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8李素杰
李素杰
(河北省永清县里澜城镇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强调手脑并用,因为动手是启迪大脑思维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此时借助具象操作就很有必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轻松地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强化记忆,还能启迪思维,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被激发出来。但是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的动手操作更为有效,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谈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一、“画、折、剪、拼、量”——多形式并用设计课堂教案
动手操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的案例设计,好的课堂设计,可以不露声色地使学生融入数学课堂氛围,参与课堂的讨论与操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灌输基本知识,也不能刻意只强调动手操作,而是要巧用情境,把数学课本中的“画、折、剪、拼、量等动手活动融入课堂中,使学生的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和思维发展巧妙地衔接起来。
以“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教学为例,教师应先从基本的梯形着眼和入手,在黑板或者多媒体设备上随手画了一个梯形,让学生知道梯形的构造和基本组成,进而引入梯形的其他形态。在学生知晓什么是梯形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用尺子自行“制造”一个梯形。进而告诉学生,可不可以从梯形一边钝角引一条垂直线然后沿着垂直线折一折,并沿着折线剪开呢?学生剪出来以后,就会发现出现了一个直角梯形,通过观察自己剪出的直角梯形,会发现直角梯形的特征,即有个直角,且一边腰和底边是相互垂直的。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很好地认识直角梯形的基本概念,这对于直角梯形的下一步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对于等腰梯形的概念也需要进行引导,如直接让学生拿等腰梯形的模具进行测量,量出其两腰的长度以及两角的度数等,让学生根据这些去发现等腰梯形的一些特征,在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点后,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出具有思维难度的问题,如“是否可以利用等腰梯形的轴对称特点一刀剪出两个梯形?”“拿两个高一样的直角梯形怎样去拼出一个等腰梯形?”学生会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不断地试错最终发现解决的方法。
良好的案例设计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探索情境的动手环境,促成学生间的高效参与和积极踊跃的求知探索。把学生操作中的各种感受、体验都考虑到位,把动手过程和动手目标都考虑在课堂案例设计之内,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案例设计的重中之重。
二、预见性避免动手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常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预见性地去规避这些问题点。
(一)避免动手操作设计的成人化倾向
教师在动手操作环节,应该有个总体的宏观把握,但也应该给予学生个性化操作的空间。这个空间体现在学生材料选择的个性化、学生动手操作方式的个性化、学生得出结论的差异化。教师应该对动手操作的教育内涵有一定的把握,认识到动手操作的学习价值,对操作前后少一点按节奏的预设,多一分放手让学生参与的把握,让学生的参与贯穿教学始终,而不仅仅局限于验证性问题的预设上面,多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并且容许探索差异化的存在。
(二)避免操作过程的形式化问题
在实践中,教师往往过于把参与过程拘泥于教材的既定框架内。这种形式化的节奏,使教师往往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关注度不够,使动手操作的落实扑空。如在北师大教材中,有一节是关于分数运算的操作练习,但是该操作略微简单,学生都已经对简单的分数乘除有了很好的把握,基本上通过口算、心算也能得出答案,如果此时教师还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进行操作,大动干戈地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未免过于浪费课堂时间。学生对此也没有很大的参与感和兴趣,所以整体上,这样按部就班的操作形式是不可取的。
(三)避免操作学习的深度不够问题
数学课堂上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突破传统的知识灌输,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新型的操作经验,塑造大脑中的具象记忆。而且在操作过程中,结合小组分工,思维就实现了个体的跨越,成了取长补短的重要工具。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把动手操作、知识学习进行割裂,没有深度融合。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分工、计划、结论的进一步延伸有限。在动手操作后缺乏相应的延伸、讨论以及反思,使学生把握不了数学课堂设计的脉络,不能很好地领悟到动手操作的意义。因此应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中引导学生创造性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在操作后注重反思和升华。
三、小结
动手操作是响应新课标课堂目标的主要体现,是优化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创新、促进学生间合作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课堂设计,注重情境创设和氛围营造,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启迪。同时也要避免一些问题,让动手操作少一点形式,少一点拘泥,多一些鼓励,多一点延伸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