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
2021-11-28庄丽
庄丽
摘要:该文通过阐述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改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与措施,希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弘扬爱岗敬业,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计出结合创新意识、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的案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特色,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0-016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课程思政的内涵
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由此,课程思政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课程中,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有助于发挥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在课程思政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修养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专业知识为基准,找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合理的切入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利用课堂情境巧妙导入思政教育的内容,比如是以家国情怀、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基础,深入挖掘思政文化中的德育元素,把职业精神与修养文化相结合的企业文化采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发展和职业规范,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建立健全的职业价值体系,把传统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为企业输送复合型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1]。
2 当前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2.1 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缺乏融合
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一套为全球用户实时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等服务的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是高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然而目前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教学大纲中没有加入思政元素,针对这门课更没有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在教学实施中趋向于教学理论与实践,而不重视育人,教师总以传授技术知识为核心,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政治意识、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高校教师都是引领思想教育的工作者,在专业课中挖掘富含思政教育元素,并有选择的嵌入到专业课程中,把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提升自身修养、促进思政理论相结合,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最终实现德技并行、强化立德树人。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健全育人格局的形成[2]。顺应了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育人的案例,让学生在掌握专业课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2.2 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存在偏见的看法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这门课程,专任教师往往更侧重于技术性的研究,而对于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缺乏发掘。专任教师对于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产生了不解,有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的课时很紧张,平时除了上专业课的内容之外还得加上思政内容时间,必然会影响教学进度;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平时教学备课工作量很大,如果课后再花大量的时间寻找与专业课相关的思政点进行教学,增加了备课的时间,影响教师其他工作的进度[3];有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程中很难找到专业课与思政点相结合的育人元素,二者很难有机融合。以上这几种情况表明,在当前的专任教师队伍中,教师的综合能力尚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育人”这个维度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高校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路
由于任课教师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思维局限于如何上好专业课,在思想观念中还未能把思政教学与专业课有机的结合,思政教学理论水平有限,未能及时参加提高自身修养的素质培训,政治思想觉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谓课堂思政教学也仅限于用简单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只停留于表面,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感兴趣,而且面对来自网络世界的诱惑充满好奇,如果还用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思政教育,而不挖掘新型思政创意点来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话,那么课程思政将难以开展,不能循序渐进将思政教学得到推广。
3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虽然高校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新的尝试,找到思政切入点并非易事,但是只要有目的地深入挖掘探索卫星导航技术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点与卫星导航技术的专业内容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将专业技能转化为职业素养,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提高综合国力,体现爱国主义情怀[4]。为此笔者选择本校军工专业大一年级的两个教学班,在这两个班级的专业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元素,以寻求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1大力加强组建高校教師思政团队教育模式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中,将学生素养与技术研究、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培养一批新时代的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单个领域,而应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成为所有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校应该建设一支专门的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对该队伍进行思政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该队伍的人员不应是某个专业,应是跨系部、跨专业的教师组成,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思想政治头脑,还要具备学生管理能力和思想引领的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专业的思政教师,结合人文专业、具有良好的礼仪和有效的沟通能力优势,发挥工科专业的技术优势,结合辅导员团队的学生管理能力,择优选一批优秀指导教师作为学生的思政导师,构成“新媒体、思政导师、辅导员”为一体的全方位思政导师队伍。
3.2修订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在以往的教学大纲基础上,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围绕“创新教学、优秀教材和职业道德修养三者融合”的课程目标,找到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思政切入点,严格选取思政教学案例,既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思政素材,又要考虑到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确保在完成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同时,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进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是操作技能类课程,如果采用传统的喊口号进行思政教育,不是真正的课程思政,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发扬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将针对性的案例对应思政点进行教学讲解。通过对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的教学单元进行梳理,加入了一些案例,用于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实现了教学设计的创新[5]。如表1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3.3优化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措施
除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外,笔者对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也进行了创新,大幅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阶段所占的比重,并将思政考核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赋分点。具体来看,平时成绩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出勤率和课堂表现,二是评价学生在实验环节的操作技能及其“思政”表现,三是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写一篇结合思政内容的总结,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由本班同学评价该生的总结报告并打分作为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评价(占 10%)。经过一个学期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学生表示对于这样课程思政教学,感觉颇具有新鲜感,把之前只是单纯地讲解专业操作课转化成带有思政色彩的专业课,将学生灵感有效地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更愿意进一步钻研专业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课程思政作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政治教育的熏陶,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政治觉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了思政育人的效果。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但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雖然目前高校已经对于课程思政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在具体的课程思政中,还有更多的细节等待我们去进一步地发掘和研究。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德育工程,高校教师应本着“德技并行、因材施教”的初心,努力备好课、讲好课、更要育好人。通过加强日常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宣传学校“师德先进个人”“最受欢迎的老师”先进事迹[6]。推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并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推动国家发展需要与社会和谐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董婕,杨霞.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49.
[2] 张竹梅.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以《Java程序开发》课程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7):168-169.
[3] 孙翠翠.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18-21.
[4] 宁晓青,赵红霞,杨瑞.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3):95.
[5] 胡常乐.基于案例的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229.
[6] 胡玮,张爽,乔爱玲.教育学类课程思政育人格局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21(5):70-72.
【通联编辑:谢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