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中职语文活力课堂建构策略研究

2021-11-28郑艳红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活力中职课文

郑艳红

(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中职的语文教学在现阶段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所有的教学都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教学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中职接受教育的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有着巨大的差异,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老师方面,在教学理念方面也存在偏差,认为学生是来学技术在未来讨口饭吃的,不爱学习刚好走走过场,减轻教学压力还能完成教学目标。久而久之,老师变得不会去钻研教学方法,对各类现代教学方式一窍不通,这些方面的问题都造成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不尽人意,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一、中职语文活力课堂的概念

活力课堂就是指运用各种能够吸引学习注意力,唤醒学生好奇心,让课堂整体的氛围由死板变得生动的一种教学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够有效的融入教学,在教学中真正的获得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如果想构建活力课堂,就必须将教学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积极运用各种具有实用性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帮助学生构建一个个与教学内容符合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紧密,更加多元。这样的教学会变得更有深度,学生的综合素养会得到有力的发展,获得更好的成长,让课堂释放活力。

二、构建活力课堂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原则

在现阶段的中职教学中,若想有效的构建活力课堂就必须从教学理念开始转变,要从以往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一切教学形式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与学生需求相符的教学内容。由于中职教学的特殊性,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该为学生模拟职场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文能力,仿真的去解决以后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语文的重要性,明白语文会对自己的成长以后的工作有着实际的帮助,以此唤醒学生对于语文的重视。除此之外,在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时,要相信过程注重过程,而不是通过成绩去判定学生的好坏,要让教学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二)以就业为导向

在中职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基本上在接受完教育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因此为学生展开的教学,不能是以学术培养为主要目的,而是要将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就业为导向展开。通过语文教学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实际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升。

(三)差异性原则

在中职接受教育的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智力水平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尊重学生间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对学生进行的教学,都是统一化的,并没有重视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做法会造成大量的负面影响,形成不良循环。因为在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知识,学习会特别地吃力,自然不会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却都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的,会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定义为差生,肆意地对学生进行指责,这样的现象进一步削减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得语文教学质量逐步下降。因此如果想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学中感受进步,在教学中获得成长。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不断树立自信心,认为自己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不断进步。除此之外,对于学生的评价,老师也不应该根据成绩进行,而是要根据每个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要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好的表现,引导学生改正其中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三、中职语文教学活力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

在构建活力课堂时,首要考虑的就是课堂的内容要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愿意加入教学,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情景式教学法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打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都得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对于语文教学课堂枯燥的刻板形象,会让学生期待语文课的到来。同时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会获得完全的释放,老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身份,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会主动探究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完全释放自己的潜能,并且随着情境的不同,在更好地收获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不同能力的提升[1]。例如,表演情境,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通过演绎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学生如果想绘声绘色的进行表演,就必然要仔细的研读课文揣摩课文,同时还需要紧密的进行配合才能将课文内容淋漓尽致的进行展示。这样的形式对学生来说是特别新颖的体验,学生会更加专注的进行学习。进行表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通过同学间的紧密配合,协作能力也会得到应有的锻炼。

(二)职场化教学

由于学生在毕业后会直接投入工作,因此语文教学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具有实用性的帮助,让学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职场,在职场上更好地生存。语文教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帮助学生端正自身品格,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中职语文教材中,其实蕴含着非常对多学生以后进入职场需要的品质,因此老师要不断深挖教材,将这些内容找出,与未来职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2]。例如,在学习《在困境中更要发奋求进》这一课时时,其中蕴含的精神就与为学生未来就业是高度契合的。学生在就业后,肯定会有着诸多的困境,遇到各种各样不顺利的事情,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在工作过程中深陷困境时,不能逃避放弃,而是要发奋求进,要大力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勇敢克服苦难,只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才能更好地通往成功。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对学生未来就业大有裨益的内容进行放大,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在未来进入工作时发挥功用。除此之外,掌握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提升的过程。

(三)混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的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3]。例如,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预习阶段,老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发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预习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课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并设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测试题。在进入课堂正式学习后,老师通过学生学前测试题的完成情况,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方式,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被完全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开课后,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针对学习过程中还有疑问的地方向老师提问,在老师的帮助下,彻底的消化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样的方式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了解,可以做到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灵活地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例如,在学习《项链》时,老师可以通过线上为学生发放与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对课文的大体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之后要求学生搜集该课文的创作背景,最后结合课文与资料完成学前测试题。在进入课堂学习时,老师针对学生学前测试题的完成情况,就会对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起来有困难的知识点。在课后除了通过线上与老师沟通,进一步答疑解惑后,还可以进行拓展性学习,如写一篇读后感等形式,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四)探究教学法

探究学习法是指将教学课时确定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对于课文的学习。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记住父母的生日》学习时,可以针对这一活动构建合适的活动情境,向学生布置一系列可以刺激学生探究欲的学习任务,之后由学生自由选择任务完成方式,如自主完成或者合作完成[4]。如果学生选择合作完成,要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由学生自行组建任务团队,探讨制定出合适的任务方案,每个人认领相应的任务,各自进行完成最后进行汇总得出最终的结果在班里予以展示。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完全实现了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完成任务,可以获得自学能力的提升,合作完成任务可以获得协作能力的提升,并且在依靠自己完成任务后会迸发出强烈的荣誉感,从而提高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结束语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语文课堂才能一改以往枯燥的局面重新焕发活力。学生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主动的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深化理解知识,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今后可以使用的能力,更好地在学习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活力中职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活力
背课文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