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及对策

2021-11-28王继峰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消防设施高层消防

王继峰

(山东省烟台市消防救援支队,山东 烟台 264003)

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用地的紧张,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全国各地高层建筑的数量呈几何态势增长。这类建筑物通常体积较大、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并且危险源多,给消防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越建越多的高层建筑群,正确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原因,提高和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控制水平,控制并减少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成为当前消防部门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防火安全存在问题

(一)消防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消防设计先天不足高层建筑中不乏始建年代比较久远的建筑,因而要按现行规范改造起来比较困难,有的根本无法达到现行规范要求。有些建筑,因设计人员对消防技术规范了解不深、业务不扎实、知识更新不及时,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使高层建筑在图纸上就已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二)消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忧患意识淡薄

规范的防火设计、完善的消防设施,是高层建筑防火的前期条件,但要预防火灾发生,将火患降到最低,关键还在于后期的管理以及人们的防患意识。“防患于未然”最为关键。在高层建筑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现代高层建筑尤其是公共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种类繁多,一般都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自动防排烟系统等。发生火灾时,上述系统均应做到联合动作。然而,由于管理人员重视不够,没有坚持对消防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致使前期大力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不能做到及时联动,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高层住宅避难层“空白”

我国明确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据了解,国内建成的许多超高层公共建筑都设置了避难层(间),一般是与设备层、消防给水分区系统和排烟系统分区有机结合设置。有关专家指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若超过消防云梯车能够达到高度,从大楼外面施救的可能性很小,一般要依靠自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旅馆、办公楼和综合楼等公共建筑,由于楼层很高,人员很多,尽管已设有防烟楼梯间等安全疏散设施,火灾时其内人员仍很难迅速地疏散到地面。因此,对超高层公共建筑在其适当楼层设置供疏散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和喘息的一块安全区即避难层或避难间,是极为重要的。

1.高层建筑消防设施限制

高层建筑建设,必须要符合规定,特别是必须要达到防火的标准,为了保证防火效果,高层建筑需要设置防火设施,而防火设施需要与消防给水设施相联系,高层的高度较高,层数较多,防水设备设计不合理,往往给高层消防带来危害。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设计均较为合理,但是更加注重美观性,防火的功能建设,一些基本的消防设施并不完善,一些高层的消防设备形同虚设,时常发生火灾,需要内外部结合,仅依靠合格的消防设施是不能达到防火救援效果的。高层建筑火灾,消防车需要接通内部的水源,如果水量不足则无法控制火势,延误救火时间,使损失更大,严重的还会导致人员伤亡。

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如果出现火灾事故,其逃生的难度较大,高层火灾特点是多层次、烟气重、火势蔓延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密集的人员要想快速逃生,难度可想而知,高层建筑中由于功能齐全,人员分布广泛密集,逃生是高层火灾最大的难题。高层建筑火灾多是在各层,根据多层次特点则会不断增大楼层垂直疏散距离,使人员全部拥堵到逃生梯中,如果火势竖井方向蔓延,那么就会引起人员的相互踩踏,导致二次伤亡事故的发生。高层建筑设计时,均会设计火灾疏散通道,主要是楼梯间,出现了人员密集则不利于快速散开。一些高层建筑为了节省成本,建筑中也没有电梯、楼梯井及电线、电缆等隔断,火灾出现时,部分火势就会导致烟雾侵入,形成了高层的烟囱效应。为了保证居民的隐私,一些高层建筑设计时,故意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进行高层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时,就只有一个公共出口和疏散通道,室内阳台也是独立设置,还有一些高层建筑墙体连接阳台的部分被隔离,给火灾救援带来了难度。

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保护落后于实际需要,一方面存在先天性“缺陷”,另一方面,日常管理存在“缺失”问题。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一)先天消防安全隐患和周期性问题并存。一些高层建筑本身存在许多隐患,防火布局不合理、防火分区不符合规范要求,缺少自动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缺少排烟设施、疏散设施等。此外,许多高层建筑,特别是住宅高层建筑,针对自动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不到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往往因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在危急情况下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使用。灭火器过期、室内消火栓损坏现象突出,消防设施周期性问题已经显现。

