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莱地区海洋精神的当代启示

2021-11-28任剑英赖妍希

魅力中国 2021年19期
关键词:莱州族群大海

任剑英 赖妍希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一、东莱地区祭海与海洋精神概况

东莱(烟台古称)地区海洋精神源自古老的祭海习俗。由这种古老的祭海习俗不断发展演变成一个地区性的特定的传统节日——祭海节。这一节日展现了极具自然崇拜、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

相传,莱州人的海洋精神自古便有明确地体现。莱州人崇拜海洋,从周至西汉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学家和经纬学家根据天文、地理精心测算,选定了祭祀海神的最佳位置,修建了海水祠,后改称“东海神庙”,地点就是今天渤海湾畔的莱州。[1]

衍生于祭海习俗的海洋精神是指海洋族群的胸襟禀赋,海洋族群精神的独特体现,是海洋族群认识、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间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舍家离乡的忘我情操,吃苦耐劳的禀性品德,俭朴谦恭的品行操守,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以苦为乐的奉献情怀;以及放眼四海的广博胸怀,勇立潮头的冒险精神,战风斗浪的拼搏精神,放手一搏的神勇气概,永不放弃的顽强意志。

二、东莱地区海洋族群的胸襟禀赋

东莱地区海洋族群以船为家,大海既是他们长期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展示英姿风采的平台。日复一日以海为伴,造就了海洋族群特有的品性。

(一)放眼四海的广博胸怀

海洋群体广博的胸怀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铸造的。从自然环境来看,莱州地处渤海三大海湾之一,是山东省最大的海湾。人们往往说话耿直,心胸开阔。从社会环境来看,海洋群体经常出海与不同人群接触,有时还要到异域邦国与其他国家民族打交道,见多识广,容易接纳不同人群不同民族的新事物、新文化、新思潮。因此我们说,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造就了海洋群体广博的胸怀,说话耿直,如大海般开阔的心胸。

(二)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

古语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我们应该放低身价,拥有大海般的胸怀,接纳各种人群和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海洋族群对待不同的族群或群体都能和平相处,对待异域文化也能坦然待之,对待任何有价值的建议,都能欣然接受并采纳。

(三)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

沿海地区时常发生一些特殊情况,当台风、海啸、暴雨来袭、摧毁了家园,海洋群体却能够不气馁、不放弃,在灾难过后仍然含泪重建家园。远洋航海或捕鱼时触礁,若船毁人亡,幸存者抓到一块船板又或一条树枝,漂流在生死边缘,仍然不气馁、不放弃,争取宝贵的时间和转机。这种爱拼才会赢、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顽强意志,正是从事海洋事业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四)勇立潮头的冒险精神

大海无风也有三尺浪,渤海湾的海潮,甚至能涌起数几米的巨浪。航道上有激流潮涌和避之不及的暗礁,海面上有狂风恶浪,个别海域还有杀人越货的海盗。所以,为了生计漂泊在大海的海洋群体,出海前总要烧香跪拜,祈求上苍护佑,祈求能够捕获满仓,安然归来。可是,海洋群体的心中最清楚不过,大海无情,福祸难料。一旦出海,仍是小心翼翼,事事留神。因为航行于海上凶险难料,命悬三尺船板;遇到海难,听凭海浪漂流。因此,海洋群体要有冒险精神、敢于闯荡的豪气、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凶险的勇气,才足以应对险象环生的海上工作。

(五)吃苦耐劳的禀性品德

沿海地区百姓大多以渔业和农业为生,经年累月辛勤劳作。或是出海打鱼,或是下地耕耘,为了生计而打拼。出海工作时,风吹日晒雨淋,东莱地区人民经历了风霜的磨炼。在海上遇见极差的天气条件时,渔民会遭遇风浪的颠簸。在海上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了往常热闹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没有新鲜蔬菜可以食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全部是长期储存的冷冻食品。由此可见,吃苦耐劳是海洋族群的优秀的秉性品德,当然,这也是作为海洋族群必备的基本素质;如若没有这种素质,那便是根本不具备作为海洋人的最低要求。

