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巧·细·优

2021-11-28袁文青

文理导航 2021年34期
关键词:区域材料幼儿园

袁文青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倡导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主动地学习,深得幼儿的喜欢。本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针对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游戏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精、巧、细、优”四字策略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探索、发现、表达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和创造的快乐。

【关键词】精;巧;细;优;区域活动;幼儿园;优化;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所展现出的“自由、自主、开放、个性化”的游戏特征,能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因此自上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深受大家的推崇和喜爱,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活动区设置缺少科学性,空间规划缺乏灵动性。有些老师片面地认为阅读区只能看书、科学区只能进行一些科学性的探索活动、生活区只能进行扣纽扣、打蝴蝶结等生活技能的培养;2.材料投放很丰富,缺少流通和共享,不利于幼儿学习的专注性;3.教师指导不适宜、缺乏支持性的策略难以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等等。鉴于以上原因,我园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围绕“科学设置活动区、合理投放材料、教师适宜的指导及有效的评价”四个方面展开了优化实践,提升区域活动的质量。

一、科学设置,“精”心规划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个整体性,要注意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渗透与整合……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站在幼儿视角科学设置活动区。我们根据班级的需求遵循“因班而异、动静结合、路线畅通、灵动有序”的原则统筹安排、“精”心规划、布局,充分体现区域空间设置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1.动静分开、相关邻近:不同区域活动的活动强度和热闹程度不同,因此,为了减少区域之间的干扰,在安排不同区域空间时要遵循动静分开,相关邻近的原则。例如:将比较吵闹或容易干扰的建构区设置在阳台或走廊;将安静及需要采光好的阅读区设置在窗户边,这样半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幼儿安静独立阅读。又如:把一些特征相似的活动区可放在邻近的位置,相对安静的科学区、生活区、阅读区放在相邻的位置;把易干扰的角色区、表演区放在一起。这样既满足操作区域幼儿的学习与活动,又能使其他区域的幼儿尽情地表达,自由地表现。

2.通透隔离、游戏共享:区域活动的空间主张从封闭走向开放,又相对独立。我们会运用可伸缩的栅栏、吊饰、网格、镂空的纱等通透的隔离物将活动区隔开,还高效利用空中、地面、墙面、柜面、床等延伸区域活动空间,起到游戏共享的作用。如:运用可折叠的栅栏放置在表演区,作为舞台的背景,渲染气氛,栅栏背面是建构区,又作为两个区域的隔断。

3.适时调整,满足需求:区域活动的设置还可以根据班级幼儿需要,适时调整、灵活转化,具体包括两方面:(1)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的空间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与动态变化,集体活动时,活动室四周的活动区可以压缩,将多余的空间留给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时可以将集体教学活动的空间完全转化为区域活动的空间。(2)不同的区域活动的空间可以根据幼儿需要及时调整与变化,当某一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爱时,可以扩大空间增加幼儿人数,相应的对于幼儿不喜欢的区域活动可以减少人数。例如:在“弯弯绕绕”的主题活动中,幼兒侧重于对于生活区:绕毛线、整理毛线、给娃娃做卷发、在弯曲的电线上穿珠子等活动,我们扩大生活区的空间范围;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又对科学区的关节娃娃、弹簧、拆装圆珠笔、汽车上山坡等探索活动很感兴趣,我们就缩小生活区的范围,扩大科学区的探索空间,顺应幼儿活动的需要。

二、合理选择,“巧”妙投放

幼儿的活动智慧是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主要通过环境和材料来实现的,材料是幼儿开展并深入进行游戏的基础,材料投放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质量。因此教师要以幼儿发展为导向,合理选择材料、“巧”妙投放材料,除注重材料的安全性、种类和数量的丰富性外,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虑材料的主题性和教育性。主题活动目标是设计区域的依据,是教师观察、指导、评价的基础。因此在开展主题活动前,教师应该梳理主题活动目标,清楚地了解每个主题要什么,幼儿的发展重点在哪里,以及主题与区域活动的关系,既保证了主题经验的达成,又平衡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例如:为了提高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可以通过“生活区——系鞋带、扣纽扣、编辫子、打结;美工区——剪纸条、编织网兜”等来达成。有时一个区域的内容对幼儿有不同的发展价值。中班生活区——穿珠子游戏,既发展幼儿手眼协调,又能学习排序。

