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优化转型探讨

2021-11-28黄飞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信息

黄飞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青岛 266000)

引言

新媒体的发展直接给整个传播领域带来了革新,尤其是融媒体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其与生俱来的即时性、交互性等特性迅速笼络了大批用户,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冲击。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要想实现自身稳定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优化编辑工作,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相关的课题研究也就备受关注。

一、新闻信息传播在融媒体时代的新特征

(一)传播速度及范围显著提升

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转载及传播绝大部分都是以各类新媒体平台作为载体,同时这些新媒体平台又以互联网作为技术基础。如此一来,传统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环节被缩减,从而使新闻信息在线上及时发布和传播,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时,广泛普及的移动智能终端使得新闻信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百万甚至于千万级别的阅读量,显著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也正是因为各类新媒体平台在新闻信息传播上所具备的优势,电视新闻编辑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新闻信息发布的主要载体。

(二)转变新闻互动形式

以电视为主的新闻传播模式流行了较长时间,因其属于单向传播,观众只能坐在电视机前,在固定的时间观看新闻。而在融媒体时代下,特别是实现三网融合后,该情况发生了转变,人们仅需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上进行新闻客户端软件下载,或是直接登录网页,即可了解更多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通过在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开设评论区,人们不仅可对新闻信息进行浏览,还可在评论区中进行留言,与新闻发布者及其他受众群体实现双向交流。

二、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的必要性

电视新闻编辑在融媒体时代进行转型是极其必要的,这不仅是在新时期发挥传统电视媒体优势的必然途径,也是提高电视新闻制作水平和质量的必然要求。尽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有一些缺陷,但是其权威性优势依然存在。当前,新闻信息数量虽呈爆炸式增长,但它们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均有待考证,更有一些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会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纠正行业乱象,必须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主流价值引领作用。电视新闻编辑转型后,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掌握更多的资讯,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立体解读,从而正确引导舆论。目前,很多新闻节目在制作内容和形式上是雷同的,制作人员为了获取眼前的利益,忽略了观众的实际需求。为此,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广泛搜集素材,时刻关注社会舆论,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新闻内涵,这样才能做出优质的新闻,才能抓住观众眼球,才能提高节目的影响力。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根据搜狗百科的相关释义,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的新型媒体,它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媒体。在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并利用各自优势占据了不同资源,取得了不同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虽曾一度作为传统媒体领域的“霸主”,但在当前新形势下亦无法独立存在,唯有主动与其他媒介对接,才能够相互成就并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综合来讲,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规模、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技术的进步同样驱动着人类思维的变革,这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简单而言,相比于新媒体的新颖性、多样性,电视新闻内容构成较为单调,且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部分编辑为了提升收视率植入了一些娱乐八卦,违背了电视新闻最本质的价值追求,最终结果适得其反,观众的兴趣也逐步退却。同时,随着社会竞争环境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更偏向于碎片化阅读,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趋势,这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形成了严峻挑战。

四、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转型的方法

(一)树立受众意识

新闻编辑应具备预测受众关注点的意识,应主动站在受众一方进行思考,为其提供相应信息资源。以往认为受众只能被动进行信息接收,媒体播什么,人们就看什么,缺乏选择权。融媒体时代,传播者本位逐渐转向受众本位,逐渐减弱了媒体干预人们接收信息的能力。广播电视媒体想要获得更多观众,应当从人们的兴趣点出发。编辑在制作内容过程中,应主动向受众靠拢。可采取塑造人格化媒体的方式,将自身定位为媒体代言人,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新闻编辑的脉搏。所以,为获得长足发展,应当将受众的期待与媒体的定位相结合,通过浏览粉丝评论,阅读电子邮件、抖音信息等方式,掌握人们对媒体的期待。跳出单一媒体,了解其他媒体受众的兴趣点,以此为依据制定编辑策略及下一阶段编辑基调,这不仅可满足受众期待,还能提升受众关注度,促进媒体知名度的提高。