三、东莱地区的海洋精神

(一)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东莱地区海洋人秉承“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原则。“协和万邦”蕴含整体观与和谐观是中华文化之于人类文明的永久价值。现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2]郑和曾七下西洋,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突显了“四海一家”的精神。

(二)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东莱地区的航海人长期航行在海洋上,足迹遍及更多的国家,因而培养起如大海那般大气磅礴的开放包容的海洋精神。

提及航海,东莱地区历史悠远。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七次巡海,积极开发海上交通。公元前110年春正月,汉武帝初次东巡海上,至东莱(今山东掖县)。武帝曾派出了与徐福东渡局限相称的数千人的大船队探寻通日本之路,乃至要亲身率船队出海赴蓬莱求神仙。后经群臣苦谏才罢,随后他便沿渤海巡行到碣石。公元前109年春正月,仅距第一次巡海六个月,武帝再巡东莱,留居数月,求仙人无所见。[3]汉武帝七次巡海的初衷是为积极开发海上交通,致力于海上各国往来。在汉武帝的全力支持下,汉朝开发了三条重要的海上航线,开创了对外交往的优秀典范。

同样,近代东莱地区航海事业的繁荣发展,可谓源于坚固深厚的海洋精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船员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思想,传承郑和精神,将“和平交往,开放包容”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如儒家所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4]这种精神使东莱地区的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三)刚毅无畏,百折不挠

大海的环境变幻莫测,出海是对生命的考验。大海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风暴礁石、船毁人亡、葬身鱼腹、海盗抢劫都很常见。可是为了生计又必须出海,这样无形中形成了冒险拼搏精神。即使在中国明清海禁时期,“海滨之民,唯利是视,走死地如鹜”,“冲风突浪,争利于海岛绝夷之墟”。[5]莱州人长期与海浪灾害和危险的斗争中形成了刚毅无畏、强悍机智、知难而进的精神。

(四)开拓探索,尚新图变

位于沿海地区的莱州人民不安于故乡故土,勇于进入未知领域和神秘境界,开新域探新路历新境走新途创新业,形成海上生存者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开拓探索,尚新图变。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沿海开放地区得到充分体现。

东莱地区海洋人以开拓创新的姿态,努力打造黄河三角洲的龙头港口,为环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港口群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综合性港口而不懈努力。他们不断实现着航运事业的更大发展,传承并创新海洋精神,创造着当地海洋事业的新辉煌。

(五)重利务实,吃苦耐劳

“君子谋道不谋食”,这种重文章道德、轻技艺农商的取向,在中国封建社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长期的海内外贸易,形成了东莱海洋人开放变通、重商务实的性格。到了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后,烟台成为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莱州人立刻把握时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修铁路、办工厂和医院。在这个过程中,莱州人民充分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特征。

四、东莱地区海洋精神的时代价值

基于历史、展示现实、指导未来应当是中华海洋精神时代价值的基本要求。这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有助于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对创造区域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莱州人民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海洋精神和品格的促进之下,人民更容易放下历史的包袱,培育成了善于接纳包含、心胸宽广,以及开拓创新的新时代精神品质。

千年古邑,厚德莱州。莱州,一座与海同呼吸的城市。伟大的海洋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我们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注重开发海洋精神,弘扬海洋精神,在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中,与中国精神相结合,使其显现出愈来愈鲜活的生命力。山海相望,几千年来感恩天地、感恩历史、感恩时代,已经内化为莱州人的做人之本。敬畏自然、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也转化为莱州人的处世之道。

猜你喜欢

莱州族群大海
从彭阳姚河塬卜骨刻辞看西周早期西北边域族群关系
大海捞金
13年养殖经验做根基,转型做饲料服务商后,他在莱州开辟了新疆土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根深才会叶茂源远方能流长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问大海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搜城 莱州
冬日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