2.注重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就是说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经验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分层、分批进行,循序渐进,不断调整,让幼儿一直保持积极性、好奇心及探索愿望。(1)不同年龄分层投放:同样是拼图游戏,小班适合拼投放4—6块,中班适合6—10块,大班则会更多,每个年龄段再根据班级幼儿需求,及时更新拼图的块数。(2)同一年龄,分层投放:在小班的剪纸区,为让幼儿熟练使用剪刀,先投放彩泥、橘子皮、树叶幼儿易剪的材料,然后投放不同宽度的纸条、再投放报纸、牛皮纸、瓦楞纸等不同材质的纸张,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剪。材料的分层投放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又使每一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3.保证材料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有意识地投放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能唤醒幼儿活动的兴趣,因为生活化的材料具有自然生命的活力和趣味性,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在班级里建立了资源库,发动全园师生、家长积极参与收集。例如:户外的树叶,幼儿既可开展树叶添画、制作树叶首饰、树叶书签,又能将树叶变成娃娃家的“菜”进行游戏;生活中的贝壳、石子清洗干净后投放在数学区,开展排序、数数的活动;各种瓶子、罐子、纸盒、报纸放在美工区开展变废为宝,做成瓶子娃娃、罐子汽车、高尔夫球等等,作为户外运动的玩具。此外游戏材料还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教师要定期检查游戏材料,查漏补缺及时调整以便于幼儿正常使用,增强区域的吸引力。

三、“细”致观察,适宜指导

观察是借助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他辅助设备(照相机、摄影机、录音笔等)有目的的对人心理与行为进行考察,以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而在区域活动中,老师的观察不仅仅是资料的收集,还包括对资料的解释进而采取的对应的教育措施。区域活动中老师恰到好处的指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我们鼓励教师运用撰写个案观察、课程故事、学习故事、填写记录表、照片等多形式开展细致的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学习的需求、学习品质等,然后正确分析问题,寻找适宜的指导方法。如:当活动中幼儿乱丢材料,不能按标记有序整理时,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约定”,帮助幼儿约束自己的行为,鼓励幼儿养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当幼儿对某一材料不感兴趣、“无所事事”时,教师可以用启发性的话语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如:你再仔细看看,也许会发现更好玩的。怎样把小动物从瓶子里解救出来呢?你还可以试一下其他材料。当发现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幼儿需要时,教师可以调整材料,在中班“小花小树”的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对老师提供的ABAB、ABCABC排列规则很快就完成了,我们根据班级幼儿的现状,设计了不同难度的ABB、AAB等不同级别的星级挑战书,一星是简单,二星是一般难,三星是很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挑战。耐心地观察能够了解幼儿的需要,适宜的有质量的观察指导能支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生发更多美妙与精彩。

四、“优”化策略,有效评价

评价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新的发现,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措施,最终促进区域活动的不断改善与幼儿发展。因此老师要优化分享与交流环节的策略,多形式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为幼儿搭建交流的平台,把评价主动权交给幼儿。例如:师幼间的互动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新的玩法?你用了哪些材料制作?遇到了问题你怎么解决的?用了哪些材料、方法来完成的?遇到了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幼幼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幼儿相互分享区域活动的趣事,评析自己或别人的作品等等。老师还灵活运用示范讲解、照片影像和记录表等分享手段,汇集活动中有价值的信息,展示区域活动材料创意新玩法、区域活动中的共性问题等,帮助幼儿梳理区域活动经验,汲取养料,促进幼儿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提倡幼儿在自由、自主、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学习,教师只有在以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前提,才能更好地让幼儿在探索、发现、表达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和创造的快乐。我们将不断深入探索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追随幼儿的脚步,挖掘幼儿潜能,让游戏点亮童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2]海鹰,李信,刘天娥.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方向[J].幼儿教育,2020.7.8(24—27)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4]秦元东,陈芳.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周彬南,王春燕,赵文博.幼兒园数学活动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J].上海托幼,2018.9(16-17)

[6]杨蓉.幼儿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J].早期教育,2020.10(52-53)

[7]黄琼.对学习性区角活动的再思考[J].幼儿教育,2018.

12

猜你喜欢

区域材料幼儿园
分割区域
擦桌子
爱“上”幼儿园
可爱的小瓢虫
区域发展篇
材料
摇摇鹅
想念幼儿园
赠送折纸材料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