(二)消防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实施不到位。一些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消防主体责任意识,往往在责任划分上与开发商相互推诿。监察部门、街道、居民委员会、派出所消防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愿管或管不了,不能够有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此外,许多消防控制室不能做到全员持证上岗,一些值班人员对自动消防设施不熟练,甚至是完全不懂,导致消防控制室形同虚设。防火巡查制度坚持不够,有些高层建筑的微型消防站也只是聊胜于无,大都是有车有装备却无人员,无法发挥作用。

(三)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较低,存在私拉电线、堵塞疏散通道、占用消防车道等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特别是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等违法违规行为普遍,对火灾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缺乏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和疏散逃生知识,家庭火灾防范和逃生自救能力亟需提高。

三、高层建筑的火灾应对策略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根本在于自防自救,提高消防安全设防等级,做到预防为主、管理为先、责任为要。因此,要在“责、管、防”三个关键方面出实招、见实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消防责任体系。各地区要全力推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立法。当前,积极推动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立法调研,着力解决法律上、机制上、责任落实上以及管理上的存在缺位问题,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方面,要建立整改机制,落实整改责任单位、整改经费来源,切实解决高层建筑火灾隐患难整改的痼疾。要进一步明晰物业、公安派出所、住建、街道、社区等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督促并建立完善的防火管理制度,确定并落实防火责任人,制订防火公约,把预防工作作为高层建筑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使防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二)强化依法监管,提升消防履职能力。要积极贯彻落实《消防法》以及《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对于有单位法人、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未依法履行消防职责的各类情况,尤其是针对消防设施长期故障不修复,消防通道、安全出口长期堵塞锁闭或没有保持常闭状态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应果断采取“关、停、罚、拘”的强制措施。要以消防示范社区达标创建为契机,完善高层建筑日常管理,组织巡防队员、小区保安、物业管理的等相关人员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发现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要建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机制,引入社会服务机构对所有高层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依法推进物业管理公司与有消防资质的服务机构签定维保合同,定期对相关消防设施开展维护和保养。要依托小区物业管理配足配齐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建强用好微型消防站,加强对微型消防站队员的业务培训,纳入119指挥调度,使其达到“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的要求。

(三)依托科技管理,提升消防技防水平。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加快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其综合监管、火灾预警等功能。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小区,设置数据传输装置、增设消防设施监测、视频监控和电气火灾监控等装置,将所有数据全部接入城市消防运程监控系统。利用智能感应视频监控技术,对网络区域是否存在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现象进行实时分析。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居民家庭安装智慧型感烟、燃气、电气等探测报警装置,并在社区、物业建立消防物联网平台,提高火灾预防能力。

(四)强化宣传教育,提升消防安全意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重点宣传消防法规、消防疏散和自救逃生等消防常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要加强社会单位“一警六员”实操实训,培养社会单位“见火不慌、抬手就打”的“准消防员”。要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常态化组织开展疏散演练,提高群众逃生自救能力。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配备家庭消防设备和个人防护设备,推广使用独立烟雾报警等新型消防产品,提高火灾预警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社会繁荣,高层建筑的增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不可能因其火灾的严重性而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的损失。本人认为,在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对高层火灾作战指挥、实战训练等工作之外,必须把重点放在防患于未然的防范措施落实上;同时,立足初起火灾单位自救措施的落实。做好高层建筑火灾防范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高层建筑是火灾多发区,其风险性较大,只有全面做好高层的防火设计,才能确保快速救援与疏散,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要在高层建筑防火技术上不断提高,通过平面布局、分区设计、排烟设计、楼梯设计及耐火构造上做好防火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建筑安全。这是贯彻“预防为主”消防工作方针的根本所在,也是新颁布的《消防法》落实企事业单位自身消防安全责任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27-28.

[2]焦照旭,饶腾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9,(16).45.

猜你喜欢

消防设施高层消防
高层动态
《消防界》征稿启事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