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11-28张力凡
张力凡
(瓦房店市第十三初级中学,辽宁 大连 116300)
初中美术教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只有学生这四方面的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那么初中美术教育的目标才能够得以体现。初中美术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让学生有能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氛围或者打造意境,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让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还可以利用相关辅助手段展开教学,真正的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当前初中美术的教学现状
受到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美术教学在课时上受到了一定的压缩,大多数学生也并不了解美术教学的意义所在。由于我国目前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本该属于美术的课时很可能被其他学科占用,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考试。这种现象对美术教学来说是很可悲的,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美术课堂存在的意义并非是让学生学会将线条变成图画,而是深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大多数学校对美术教育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师资力量方面相对薄弱,所以往往会出现美术教师专业性较差的情况,这就导致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正是因为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所以课上教学内容的重点主要放在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上,几乎不会涉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相关欣赏课程。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美术课堂上能够真正的放松下来,不仅是那些热爱绘画的学生喜欢美术课堂,其他学生对美术课堂也很向往。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美术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基本的绘画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更为恰当的方法与手段,更加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美术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用辩证的眼光去认识、感受其中的美,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要让这个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首先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去观察。教师要明确教学方向并正确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向学生渗透相关的知识,尽可能的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展开个性化教学。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对美术课堂不能应付了事,而是不断学习并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通过学习使得自身的美术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种美术观主要体现在教学课题、教学材料等方面,教师也要将教学方法和相关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完美的把控教学节奏,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能够达到预期。但就目前来看,许多美术教师单纯的认为美术只是分为欣赏、绘画和色彩三个类别,对于相关绘画材料的认识也非常的浅显,这就导致学生所接受到的美术知识也会相对枯燥,学生对于美术方面的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其实,美术教学的教学地点并非只能局限于教室,教师可以选择在室外进行美术教学,比如去郊外欣赏风景,或是选择某处地点安排学生进行写生。初中生还处于对各个事物比较好奇的阶段,这样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加上自然美景对学生的感染,就更容易培养学生在那种方面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阅历还比较浅显,所以面对新鲜事物时,他们的感受会比较直观,在潜意识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选择合适的教学场地,使得初中美术课堂能够更有意义,进而实现在美术课堂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二)合理设计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多种多样的手段,一方面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努力,毕竟美术是一门需要视觉感染的学科,通过场景的设计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进行思考,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教学环境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室中上课,学生课上的反应很可能也完全不同。但由于对每个班级都进行重新装修可能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还可能影响学生在其他学科课上的注意,这时学校可以专门为学生安排美术教室,对美术教室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合理的教学环境也能够刺激学生在审美方面的情绪,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了解学生性格以及审美特点
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需要能够了解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进行。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师的课堂不应该过分强调教学课堂生动,更不要向学生强调哪些事物是具有美感的,因为初中生往往处于叛逆期,教师越是强调什么,他们很可能就越往反方向走,甚至对美术的学习产生抵触。所以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能够得到优化。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已经接触到了多个方面的美,他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一些美好事物背后所蕴含的感情,能够了解颜色冷暖、线条刚柔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并说一说他们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像我国传统的绘画作品往往会留白,而西方国家的绘画作品则没有这一特点,他们往往会采用更加强烈的色彩去完成作品。教师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品之后,学生也能够明确自身对哪种绘画作品更加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兴趣可以培养之后,他们便会主动去搜集了解相关的艺术作品,在了解的过程中便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但美术教学往往存在一个误区,教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去欣赏作品,而很少让学生去表达对作品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说一说对某个艺术作品的看法,或是阐述这个作品背后的含义。这也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艺术的有效途径,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我国艺术。教师要做到认真倾听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对于一些错误观点,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得学生不偏离鉴赏艺术作品的正确方向。
(四)灵活运用相关教学媒介
美术课堂的顺利进行往往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比如说需要有一些设备呈现图片或是动画,保证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这些图片和动画要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性,将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插入到课堂当中。将图片呈现给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力,学生在欣赏一些绘画作品后,也会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有效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自行选择图片或是绘画作品并将其在课堂上呈现,此外还可以选择初中生喜爱的动漫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够使学生在课上更加专注,他们也更容易接受熟悉的事物。在观看完相应的图片或是动漫片段过后,教师可以教学生说一说看过之后的感受,并向学生提问,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动漫人物,你会怎样设计?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想象以及对审美的理解去绘画动漫人物,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在不断的创造中有所提高。如今学校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合理的利用教学机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更加直观的将一些艺术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科学和艺术进行碰撞,产生不一样的教学火花。
(五)注重艺术活动的评价与展示
评价与展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有序进行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教学展示主要分为课内展示和课外展示,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定学生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完成相关的绘画作品,并在课上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与评价,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明确作品上的哪些优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哪些不足是需要大家避免的,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正确的理解美术作品,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校内作品展,优秀的作品会被挂在展示板上。大部分初中同学还是比较愿意表现自己,学生会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尽可能的创造出最完美的作品。优秀作品展出后,大量学生都会前往观看,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便会去分析展出作品的优秀之处,并将其用于改善自己的作品,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他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长期努力,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取得成效。如今社会处于飞速发展当中,初中美术教师要拓宽自身的眼界,将更多新鲜的事物以及先进的手段,灵活的应用到课堂的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上短暂的脱下学业上的包袱,全身心的去欣赏外界事物的美丽之处,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就是需要利用好这一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初中美术教育有多种现代化技术作为坚实的后盾,教师将这些技术灵活应用到课堂当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非只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美,还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自身的审美能力去审视社会上的问题,同时也能更加冷静的处理今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并激发学生在各个方面具备的潜能。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初中美术课堂在夹缝中生存,教师需要明确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正确的引导,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