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问题和应对办法
2021-11-28德庆
德庆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达木夏乡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日喀则 858919)
进行农业水利建设是为了保障农业用水的充足,立足水利设施运用保障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围绕该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推动农业水利建设的稳定开展。因为在水利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出现设施性能逐渐下降问题的发生,限制一些水利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后续工程管理和维护中应该分析遇到的问题,立足多种因素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和维护方案,在落实防灾减灾方案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获得更多水准的农业发展效益。
一、在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明确的管理与维护权责支持
研究指出乡镇水管站是基层开展农业水利设施管理和维护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本区域的水利设施管理和技术维护责任,通过多项管理工作保障农业生产获得充足的水力资源支持。但是基层工作人员参与岗位工作时缺乏科学意识,没有分析不同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也没有对村民所具备的权利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各群体之间的权责不能实现清晰划分[1]。这样导致在进行农业水利设施管理时出现多种问题,也因为得不到科学技术维护出现设备施工性能较低问题的发生。
(二)缺乏高素质管理与维护人员
对农业水利设施进行管理和技术维护过程中需要获得高素质人员的支持,立足人才优势发挥推动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也能对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和科学运用。在农业水利工程管理时应该对各项设备进行管理,在查看设备完整性基础上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当发现问题之后则应该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汇报。在实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未能观察设施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在发现问题之后未能及时汇报和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虽然要求技术人员开展日常设备的维护,但研究指出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缺乏高素质的支持,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维护经验,限制农业水利工程作用的稳定发挥。
(三)未能对农业用水进行合理规划
农业生产所消耗的水资源比较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制定农业用水方案,推动水利设施的合理运用。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用水量较大的问题会导致大部分水利设备暴露在空气中,也容易导致一些水利设施内部结构出现承受能力较大的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运行[2]。所以在后续发展中应该对农业用水进行合理规划。
二、科学提升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水平的策略分析
(一)明确划分水利工程管理的职责
各级农业部门应该关注到水利工程管理和设备维护的价值,在划分明确责任基础上推动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从战略高度制定科学水利工程管理方案,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提高工程管理的综合能力。政府部门应该关注到人民群众作用的发挥,重视通过推动水利管理全民化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在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参与作用基础上提高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样能逐渐形成党委领导+社会参与+部门负责和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在明确划分水利工程管理职责基础上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和技术维护的综合能力。
(二)汇集多种资源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农业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锻炼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立足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工作人员在遵守安全意识基础上进行开展高水准的水利工程管理。针对水管站日常工作任务,部门可以通过岗位招聘或者是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在技术培训基础上给日常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开展提供支持[3]。此外也应该分析通过哪些方式提高运用水利设施农民的综合素质,立足安全宣教让他们对水利设施的操作技术,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针对性解决措施进行了解,在教育反馈基础上强化他们对水利工程和相关设备操作技巧的了解程度。
(三)重视科学规划农业用水
农业部门应该围绕本地区的气候情况和降水规律进行研究,围绕农业生产情况科学规划用水,综合多种因素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和设备的科学运用能力。同时需要根据用水需求和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保护,重视在延长使用寿命基础上合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用水条件,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质量。
结论:本文分析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重视立足问题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和技术维护方案,希望能提高农业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