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2021-11-28段丽丽
段丽丽
(库车市第七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新课标改革要求在教学中不仅应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关注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只有拥有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新思维,兴趣至上
创新思维是当代课堂不可或缺的教育思维,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维、开启创新大脑、发挥创新导向作用,做好创新策略。兴趣教学不仅是最有效率将学生带入课堂的方法,也是小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将兴趣作为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的进门石,不失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
(一)从兴趣开始
“兴趣”是小学教学的出发点,只要让学生对你感兴趣,对你说的话感兴趣,对你做的事情和教授的课程有兴趣,就可以从兴趣开始进入学习环节。兴趣的培养在学习期间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一点,但同时,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以新颖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会学习,在会学习的基础上爱学习,在爱学习的基础上坚持学习。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充分准备,做好学生的启蒙工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开启“兴趣”的殿堂,带学生感受头脑风暴,而不是死气沉沉地教授,开发创新思维,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开开心心地通过感兴趣的事情学到知识,培养思维习惯,兴趣激发创新。
(二)引导“为什么”
多问“为什么”是所有思维的基础,对于教学而言依然如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养成发现问题多问为什么的习惯是创新思维的重中之重。增设趣味问题,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以达到思考和创新的目的。
为什么在生活中是重要的,在教学中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学生只是简单接受教师的课程教授,而不是主动去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的懒惰思维,不愿思考,更不会有创新思维。所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在教师授课中主动提问,是提升学生创造力,激发创新思维的途径。
(三)小游戏大道理
深刻的见解大多源自游戏,带领学生在游戏中畅游创新,是激发活力的重要策略。小学课文涵盖很多类型,其中很多类型都是学生本身喜欢的,比如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可以利用这些本身有趣的内容,设计相关的游戏,将学生带入其中,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用游戏让无趣的课堂充满活力,焕发生机。
如果将看似枯燥的语文教学植入游戏,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且懂得学习的道理和主动学习,那游戏就是带学生体会学习乐趣,培养学习习惯的好方法,教师应注重思考如何将教学和游戏有机结合,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带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从策略到技巧,点亮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检验真知,简单的策略只是一部分,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真正地思考如何将语文教学转化成为学生可以接受的部分,结合一些技巧和方法,设身处地地将兴趣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合二为一,融会贯通,思考和提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让学生在乐趣中快乐学习,创新思维的目的。
(一)主人翁思维课堂
当学生有主人翁的姿态,就更愿意主动地去学习,或者说有意愿带动其他的学生一起学习,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要去完成任务,所以,即便是小学阶段,也不要简单地认为没关系,小学生思维的定位和教授是特别重要的,也是以后学习生活的基础,基础扎实才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践行学生观,教学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就行教学,引导他们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胜利的果实”,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地融入语文课堂,学习语文知识。
(二)师生完美互动
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的重点模式,通过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融入课堂当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让原本疏远的师生距离瞬间消失,同时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学习,相比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可以更完美地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趣味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创新模式,让学生体会乐趣的同时学习知识、感受乐趣、增加兴趣、创造创新。比如在教学中将文章的理解增设小组讨论的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针对语文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探索思考,学生和学生之间探讨问题,小组和小组之间比对问题。小组讨论后,可以将类似的问题汇总,相对不一样的问题拿出举例,让学生简单分享当时思考出此问题的思想流程,并让不同的小组相互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教学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好提问、敢提问的能力,为语文课堂增加活力,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拉近学生感情,还可以让学生提升存在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温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拉近,不仅可以更快地熟悉,而且良好的同学关系推动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动力,让学习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三)趣味教学方法
趣味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学习兴趣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兴趣教学法一般不会维系特别长久的高能课堂状态,尤其是三年级以下的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课堂纪律的维持就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同时也会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在运用趣味教学法时,对学生进行纪律要求,并将纪律表现加入考核范畴,制定奖惩机制。同时,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洞察其中的问题,并对纪律有效控制,保证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改善相对不好的课堂行为。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制定奖励机制,监测学生动态。比如在课堂上推出活动的部分,以《我们爱祖国》为例,首先让学生对祖国的感受和记忆最深的内容进行各自思考,然后各自记录好。根据学生的相关类别进行分组,让每一组成员都涵盖不同的类别,然后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或者辩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走入小组中去,提问或者指导学生活动,对于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醒和激励,包括思考问题、记录问题和书写问题时的表现,并且随时观测学生的活动进度,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参与活动中。活动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小组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与奖励,包括口头奖励和实际的小奖励,一个点赞或者一颗红心都是学生的骄傲,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让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有提升自己的意识。
三、兴趣引导,创新思维,让学习成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语文教学中兴趣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机械教学,推陈出新,让陈旧的教学模式结合新型兴趣教学法,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意义,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学和学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