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探析

2021-11-28赵英姿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行为习惯幼儿园

赵英姿

摘  要:“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优良的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当以游戏活动为载体、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促使游戏活动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便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效果。所以,本文将探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提出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实践应用策略,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8-0095-02

【Abstract】"Less is nature,habit is nature".Develop good behavior habits since childhood,and good quality is as indestructible as nature.Hab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Gamification,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take game activities as the carrier and cultivate children's behavior habits in a way loved by children,so a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game activit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good behavior habits,You can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Therefore,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good behavior habits,and put forwar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game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good behavior habit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Keywords】kindergarten;Curriculum Gamification;Behavior habit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坏习惯沾染的特殊时期,而游戏作为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游戏带来愉悦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寓教育与游戏”的教学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幼儿园老师需要积极地摒弃传统“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方式,准确把握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1.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于95%以上的幼儿而言,智力因素仅仅占掌握知识与生活经验的两成,非智力因素占了八成,而习惯则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社会經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优生优育观念持续增强,独生子女在幼儿园的比例持续提升,由于家里面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非常关爱甚至溺爱孩子,导致部分幼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对于幼儿人际交往等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在加上“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社会氛围,重智育轻习惯培养的现象尤为普遍,这样将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带来很大消极作用。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游戏成为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1)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园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非常重要,有利于改变孩子们“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而且游戏化教学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则性强,每一个游戏都有不同的规则,在游戏规则的约束下,游戏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幼儿园老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规则性强的特点,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组织开展投掷游戏活动,按照目标的距离设计颜色不一样的起点线,在不同的起点进行投掷得到的分数是不同的,蓝色的起点线距离目标有3米,幼儿可以投中目标的话就能够得2分,红色起点线距离目标有5米,幼儿可以投中目标的话就可以得5分,鼓励和引导孩子们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最终根据孩子们得到的积分来兑换小礼品,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够促使幼儿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警察抓小偷”等传统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清楚的意识到不遵守规则要面临的后果,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2)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课程游戏化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与能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螃蟹捉小虾”游戏活动,将班级内的幼儿分为若干组,选择其中两个幼儿扮演螃蟹的角色,四个幼儿扮演石头的角色,三个幼儿扮演小虾的角色,在游戏的过程中螃蟹挥舞着自己的大钳子到处捉小虾,而小虾看到这样危急的情况,赶紧向远离螃蟹的方向逃跑,同时也可以躲在石头背面,两只螃蟹需要相互配合才会捉到小虾,石头也需要相互合作拦住螃蟹并保护小虾不被捉走,这样团体性的游戏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可以有效改变一些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逐步养成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良好行为习惯。所以,对于3-6岁的幼儿园的孩子而言,游戏便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全部,在游戏活动中向孩子们渗透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孩子们学会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增强自身的社会性发展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础,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相对于成人的抵抗能力而言,幼儿的身体抵抗能力较弱,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组织开展“照顾宝贝,我最棒”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创设“宝贝健康馆”,并放置一些玩具熊和生动形象的宝贝模型等等,引导孩子们在帮助宝贝洗澡的过程中掌握洗澡的技能,在帮助宝贝穿脱衣服的过程中形成定期换衣服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与家长相互合作来组织“家园合作,共同烘焙”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可以共同制作蛋糕、南瓜饼等孩子们喜欢吃的烘焙食物,针对制作过程讲究卫生的孩子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促使其形成洗干净小手才能做美食的良好行为习惯,初步感受到“病从口入”的道理。

(4)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文明礼貌一直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们良好素质的重要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孩子会受到更多人的赞美,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幼儿园老师不仅要重视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创新教育和引导方法,采取游戏化的形式,让孩子正确的使用文明用语,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形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幼儿老师可以开展“商场购物”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等角色,在挑选商品和结账的过程中,使用“谢谢你”、“对不起”、“不客气”等礼貌用语,逐步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在“公共汽车”游戏区域,“司机”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角色,班级内的孩子都抢着开车,甚至出现了打闹的现象,此时幼儿老师便需要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并想出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幼儿轮流去开车,老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开展“我是文明驾驶员”游戏活动,对于文明礼貌的“小小驾驶员”需要积极地鼓励和表扬,这样孩子的文明礼貌意识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5)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勇于创新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培养的特殊时期,游戏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教学活动,给予了孩子们创新创造的空间,他们在自由、自主、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创新创造能力将得到很好地激发。如在美工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放置一些小花盆、画笔和染料,让幼儿自主地开展游戏,于是孩子们自主地开展了“谁的作品最具有创意”美工创作游戏活动,有的孩子早上来园时就坐在小椅子上为自己喜欢的小花盆染色,将花盆装饰得五颜六色;有的幼儿将蓝天白云等图案染在了花盘上,各式各样的花盘都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最后孩子们自主地评选出了最具有创意的作品,在这样自主的游戏活动中,肯定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意识与习惯。此外,幼儿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具有创新创造特征的建构游戏活动,让小朋友在建构游戏中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建构高架桥、公园、游泳池等等,有的孩子将一个易拉罐瓶子想象成了高架桥墩、公园里的大树墩等等,都直接体现着幼儿的创新思维,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步形成。

3. 结论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孩子始终是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幼儿时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不良的习惯对于他们终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新时期幼儿教师需要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一项长期性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游戏作为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游戏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积极性作用,促使游戏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趣味性,促使孩子们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為习惯,实现“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教育目标,让良好行为习惯伴随幼儿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维维.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206.

[2]湛建霞.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养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20-21.

[3]陈淑珍.游戏精神引领下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6(26):277-278.

[4]铁艳红.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行为习惯策略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5(10):30-31.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行为习惯幼儿园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爱“上”幼儿园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想念幼儿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