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意义与措施
2021-11-28王乐茹娜邱宇
王乐 茹娜 邱宇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随着学校的发展,图书馆的规模越来越大,藏书越来越多,学生对于书籍的借阅和学习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在图书馆中,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工作,比如对书籍的分类和管理,图书的借还以及图书馆的日常卫生清理等工作,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压力,保证图书馆的日程管理。让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学生作为借还的主体本身就具有代表性和发言权,在管理员和借阅主体的双重身份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介绍书籍的分类。在学生借阅图书时遇到问题时和对图书馆提出建议时,可以更好地收集信息,拉近了学生与图书馆的距离,能够让我们的图书馆越办越好,科学合理的管理图书馆。让图书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师生的业务生活。学生能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另一个方面也是民主集中管理的重要体现。在我们遇到发展的瓶颈和问题的时候,非常需要这种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角度,来对我们的图书馆提出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让事务常态化发展。在全民文化程度普遍升高的背景下,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怎样能够更好地学习,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而这种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模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面对各色各样的书籍,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操,随手就可以翻看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书籍,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情操,并且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优秀学生习惯,从而由点到面,影响更多的人喜欢读书。在与书籍打交道中,能够养成爱惜书籍的好习惯,巩固自己的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在大学生参与图书管理中,让学生和老师打交道的时间比较多,更好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配合,能够体会团队合作带来的乐趣,既充实了自己的业务课外生活,又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和管理中,培养自身的人生阅历和待人处事的方法,对今后毕业与社会接轨有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工作时间无法保障
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学生的工作时间由于不是很自由,导致无法保障正常地工作时间。学生的主责主业还是以学业为主,在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学习阶段中,有着严重的时间限制。在一些高校,学校还规定了课余打工的时间,防止学生因为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而影响了学业的完成。这些客观的因素就导致了,学生在某些特定的阶段和时间,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由于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多数是以各个年级的不同学生组合起来的,在遇到某一项问题或者需要集中开会表决的时候,不能很快的召集,在攻坚克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数据统计表明,大多数的学生在图书馆的工作时间是一年的居多,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调动和轮换比较频繁,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形成空档期,不能保障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大学生素养差异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素养存在差异性,不能更好地服务图书馆工作。比如,一些学生打着在图书馆工作的名义,实则是在图书馆干其他的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在工作中,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在面对问题和难点时,容易逃避,不能积极请示领导,不能与领导学习,与同事学习,产生厌烦的态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有一些表现好的学生,比如学生会的干部、班级的干部,在参与图书馆的工作中,能够积极向上,热情乐观。能够将图书馆管理作为自己的事业来面对,与学生和老师互相合作,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和其他学生交办的各项任务。这两种对比,反映了当下的大学生素养的差异性,间接地导致了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的问题。
(三)对大学生管理者岗位培训不足
在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学生中,大多是在老带新或者在工作之前,由老同志对图书馆进行一个简单地介绍。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时候,并不能真正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导致在工作中会犯错误。当下图书馆里面的管理学生,由于各种客观的因素,导致人员的流转和轮换比较快,经过长时间岗位锻炼的学生,刚把工作熟悉了就离开了岗位,随之换来的还是对图书馆工作缺乏深入了解的新人,导致出现了空档期。在面对学生大量课程的情况下,图书馆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课外时间,去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有一定岗位熟练度的团队来进行协调和配合,在面对大学生的这种特性下,加强对这种问题的应对举措,科学合理地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增加对图书馆的了解程度,使大学生能够更快地上手图书馆的工作。
(四)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大学生缺乏交流
在图书馆工作中,由于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比较好,不能大声说话,影响别的学生的复习和学习。基于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与大学生的交流变得很少,在开馆的时候,向学生分配任务,没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对岗位熟悉程度不同的大学生面前,会因为对老师的言语不了解,不能正确的解读,导致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在工作中,学生会因为缺乏沟通交流,对自身的工作产生误解和不自信。图书馆晚上闭馆的时间比较晚,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和学生没有进行每天的工作总结,渐渐地疏远的同事之间的距离。在老带新方面,对于学生的实践不能全心全意地交给学生去独自处理和管理,导致了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工作风险。
三、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建议
(一)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面对学生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图书馆应该及时会议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情况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设立多种多样的参与形式,比如,长期工、定期工、短期工、临时工。如果学生临时有事,可以和老师和管理人员请假,把在图书馆工作的现实表现,加入学生的日常考核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责任感,在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更加珍惜。通过对自己的时间合理的调配,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和分配,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加强自己的应变能力。图书馆方面要做好针对学生工作保护的工作,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充分的为学生着想,提高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让学生把这份工作认真的当回事去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注重对学生岗前培训
在学生上岗图书馆的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岗前必要培训。可以分为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在理论培训中,可以将学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必学书籍融合进去,并结合当下的政治思想培训,让学生在工作和理论中得到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热爱图书馆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尽心负责的生活品质,学习先烈艰苦奋斗的人生态度。为今后与社会的接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业务培训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手册和学习书籍,制作简单易懂的PPT 进行集中讲解。在参观图书馆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用经典的故事或者藏书的价值等方面,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我们的工作和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采取奖励的方法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对简单的常识要进行必要的提问,在一问一答,在相互的了解中,熟悉工作的环境,更好地融入之后的工作和生活。还可以采用老带新的工作方式,在学生初上岗时,可以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去带学生工作,设置一个实习期,能够通过实习期的可独自上岗,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又能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共同能力。通过培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切实规范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规范
能够有一套优秀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能够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在学生上岗后,要对学生进行责任分工和岗位职责分工,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在参与借阅、打扫卫生、请销假、签到纪律等等,要具有一定的严肃性,防止学生工作懒散、作风不佳的状态。这些规则的制定和完善,能够更好地管理图书馆工作。当我们的规矩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后,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和老师,让来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学生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四)给参与管理者一定的优惠
在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学生,我们要制定一定的奖励政策和鼓励政策,在借阅图书和其他硬件上有优先的权力。比如在图书馆的借阅图书中,可以凭借工作证免费借阅图书,可以借阅只有老师才能借阅到的图书。在学生需要一些特定的资源时,优先借阅和查看,同时图书馆可以给学生颁发一些志愿者活动证明证书等,也可以为志愿者提供文献资源利用的绿色通道。在实际的工作变现中和日常的考核中,可以适当地给参与者一些额外的补助,让学生尊重和认可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成艰苦奋斗的生活态度。通过奖励和激励的制度,让图书馆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建立和谐的馆员、学生关系
在图书馆的工作中,图书馆的职工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充分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团队的协作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所面对的困难。图书馆的职工要通过自己的优秀素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激发学生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参与程度,树立图书馆的优良作风和公信力,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在图书馆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骄傲的。能够通过共同协作和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对图书馆的正常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四、结论
在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我们图书馆管理者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在岗位的设置中,要合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尽量让大家处在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中。要把图书管理建设成一个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和品学兼优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地理想乐园。让学生可以在大学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