(二)加强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新闻制作的首要环节,其决定着电视新闻编辑的内容实质,电视新闻编辑依据策划要求,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探寻新闻事件的本质,担负起电视传媒的社会责任,传播社会中的正能量,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专业的视角,使用融媒体技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专业的新闻处理技术,制作出精良的电视节目,扩展新闻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出电视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并使新闻的主旨深入受众的内心。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在2020年长江禁捕之后有一期节目,节目的主旨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近年来,长江流域受水域污染和过渡捕捞的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渔业资源持续恶化,一些珍稀物种濒临灭绝,保护长江,刻不容缓。节目播出后,引起了非常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也纷纷发出了保护长江的呼吁,使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可见,通过良好的电视新闻策划,能够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引起人们的共鸣,以保证新闻信息广泛传播。其中,电视新闻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为了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内容,需要新闻编辑拓宽自身的眼界,应用融媒体思维,以确保新闻策划的独特性。

(三)开阔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

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中,新闻信息的来源是编辑新闻的重中之重。在经过信息整合后,要想更加高效地获取有意义的新闻信息,只有不断地开阔获取新闻的渠道,才可以得到大量的新闻线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平台也可以作为信息获取的来源,在获取的信息经过验证并确保真实后,方可采用不同的平台散发出去,使得新闻受众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因此,新闻编辑工作人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社交软件,既开阔了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加速新闻信息的传播。

(四)提高职业素养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实现转型发展还需要注重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人敏感性的培养。新闻舆论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导向性,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及正确的政治导向,这也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不断强化政治学习,从新闻事件的选题、策划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循正确的政治要求,在保障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新闻工作的敏感性和判断力。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编辑的思想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新闻创作的质量,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并在坚持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前提下对新闻材料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更好地培养电视编辑人员的优秀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二,提升专业素养。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新闻的话题选择、报道立意等诸多方面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编辑还需要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积极参加电视媒体的相关业务培训,从而更好地学习与新闻传播及媒体有关的各类知识,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真正做到在全面发挥电视新闻优势的前提下,整合内部资源,打造出高质量、有特色的新闻节目。

(五)创新编辑形式

以往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形式较为单一,常常是主持人、画面、字幕三元素的有效结合,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曾发生改变,容易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所留下的呆板印象极大削弱了受众的观赏兴趣。收视率下降已然成为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多元信息交互的融媒体时代,创新优化是大势所趋。对此,电视新闻编辑要紧跟时代潮流,善于借力融媒体优势加以创新,改变固有的呈现形态,打破长期以来在观众心中积淀下的刻板印象,重新焕发光彩,实现收视长虹。在具体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实践中,深入对受众心理期待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其需求,匹配相应丰富的素材内容,并恰当植入文字、图片、视频等元素,辅助新闻事件解读,增强对受众的多重感官刺激,提升其观赏兴趣。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在电视新闻编辑中植入一些游戏或综艺元素,在尊重客观事实、维护权威形象的基础上,提升新闻的趣味性,迎合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另外,电视新闻编辑还需充分挖掘平台资源,找出优质的受众评论,继而加工整合到编辑稿件中,并根据节目结构与一线记者协调确认新闻报道的内容重点及呈现形式,从而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个性化和立体感。

(六)准确判断信息价值

在当前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极其迅速,内容丰富多样,使观众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能够从不同的途径获得新闻信息,但如果和其他途径获取的内容雷同,很可能会让观众产生厌烦心理,在转型过程中,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具备从市场角度进行信息价值判断的能力。一个新闻节目想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就需要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个性,让受众能够从节目中发现和其他新闻节目的不同点。所以新闻编辑在进行构思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想要具备个性化特色,除了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在工作时尊重客观事实,还需要适当表达自己的思想,深化新闻节目的内涵。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可以将自己摆在观众的位置去分析观众的兴趣点,满足观众的主观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新闻信息的判断和筛选。

结语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优化转型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它是保证电视新闻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应力求各环节工作的最优化设计,包括内容、形式、渠道、交互等,充分借力新媒体优势实现重生,增强观众的兴趣和粘性。同时,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视角提出更多的有效建议。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信息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订阅信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