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古城选址刍议

2021-11-28彭恩

魅力中国 2021年19期
关键词:驿道贵阳贵州

彭恩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一、城市选址的基本原则

城市选址是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的区位、地形、水系条件等是其中最基本的自然因素,城市位置的确定要考虑城市核心位置的地形特征和城市扩展的地形条件,以及水文、气候、资源等自然因素,同时结合交通、军事、政治、经济等人文因素。中国城市选址实践中,古人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和基本理论。

一是“择中”思想。地理中心易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的辐射作用,因此“择中”不仅是古代都城也是春秋以来商业城市选址的重要原则。从古人方位尊卑观念看,古人以居中为尊,左右次之,“中央”方位是最高统治权威的象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古代都城布局往往以宫殿为中心,以其南北中轴线为全城主轴线。此外,司马迁补充和发展了前人的择中观念,他在《史记 货殖列传》云“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说明能否制定正确的政策促进地方科技发展,经济繁荣,也是区域中心城市形成的关键因素。二是形胜原则。《吕氏春秋》中说古人“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防卫是古代城邑首要的功能,战国时期形成了形胜概念,自西汉时候起发展成为古代城址选择的基本原则。除了城墙濠沟等城防修筑,还可利用高山大河等自然条件,建设更大范围的防卫体系。三是堪舆理论,即风水思想。秦汉时期堪舆家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受到帝王的重视,汉代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水理论,言阴阳五行吉凶祸福以及山川自然形势的评价与选择,对古代村镇、城市选址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二、贵阳城市选址特点

贵阳地处黔中,宋代始有贵州之名。元代更名顺元城,明代改名贵阳。其地古为西南夷地,汉唐时皆未入中国。宋为羁縻蛮地,嘉定中移大万谷乐总管府治于此。元设八番顺元军民宣慰司,明朝洪武六年置贵州宣慰使司,并于永乐十一年隶贵州布政司,隆庆六年,移程番府治于省城,改为贵阳府。元代顺元城始建有城垣,明清以后城市逐渐扩展,贵阳古城选址在区位、地形、交通、军事政治等多种自然与人文地理因素作用下,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看具有以下特点:

(一)区位形势:滇楚锁钥,蜀粤藩屏

宏观上看,贵州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部高中部略低,并从中部向东、北、南三面逐渐降低,山川险峻,地貌崎岖。不仅万山丛簇,延袤数千里,且多深谷大箐。清人张澍《续黔书》载:“黔之地,跬步皆山,上则层霄,下则九渊,其驿站之苦,有万倍于他省者”,“所至峰峦络绎,巉岩连云插汉,众水之行悬崖穴地,横斜诘曲如龙蛇,狭处巉容独木舟,而深或至十余丈”,无舟楫和灌溉之利。由此古人感叹道“天下山川之险,贵州为最”。但贵州的宏观区位形势非常重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贵州方舆纪要序》曰:“常考贵州之地,虽偏隅逼窄,然驿道所经,自平溪、清浪而西,回环达于西北,几千六百余里。贵阳犹人之有胸腹也。东西诸府卫,犹人之两臂然。守偏桥、铜鼓以当沅、靖之冲,则沅、靖未敢争也;据普安、乌撒以临滇、粤之郊,则滇、粤不能难也;扼平越、永宁以拒川、蜀之师,则川、蜀未敢争也。所谓以守则固矣。命一军出沾益以压云南之口,而以一军东指辰、沅,声言下湖南而卷甲以趋湖北,武陵、澧阳不知其所守。膺击荆南,垂头襄阳,而天下之腰膂已为吾所制矣。一军北出思、黔,下重庆,敌疑我之有意成都,而不疑我之飙驰葭萌也。问途沔北,顾盼长安,而天下之噤吭且为我所搤矣。所谓以攻则强矣。如是而曰贵州蕞尔之地也”。贵州处于西南腹心和长江、珠江流域中上游,东连湖广,南接广西,西与云南相通,北与四川重庆为邻,是西南地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无论是对于沟通西北,还是联系华南和华中,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理中心,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乾隆《贵州通志》卷四《地理志》“形胜”条下“贵州布政使司”云:“贵州居天下之西南,东阻五滛,西控六诏,南连百粤,北距三巴。上则盘江旋遶,下则㵲溪顺流。关雄虎踞,路绕羊肠。穷地之险,极天之峻。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坤位雄都,边陆扼塞。滇楚鎻钥,蜀粤藩屏”。

(二)交通地位:当四达之郊,控百蛮之会

贵阳地处黔中,为“黔之胸腹”,是贵州乃至整个西南的地理中枢,但在驿道开通之前,因为山高水险,交通梗阻,黔中地区的开发不如黔西北、黔东、思州、播州等地。元代修筑了滇黔、湘黔、川黔、川滇黔和黔桂五条驿道,除川滇黔驿道外,其余四条均在贵阳交汇,贵阳是联系湖广、四川、云南三行省驿道交通的重要枢纽。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二十云:“明时幅员滇洱,置驿四川,不如取途湖广为径。云南、湖广之间,惟恃贵阳一线”;卷一百二十一《贵州二》又曰“贵阳府当四达之郊,控百蛮之会。所辖夷种非一,习俗各异。一旦有警,则滇南隔绝,便成异域。故议者每以贵阳为滇南之门户,欲得滇南未有不先从事贵阳者也,盖应援要途控临重地矣”。滇黔、湘黔驿道在贵阳衔接形成湖广与云南相通的驿道干线,这条从昆明至贵阳再到湖南常德的滇黔湘干道,也称“通京大道”,是明清时期云南通往京师及其内地诸省的主要交通要道,同时也是连通缅甸、泰国、老挝的国际通道,贵阳成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要害之地,进一步凸显了贵州的战略地位,贵阳一跃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军事重镇。

(三)山川形胜:富水遶前,贵山拥后

贵阳为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的临水平坝型高原山地城市,古城址择于群山环抱的黔中丘原盆地中心,溪流众多,间有平缓台地。道光《贵阳府志·序》云:“贵州之山脉发乎黔中,高□峻岭,旁薄□积,至是始豁然开朗,山有黔灵扶风之胜,水有涵碧芳壮之观”。《贵州通志》卷之四《地理》“形胜”条载:贵阳其地“富水绕前,贵山拥后,复岭环列,四塞崇冈,雄峙两关。为据荆楚之上游,为滇南之门户”。城内及城周有翠屏山、藏甲岩、东山、贵山、黔灵山等大小山峦数十座。贯城河由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成为城市内河。市西河自西北蜿蜒而来,均在城西南汇入南明河,南明河环绕城南。元代顺元城起,城址便择于河流交汇之处,即贵阳老城,此地靠山临水,便于军事防御。此后贵阳城市沿贯城河东西两岸向北扩展,由于山水俱佳,地势平缓,城市北向发展有较多用地空间,形态较为规整,元顺元城略呈方形,明代北向扩展后,渐成椭圆形。

从城址地理环境看,黔中盆地地势较低且相对平坦,是贵州农业、商业等区域经济条件最好的地区,贵阳择城址于黔中平坝河流交汇之处,又处于主要驿道交通干线交汇点,是贵州省较发达的农业和重要的商业和货物集散中心,交通极为便利,区域经济条件优越,因此其选址科学合理,成为贵阳城市的兴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驿道贵阳贵州
粤赣古驿道河源段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古丝路驿道上的千里走单骑
高速通到我的家
找朋友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李将军古驿道上捣叛贼
贵阳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亮点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