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省级党报如何讲述脱贫故事
2021-11-28吴迪
吴迪
摘要:全媒体环境下,省级党报在地方脱贫攻坚报道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本文以《安徽日报》为例,分析了其全媒体一体化采编、综合运用纸媒和多媒体平台介绍脱贫故事的经验。文章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采用“拉家常”的报道方式讲述一线脱贫故事,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报道脱贫攻坚中的典型经验,运用全媒体平台多样化呈现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这些经验值得省级党报及其他传统媒体借鉴。
关键词:省级党报 全媒体 脱贫攻坚 《安徽日报》
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举,主流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其中。《安徽日报》推出的“摘帽出列促振兴”系列报道,通过一体策划、一体采编和全媒体发布,从多个视角、用多种方式讲述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得到很好的社会反响,体现出全媒体时代省级党报作为区域内权威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一、采用“拉家常”方式,讲述脱贫攻坚一线故事
通俗易懂是新闻报道提高可读性的重要方式。脱贫攻坚类报道对象多是来自基层的普通老百姓,《安徽日报》采用了“拉家常”的方式,讲述真实的百姓故事,以此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1.深入基层采访脱贫故事,提升报道生动性。省级党报日常报道多数涉及全省范围的大事件,很多记者长期习惯于做职能部门的跑口记者。但是,脱贫攻坚报道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才能采集来自一线的故事,才能使得报道更加生动、感人。如《“五彩”触电 土货出村 萧县“摘帽”故事》一文,讲述了贫困户单身汉老王贫困原因及通过边打工、边种地拿双份收入的方式脱贫致富的故事,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2.运用“拉家常”语言风格,提高报道可读性。脱贫攻坚的主体多是农村贫困人口,他们的语言朴实,口语化、个性化表述多,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也能更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脱贫攻坚报道如果能够运用好这些语言,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报道的可读性。例如,在《浴“水”重生 因“人”兴业 阜南“摘帽”故事》一文中,开头就用了几句颇具个性化的对话,把读者拉到了皖北农村现场。对话中,村民向村干部反映着急要搬到“好房子”里,引发读者对这些“好房子”的好奇,随后用一个已搬迁的住户的故事,通过前后对比,把该地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及当地人民群众因此改善的生活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
3.塑造故事冲突情节,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有冲突情节的故事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脱贫攻坚意味着生活状态比较明显的变化,存在各种冲突情节。挖掘和报道这些冲突情节,能提升脱贫攻坚报道的可读性。在《“痛点”变“卖点” 岳西“摘帽”故事》一文中,文章从“三层小楼前”和“老板模样的男人”切入,提出“你真的曾是贫困户吗?”这一疑问。曾经的“贫困户”与如今的“老板”这两个身份间对比鲜明,冲突性强,容易引发读者的好奇和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采用“开门见山”方式,讲述脱贫攻坚特色故事
新闻报道的叙事风格对新闻的可读性有很大影响。在脱贫攻坚报道中,叙事也应通过合适的叙事风格凸显各地脱贫过程中的特色做法,而不是面面俱到和长篇大论。
1.运用标题突出主题,多角度烘托脱贫故事。新闻标题体现的是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关键部分。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阅读标题。《安徽日报》常用大标题突出主题,用小标题聚焦核心内容,让人印象深刻。如关于岳西县的报道,抓住了该县深处大别山区,山曾经是制约发展的瓶颈这一关键性要素,紧扣一个“山”字,运用对比的方式,讲述岳西县如何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经济”,把曾经的“痛点”变成如今脱贫致富的“卖点”的故事,因此选取了《“痛点”变“卖点” 岳西“摘帽”故事》作为标题。
2.深挖脱贫实践典型,凸显生态脱贫故事。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界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优良传统,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安徽日报》抓住了省内脱贫攻坚的典型县,突出讲述典型故事。如阜南县,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对当地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做过重要指示。报道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刻把握“人”与“水”的关系,讲述了当地如何运用“水”的资源、发挥“人”的优势、从而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性农业发展道路、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脱贫故事。
3.运用记者报道手记,提炼特色脱贫经验。编者按、记者手记等辅助性的文稿往往用来突出报道的核心内容,或表达媒体和记者的观点,弥补新闻报道本身的不足之处。《安徽日报》常运用“记者手记”或“短评”来提炼地方脱贫攻坚的特色经验。如“短评”《“后浪”村官,好样的》,围绕当地基层干部以年轻人为主的现象,对这些基层年轻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作用进行点评,突出了地方特色,弥补了报道不足,也提升了传播价值。
三、运用全媒体思维,讲述脱贫攻坚趣味故事
全媒体环境下,省级党报的概念是一份纸媒和若干新媒体平台共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安徽日报》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进行脱贫报道,在微信、微博、客户端推出不同版本,采取分众化、差异化的表达方式,有效融合了各种阅读模式,满足了用户阅读需求。
1.满足移动阅读需求,对纸媒报道进行深度改编。利用新媒体平台不是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内容和平台的综合运用。《安徽日报》基于“移动端上的碎片化信息过多,高质量的深度文章为用户所急需”的判断,把脱贫攻坚报道改编成网络版深度文章,着力打造“速读精读融合版”的深度文章。例如,根据移动端用户阅读习惯,把报纸通讯《“山里人”的逆袭之路》一文,通过图文并茂、短句短段等方式的改编,采用“逆袭”这种网络词汇,重点讲述脱贫攻坚里的具体故事,表达贫困县脱贫成效,并在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都用网络语言对报道内容进行点评,使报道不仅有可读性,也有趣味和深意。
2.创新报道语言风格,拉近报道受众距离。随着互联网阅读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普遍形式,互联网语言风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习惯。《安徽日报》在全媒体端發布之前,先根据不同平台的风格对纸媒报道的语言进行创新,使其能够符合用户的网络阅读习惯。其中最常用的是利用“萌化表达”的方式,改变纸媒语言严肃风格,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例如,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报道《74万只羊、4.7万头牛、1.2万吨水产品……你咋恁厉害?》,在标题中使用了“恁厉害”这种方言表达,在文中利用了表情包和“萌化”语言把新闻报道变成了“拉家常”,让用户感受到报道的亲切,并在趣味之中感受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群众智慧。
3.运用新型表现方式,展现动人脱贫画面。全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达方式多样,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还有动漫、VR、H5、短视频等新型表现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安徽日报》在脱贫攻坚报道中,多次使用多种媒体的表达方式,将文字视觉化,激发用户共鸣,增强“共情”效果。例如,2020年夏天安徽遭遇严重洪灾,启用了蒙洼地区分担淮河干流的洪水压力。《安徽日报》在移动端推出《四个月后,蒙洼安好》的短视频产品,用打动人心的画面展现蒙洼人的故事,并在解说词中运用“金句”画龙点睛。
作者系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李博,向爱静,王聪.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脱贫报道——以《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为例[J].传媒,2021(01).
[2]滕飞,高军,陶银鹦.省级党报融合转型态势及发展路径[J].传媒,2018(24).
[3]韩小南.当前脱贫攻坚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记者,2020(23).
【编辑: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