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2021-11-28郝凤君
郝凤君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引言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对青少年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体育课程中也渗透了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已经指出,应该以德育为首,追求育人的综合效率。从本质上说,体育造就的不仅是人的体质,更造就了人的心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对小学生德育教育,能促使小学生遵守纪律、服从组织,并对课堂的学习内容全面掌握,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顽强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都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地进行教改,所以在学科中对青少年德育进一步加强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科的内容及其特点,并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起来,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有机结合德育与学科内容以及学生的成长需要,从而在教学中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如今,对于所有学科来说都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对教材中的教育因素进行挖掘,将学科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而小学体育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的体魄、提高体质,其中也包括对小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民族情感的培养,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这些德育内容是以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为基础,表现得还不够连贯,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来,有针对性地渗透,确保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德育的需要。总之,小学体育与德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一)体育教师不重视德育渗透
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实质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向学生教授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的,能让学生跑得快、跳得高就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却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体育教育没有和德育进行结合,也就意味着头脑与四肢的发展没有联系起来,其后果就导致德育教育缺失,从而对整体的体育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生的自觉性差,没有较强的抗挫能力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中宝,父母尽可能去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长期下去,小学生就会变得自私,只关心自己的感受,不能正确去认识对错;生活上的富足还容易使小学生不上进,自觉性差,缺少自觉学习、锻炼的意识;小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往往就会陷入低谷,很难走出来,不具备抗挫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必须使他们身心协调发展,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学校忽视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在小学教学中,总是对有成绩的科目更为重视,也就是学校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却没有给予体育教育更多地关注,有些小学甚至将部分体育课改成了自习课,导致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打击了师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更谈不上德育的渗透了。还有个别学校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对此过度关注,便去限制体育运动项目,基础体操教学取消了,奔跑游戏也受到限制,致使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得不到发挥。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德育渗透采取的途径
(一)通过言传身教渗透德育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渗透德育是当前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教师每天都会接触到学生,所以他们的言行和举动都会在学生们面前呈现出来,直接影响学生。教师是学生效仿的对象,他们的言传身教所具有的说服力和震撼力都很强,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在保持教师威严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举止大方、健康朝气、言行一致的职业特点,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感化学生、教育学生,最终达到德育目的,激励小学生追求真善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做到严于律己,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从而培养出品德优良的学生。
(二)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如今,在设计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时,针对的主要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德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渗透。比如,在教授乒乓球运动时,由于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所以他们总是想做得更好,能超越别人,这时难免就会有急功近利的心理产生,想要打败对手,有焦急的情绪,完全将以柔克刚的道理忽略掉。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训练,让他们保持冷静,形成稳中求胜的心理能力,当学生练就了熟练的乒乓球技术后,必然会在比赛中取胜。
(三)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
小学体育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广,并且教材不同其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促进小学生的体质与智力发展,而且也是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按照不同形式的教材对其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制定出目标不同的德育教育计划与措施,与小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有侧重地加强对小学生品德的培养。
(四)找准时机来渗透德育
要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成功的渗透德育教育,找准正确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对一节体育课进行合理的划分,分成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将不同的德育内容渗透进去。比如,在上球类课时(排球课、篮球课等),就可以将这节课分成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体育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分组让学生轮流去领取体育教学器材,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同学之间还增强了互相帮助的意识;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体育教师将基本的球类规则和技术教授给学生后,就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训练,经过训练后再开始比赛,采用此种教学手段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之间还能紧密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学完成后,教师还要求学生将体育器材主动归还,由此就可以教育学生做事必须有始有终,训练他们负责任的态度。
(五)通过课堂常规去渗透德育
每个学生都应该遵守课堂常规,这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可知,在教学中约束学生可以保证学生有序、和谐的学习。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先将体育课的独特优势以及特殊形式合理地利用起来,通过对学生大力开展课堂纪律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思想作风教育等,可以保证课堂常规教学能得到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也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此养成。例如,体育教师一般都会在新生的第一节体育课上强调学校的校规和班级的纪律,让小学生能意识到小学与幼儿园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也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而哪些事是不允许做的,培养小学生的制度意识;告诉小学生要懂得文明礼貌,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向他们问好,会用礼貌用语,加强文明礼貌教育。此外,在体育课前,体育教师对学生出勤记录要进行严格检查,并且针对学生旷课原因可以从班主任及同学那里得到了解,对学生开展组织纪律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并且能时刻的严格要求自己;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通过这些体育活动,同学之间就能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更好地去相处,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注重实际,结合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课堂实践以及德育功能来选择合理的德育途径,确保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得到平衡发展,使他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