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8李井全
李井全
(宿迁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泗阳分公司,江苏 宿迁 223700)
要想提高供电企业线损管理质量和经济利益,供电企业一定要重视线损管理工作,使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科学合理实施线损管理工作,全面分析线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案,加大用电法则宣传,真正达到降低线损,并使供电企业经济利益得到一定的提升。
一、综述
(一)线损概念
线损电量与供电量的百分比为线路损失率,也就是线损率。线损率是评价线损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线损率的大小和合理的电网结构、运行的经济性、先进的技术装置、科学的管理等紧密相连。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关键性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线损率是整个供电企业目前最关注的话题。此指标包含了输、变、配、用等相关环节,其质量的高低考验着供电企业的技术管理、规划管理、以及计量管理等多方面的整体管理质量。所以,制定一套比较科学完整的线损管理体系,是降低线损率和提高经济利益的主要措施。电网中出现的线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升压与降压变压器的铁心损耗与在绕组电阻内的损耗;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与其他电气设备的介质损耗;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电阻间的消耗;高压线路方面的电晕损耗;线路方面串联与并联的电抗器中的损耗等等,以及其他不确定的损耗。
(二)线损类型
线损问题的划分有以下几种:第一,理论型线损。此类问题的线损,是供电企业在其输电期间出现的线损情况。供电企业在进行电力输出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线损,可在企业供电期间能够计算出线损量。就此类型的线损问题来说,可分为可控线损与不可控线损两种,可控线损是由于人为不当的操作或应用了不适合的技术而导致的线损。不可控线损是由于非人为控制与必然发生的线损。第二,管理型线损。此类型的线损是由于供电企业缺乏管理水平而造成的线损。第三,统计型线损。此类型的线损问题,是企业供电量与售电量间的差值,能够对供电企业的具体损耗情况进行考核。第四,定额型线损。供电企业结合原来的线损情况,做出相应的线损限额。
(三)线损管理方法
第一,加大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力度,使用集中培训与自然相结合的办法,来加强员工的工作技能与管理经验。让所有的员工能够从思想上意识到企业的利益和自己有着密切的联系,为降损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二,建立完整的线损指标管理,开展线损管理动态考核,在降低线损率上能够发挥较大的效果。要想具有科学合理的低压线损指标,要理论计算台区低压线损。按照以往完成的状况和理论计算出的线损结果,推算出当前台区负荷发展状况,科学合理的做出本年的低压线损指标。并在此期间,各个季度要进行修正,使其具有合理的线损指标与比较方便的操作考核。第三,按照标准化台区建设要求,改进各项用电指标管理。供电指标管理包含高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的理论线损指标,综合损失指标与管理线损指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指标与高低压电压合格率和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指标等等。科学合理地制定这些指标,还要层层分解落实。第四,加强线损考核力度,遵循相关规则。将绩效考核模式不断进行改进,使工作业绩和奖励结合,分层进行考核,奖惩分明,说到做到,提高其管理水平,来降低线损。
二、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一)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供电企业当中,线损人员的专业素质关系着线损的管理水平,根据有关要求,线损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多的工作经验,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可实际上,一些线损管理人员根本未达到以上相关要求,专业素质很差,不能认清自己工作职责,无法完成线损管理工作。比如,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窃电等违法情况,给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要是线损管理人员可以认真核对电费数据,就能够及时发现电费和电量之间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可是,现阶段,一些线损管理人员并未重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粗心大意,未能及时发现窃电情况和使用相关措施,给供电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缺乏完善的线损管理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在线损管理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线损管理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作为鼓励工作人员工作的一种方式,可是一些供电企业还未具有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线损率是比较繁琐的一项工作,在进行降损处理过程中,要对供电企业的整体规划布局、运行情况与计量方式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供电企业相关的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线路安全工作,调度部门也要做好线路抢修安排,营销部门要确保用户用电安全。我国一些企业目前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也不能对有关工作人员展开奖励,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很大,也无法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无法创新线损管理。
