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1-11-28赵怀巧
赵怀巧
摘 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写作水平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实施层递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层递式教学模式的意义,提出了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层递式教学的一系列相关策略,以期为日后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2-0109-02
【Abstract】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system,and the level of composition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a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ep-by-step teaching model will help to practice the standard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omposi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ep-by-step teaching model,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relevant strategies for applying step-by-step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hoping to become a step-by-step teaching model in the future The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omposi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Step-by-step 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Composition teaching;Application
近年來,一轮轮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向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环节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有效运用层递式教学的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作文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夯实作文基础,进行写作思维训练,有助于切实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从而能够满足素质教育深化改革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1.层递式教学的意义
层递式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工作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在初中语文作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化地贯彻层递式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能够突出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作文写作任务,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2)塑造学生的写作自信
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到的文化知识教育相对较少,由于处于青春期的原因,心理问题时有发生,在复杂的学习任务之前容易迷失自我、丧失自信。层递式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是能够消除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畏难心理,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写作自信,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促进写作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作文写作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发挥层递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从写作教学的基础模块入手,持续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为不同学生布置符合其自身具体情况的写作训练任务,争取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能够为日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
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改革已有一段时间,各学科的课程体系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过程中,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纵观当今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对教学标准的理解
作文环节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力体现。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仍不能做到对新的教学标准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从而导致其无法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方面能力不足,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往往囿于传统的教学框架和标准之下,对学生写作创新性的训练力度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的整体提高。
(2)情感教学工作不到位
写作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情感的有效调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对情感教育的关注度不够,在作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写作情感调动的过程,无法实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讲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不能发挥课程原本具有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思想品质以及人格修养的价值和作用。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创新力度不足,受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的影响,往往过于注重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机械传递,而不能及时关注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很好地做到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单纯地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无法让学生化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使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养出善于观察和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4)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当代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在当今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到急功近利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机械的知识灌输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单调无味,使得学生越发感受到写作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情,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写作时,不知写什么内容,也不知如何去写,这是如今实际教学工作中横亘着的一座大山,影响着学生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3.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层递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条策略可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1)强调作文素材的积累工作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写作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写作素材是文章的骨骼和肌肉,好的文章离不开丰富写作素材的积淀,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反复向学生强调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学生夯实自身的写作基础,满足学生初中语文作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整理素材积累本、开设阅读课进行读书笔记的摘抄等方式,促使学生养成随时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2)为不同学生制定写作任务和目标
初中语文授课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学生写作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和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写作训練任务和写作目标。使用层递式教学的方法,将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循序渐进地贯穿起来,一环扣一环,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材积累和写作方法后,就开始布置正式的写作任务。不同难度写作目标的提出,有助于教师把握每一个学生作文的发展走向,能够帮助后进学生降低写作难度,消除对写作任务的畏难心理,同时也能促使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更快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作文训练计划》一课中,教师杜建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引导学生明确了新的课程标准对七年纪至九年级学生的写作的基本要求:一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二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三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四是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强调了作文必须创新,每一个学生都要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然后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对于学期的写作训练作了全面的安排。
(3)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正所谓熟能生巧,初中语文作文模块的一大成功秘诀在于多多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鼓励学生勤动笔、勤练习。一篇优秀的作文必定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潜移默化地为自己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不至于一到写作时就感觉大脑空空,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每天布置一篇短篇文章写作任务,帮助学生养成每天动笔练习作文写作的优秀习惯。江西省丰城市秀市中学教师陈华珍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会布置每周写周记的任务,同时为学生提供周记格式的指导,对周记内容提出“写真事、抒真情、谈实感”的要求,鼓励学生勇于下笔,严格地要求放在一个“真”字上,然后挑选出一些优秀文章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当今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重模仿的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学习和模仿优秀作文,是急功近利、不可取的教学方法,与新的课程改革标准相悖。授课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自由,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突破传统写作框架的束缚,真正提升写作素养。例如,在《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一课中,教师崔学峰首先从刚刚学习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入,提出问题:鲁迅先生是怎样描绘这个儿时乐园的呢,学生进行回答后,教师讲授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事物,然后提问学生认为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事物是什么,之后教师介绍了写最熟悉、最动情东西的几种方法:一是在比较中记叙人和事,描写景和物;二是有选择地记叙人和事,描写景和物;三是有重点地记叙人和事,描写景和物;四是有层次地记叙人和事,描写景和物。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只有经过广泛的选材工作之后,写出的文章才能够做到渗透着学生的真情实感,富有创造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合理化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初中语文授课教师应当立足于对层递式教学方法的正确解读,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和革新,完善课程体系,从个体层面上关注全体学生对于作文模块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初中语文作文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文亮.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82).
[2]张霞.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67).
[3]林女珍.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13).
[4]任同新.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20(20).
[5]郭自林.漫谈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0(03).
[6]潘燕瑜. 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