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的现代技术应用探究
2021-11-28彭旭刘亚宁李娜
彭旭 刘亚宁 李娜
(1.青岛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2.青岛零零一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61)
景观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必不可少,不同用途建筑附近选用的景观类型也有差别。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到景观可能带来的情感、心理层面的影响。换句话说,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方面的需求,更要注重设计可能带来的精神影响,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美和环境的需求。
一、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各种生态系统,如植物生态、水文生态、环境生态、污染生态、森林生态、城市生态等,对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系统理论与协调机制是景观设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随着景观设计与生态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在景观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70年代前生态思想被纳入景观规划的框架。但由于没有通用的生态系统,因此难以将生态系统直接应用到景观规划中。在80年代,景观规划集中于以能源流和物质流为中心的空间构造,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要素(生态系统)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注重功能与景观变化,并迅速纠正了这一缺陷。景观生态学关注土地与景观,利用空间与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一定的美学效应,从而达到目的。景观生态学具有完整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需要任何外部细节。这种跨学科的整体性方法克服了城市与城市景观之间的传统差异,显示出协调的整体性。
二、园林设计现状
(一)追求经济效益和模仿心理
就目前园林设计而言,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观赏性和人性化元素,偏重园区的经济效益,单纯地把园林当作城市景观的辅助,忽视了园林的生态效益对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又或者只是单纯地从园林绿化设计规划的形式上考虑城市广场或公园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从而影响城市化发展建设进程。
就管理制度规范设计而言,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存在较强的模仿心理,设计相似性过大,设计完成后的观赏价值低,甚至还会导致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对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也是一味地模仿,在规划的时候考虑并不十分全面。这对于园林的发展十分不利,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景观植物配置工作不到位
在当前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存在景观设计缺乏有效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问题,导致绿化建设工作与设计要求不符。如,在某园林工程中,由于设计部门没有完全遵照植物生长基本规律开展配置工作,导致植物成活率低,严重影响城市园林景观工程总体经济效益。由于引入了过多大型植被,造成植物后期养护工作难度较大,建设成本被浪费。
不仅如此,在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还存在城市园林植物种类较为单一问题。在园林工程实际设计期间,部分设计人员过于追求园林工程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在植物配置期间大量相同品种的植物,导致植物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无法呈现出应有优势。不仅如此,过于一致的园林景观植物也会扩大病虫害问题。
(三)简单呆板的套用现代化设计模式
园林设计中,存在简单呆板地套用现代化设计模式的现象,对本土化的认知模式、思维模式的丢弃,有时出现千篇一律的设计格调问题。出现不顾场地的地形地貌对其破坏致其消失的状况,优美的自然地貌环境与传统的园林美学思想内涵正在消逝。今后的中国园林设计模式,需要正视中国文化元素、历史文脉继承和发展。对园林设计文化内涵不仅以抽象美或普遍美的概念为依据,还要考虑人们在其园林生态环境中的感受。
三、园林设计中的现代技术应用
(一)园林建筑河道规划设计
在园林景观建筑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生态系统的可靠性,应引入“绿色生态总体规划”的核心理念。首先,在园林的生态河流设计中,提倡在土壤层覆盖水杉、白杨、垂柳、阔叶松、水洋葱、香蒲、黄菊铺、除草、千屈菜等植物覆盖在土壤上,实现生态岸保护的目标,以防止大雨等天气对生态河流造成破坏。其次,为了更好地突出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应注意石质护坡,仿木护坡,植物群落护坡的使用。其中,绿色生态墙护坡是指在护坡墙上种植绿色植物的圆孔设计,为了达到生态护坡设计的目的,在圆形孔内种植了各种绿色植物,但此种护岸方式的设计在北方的城市河道景观建筑设计中应用受限。
(二)利用水景营造动静合一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中,应有山有水,能展现园林景观的灵气,我国传统城镇大多依水而建,所以,城市内部园林景观在设计时应当做好水景的合理设计。园林景观内水景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园林内部的水质条件,还有水形成的景观。此外,还应重视水景的水补充与净化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建设生态园林。利用瀑布与涌泉等造景要素,设计出水位差,使水体能自行循环流动,形成动态化的水景观,提升园林景观的意境美。
(三)园林景观的生态种植
在选择景观植被时,需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选择一些能够持续使用的可再生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植被,从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需要尽量选择本地的植物,从而降低外来物种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入侵所造成的影响,可以选择一些入侵性较低的外来植被,并考虑其环境适应能力,保证选择种植的外来植被有较强的生命力,对外来植被以及当地植被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使得景观植被能够正常生长,发挥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使得园林景观植被具有多样性特征,避免因盲目对外来植被进行引进和种植而产生的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园林规划成本。为了保证植被整体的美观程度,需要对植被的高度进行严格规定,在颜色布局方面也需要保证协调性,从而使得园林景观更加具有观赏程度。
(四)建筑和道路的设计
园林景观当中,建筑物属于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属于园林景观内部核心景观,园林建筑主要分为建筑小品与屋宇等基础景观设施。其中花架具备亭、廊的休闲观赏作用,能提供休憩场所,花架造型非常灵活多变,能设计成梁架式、单排式或单柱式的花架,其中梁架式的花架中主要以葡萄架式为主,花架一般都会和其他小品结合,建筑物墙壁上设置景窗,吸引游客注意力。设计景观建筑时,一般会结合亭、植物与建筑,而亭的形式主要分成多边形亭、异形亭、组合亭及双层亭型。在建筑小品中主要分为园凳、圆椅及园灯等设计,其中园凳园椅应设置在园林景观中的特色位置,如水池旁、洞口及转折点等,园灯外形需要和建筑之间呼应,灯的颜色与形态等应和建筑环境之间配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尽量少砌花坛或树坛,尽量少建设栏杆,如果需要建设花坛与栏杆,要尽可能简洁大方,同时,为了确保园林景观整体使用安全,要建设围墙,在选择围墙材料时,要考虑清洗便捷性,选择环保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
(五)细节化与生物多样性相结合
在设计中用细节体现人性化。环境离不开色彩的表现,而色彩需要灯光亮度的照明才能展现出它本身的效果,色彩与灯光在园林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2种元素。灯光的色调和亮度要起到最基本的照明作用,能覆盖设计的所有道路,配合各种光源的使用,产生了造型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灯光,在园林设计中美化作用与日俱增,为人们观赏时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体现出一定的美感风格,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理平衡。灯光的亮度和色调贴合环境主题,具有烘托氛围的作用。灯光的色调和亮度与当地文化内涵相结合,使人们在观赏时能保证安全展现园林设计水平的关键。
生物多样性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和引进树种为辅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协调植物间的关系,增加生态效益,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设计,努力形成城市个性化的园林绿化特色,构建结构功能健全、合理、生态关系和谐的植物群落,使城市园林建设达到美化、净化和绿化的效果。
结语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理念为设计依据,结合城市实际进行规划和建设。园林景观设计应将园林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保护地方生态环境,保障地方动植物生存。园林景观建设应以人的生存环境为主体,将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