(三)对线损问题缺少一定的认识与管理
从目前来看,我国线损问题还未获得完善的处理,主要是由于供电企业对线损问题缺少系统性的认识与管理,由于资金、政策与技术等情况的限制,供电企业的技术设备慢慢老化,管理人员就线损问题的处理方式比较缺乏,导致不能更好地处理线损问题。各个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缺少一定的交流与沟通,也就为线损问题的系统性认识与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就不能保证降损目标。要想加强线损问题的管理力度,只能在源头上开始,采取完善的措施,保证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四)线路布局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一些情况下,因为输配电线路分布比较不合理,近电远供,有时可能还比较不科学,也就使供电所供电的半径会比较大,供电距离较长,则线路就会产生较大的电能损失,也就会加大线损率。此情况不常出现在城市地方,可是,通常会出现在一些偏远地区,而且比较常见,特别是在一处山坡一家人的情况下,他们所用的电能可能还没有线路损耗的电能多。
三、加强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电网建设与电网结构
加强电网建设,首先要对主干网架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促进电网的发展,并使其与电网建设一同进步,使两者在功能与结构上可以相互帮助并减小输电阶段的电能损耗。在确保安全供电的基础下,要想使中低压电网的负荷平衡性与调整能力得到保障,可将其运行的灵活性合理的提高。想要使变电站无功补偿的运行质量与整体设计水平有所提高,就需要有超前的意识,全面分析相关区域中负荷的发展情况与特性,在建立或扩建变电站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建设以及投产的“三同”原则进行。
(二)加大线损管理与规范管理工作
线损管理工作涉及很多的问题,也有较大的综合性,所以,线损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流程都要具有一定的规范化,从而可提高线损管理水平,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第一,建立专门的线损工作管理队伍,主要是对企业各部门间的线损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第二,在建立线损管理制度的前提下,要对线损指标管理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严格实施工作奖惩制度。第三,确保科学合理的线损指标,根据以往的线损数据分析,预测当前一定区域的负荷与线损情况,合理制定线损指标,以致能够达到有着较高可行性的指标管理方式与线损方案。
(三)有效制定线损管理激励机制
第一,鼓励机制要有一定的方式,并能够达到各级的需求。供电企业的降损管理方式比较简单明确,可工作人员的自身需求比较复杂,激励的目的主要是能够激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当前与日后的降损管理目标,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方式来达到各层次工作人员的不同需求。第二,激励要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及时展开,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激励成果。一旦失去了时效性,无论奖惩,一些员工却忘记了事情的由来,也就没有了激励的作用。第三,线损管理期间要重视过程激励。线损管理的目的主要是经过对线损项目与作业的管理实现降低线损率,达到大范围供电,线损少,收益高的目标。在此管理期间,应加大损管理过程的激励,只有高质量完成所有工作,才可真正降低线损。
(四)在技术上降低线损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出较为科学有效降低线损的措施。在每一个区域,其线损的严重性是比较显而易见的。通过对相关区域以往的数据的分析研究,电力部门的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科学适合的电网改造技术方案,并改进区域内损耗比较大的运行设备和容载率较小的线路,使其能够与负荷一起增长。所以,要降低线损,一定要先将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减小供电范围。及时完成高电压等级的供电改造工作,改造之前,要与老客户进行及时的沟通与说服,从而完成供电线损问题的处理。供电企业在达到正常用电需求的时候,适当调整电压,预测接下来的负荷增长状况,在变电站规划同时,也使电网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另外,电网的新用户,电力企业可以鼓励他们使用高电压等级的供电方案,这样有助于供电企业掌握用户的用电和生产状况,还能使电力企业降低线损的水平有所提高。对于电网改造项目来说,电力企业一定要合理展开规划,明确用电负荷,对现有的电网结构进行优化,达到降低电网线损的目的。在优化与改造主网无功补偿设备时,其方法主要是逐年进行改造,还可以通过多分组自动投切的方式,对部分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进行改造,对其进行优化和提高其灵活性时,完成电网无功的分层平衡。能够看到,高电压等级供电方案有助于企业可以降低线损。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由于居民用电需求的增加,给供电企业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电网线路的损耗,造成资源浪费。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经营企业只有不断加大线损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选择合理的措施,降低线损,节省资源,才可以提高企业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