省市级领导层分析决策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南方传媒智库矩阵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10个独立运作智库构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党建方面工作,也为社会提供评估认证等服务。

2.社会舆情治理面临巨大挑战。信息来源泛化时代,舆论的引导与治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傅昌波认为,当前的社会舆情呈现出三个特征:其一,舆情风险“触点”增多,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介与公共突发事件的“触点”增多,公共突发事件可能在现场就获得实时传播,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常常成为突发事件的同步广泛传播平台。其二,舆情风险全平台扩散,舆情发展的节奏加快,从孕育期到爆发期的时间变短,应对舆情危机的“窗口期”极大压缩。其三,舆情演化更趋复杂,多种媒介的高度融合为负面信息的扩散提供了多样化传播渠道,社交媒体平台之间的互动日益加深,社会舆情极易通过微信等网络瞬间引爆。上述问题将为社会舆情系统带来社会失序、政府失信、治理失败等危害。融媒体为大规模虚拟社会动员、负面情绪发泄开通了渠道,容易造成质疑、恐慌和愤怒的扩散,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另外,全媒体环境下,公众参与治理、监督政府和意见表达有了新的渠道,应对不当,可能使得公众对政府产生质疑和不信任,导致治理成效微弱。针对上述问题,智库应广域监测、及时预警,准确评估、研判风险,发挥舆情预警功能,提出舆情治理决策建议。

三、高校智库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高校智库也在建设过程中遭遇困难。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其松指出了当前高校智库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一,研究方式“传统”,主要依靠研究人员“单打独斗”,很难形成研究规模;第二,研究数据匮乏,过分依赖第三方数据,缺乏自身实际调研所获得的数据;第三,研究热点分散,专业跨度大,无法从海量信息中准确聚焦关键词做出系列的、长期的深入研究,从而形成系列成果;第四,研究报告滞后,应用研究缺乏时效性与敏感性,无法做到即时跟踪,及时报送;第五,研究效能不高,缺少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和精确研判,所提出的对策较为平淡、宽泛,少有精确化建议,报告采用率低。应对这些困难,高校智库建设的创新路径可以概括为两点。

1.“学者+记者”的研究模式。为解决当前智库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徐江善认为可采用“学者+记者”的研究模式,实现从思维方式、方法论和畅通渠道这三个维度的创新。学者具备扎实的理论根基,研究视角较为广阔,研究问题较为深入;而记者则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存在的社会问题更具职业敏感度与时效性,同时,记者在大众传播话语体系的表达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因此,学者与记者协同深入基层实践,走访号脉,能够实现多角度的思想碰撞,推出大众化的咨政报告,最终让智库实现影响决策和启迪大众的核心价值。

2.“资源+数据”的研究基础。智库研究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进行数据分析综合与归纳推理,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其松分享了基于大数据技术建设对俄智库平台的经验。即将黑龙江大学自身的地缘优势、交互基础和专家人才等内部条件与中国知网所具备的海量资源、先进技术相结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形成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更好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俄新型智库。该智库数据平臺能够每天对俄罗斯各公开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汇总抓取,形成信息热度的排列、关键词的提取和舆情简报,研究者也可自行设置议题,持续关注。

四、智库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是高校智库得天独厚的优势。将高校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相互结合与支撑,有利于高校培养出面向政府、面向行业、面向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形成政产学研用之间的人才交流与互补。

1.学生论文选题与政府需求相统一。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枫认为,地方综合性高校智库建设应与政府、科研院所和一流高校等智库建设有所差异,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聚焦区域经济,将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服务地方政府,持续深耕研究以打造智库品牌。自2019年8月,涵盖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片区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以来,黑龙江大学自贸区研究院与自贸区黑河片区共建,成立了研究院黑河片区分院,并与绥芬河片区签署了自贸研究协议,在决策建议、资政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互动交流。研究院先后选派研究生到自贸区片区的相关部门临岗实习,参与经济统计、商贸物流、创业服务、政策研究、制度创新等相关工作。并将学生论文选题与自贸区发展问题相结合,与自贸区片区创新案例的预报题目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建设兼具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发展孵化器和聚合平台,促成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2.人才培养与多元应用情境相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认为,泛众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应用场景增加,人才培养的应用情境随之出现多元、多维、多节点相结合的特征。其一,面向社会应用,即职业新闻传播,以及运用职业新闻传播技能的多元场景,例如,服务于国家社会治理的公共传播领域、服务于多元文明交往的国际传播领域等;其二,面向职业新闻教育,即新型主流媒体所需的职业人才培养,以及从事专业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人才培养;其三,面向公民媒介素养,即培养公民对于信息判断的智识、德性与理性。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全文 [DB/OL].(2015-03-26)[2021-10-08]. http://www.scio.gov.cn/zhzc/8/5/Document/1397284/1397284.htm.

[2]刘红兵.媒体智库与智慧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打造传媒智库、推进智慧转型的实践与思考[J].传媒,2019(04).

[3]徐宝敏.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N].人民日报,2021-09-17.

[4]杨中艳.新时代地方新型智库治理:使命、困境与路径——2019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新型智库新使命会议综述[J].智库理论与实践,2020(04).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湖南省高职教育对接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