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及对策

2021-11-28宋春华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总监工程师施工单位

宋春华

(芜湖市港航<地方海事>管理服务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一、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监理执行情况

以我所在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标采购规定为例,政府投资项目监理服务费100万元以上实行的是公开招标制度;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实行的是分散采购制度;2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实行的是各单位内部招标制度;2万元以下实行财务报销制度。从监理服务费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只要是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监理几乎是实行了全覆盖模式。

我国监理企业资质实行的是审批制。为加强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理活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在我国从事工程监理活动的企业必须取得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并在企业资质规定的范围内从业。

我国监理工程师资质实行的是注册制。监理从业人员经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并按照规定进行注册即具有执业资格。

从我国监理企业的审批制、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制的管理模式来看,从事监理工作的门槛是很高的。目前我国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注册专业划分是按照房屋建筑、水利水电、铁路、交通、信息产业等专业门类进行细分,以规范注册监理工程只能在所注册的专业内从事相关执业监理工作。一方面是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覆盖的需要监理,另一方面是监理行业的高门槛,导致监理行业从业人员在某些专业领域出现严重短缺的情况。

二、监理工作的现状

针对我国监理企业审批制、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制管理模式及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确定监理单位的招标投标制度,结合我自己多年来从事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经验,谈一下目前监理工作的现状。

以市政工程为例,市政工程监理采用的是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对总监理工程师可以同时监理的工程项目是有规定的,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只允许在同一城市内同时监理两个项目。对总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的工作内容也是有明确规定的:负责审批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负责审批专项施工方案、负责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重要工序及隐蔽工程进行旁站、负责制定工程材料及构配件的进场报验制度、负责制定工程试验见证检验制度、负责落实项目首段工程验收工作等等。可以说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监理管理程序具有连续性、合理性、细致性,按程序进行工程监理是可以全方位的确保工程的健康运行。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监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多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经验进行一一地分析:

(一)注册监理工程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政府投资项目监理招标文件要求,一个总监同城最多可以监理两个项目,一旦中标,总监理工程师的注册证书需要在建设单位进行质押,并在省级以上监管平台上进行登记,确保总监理工程师在岗天数满足项目实施要求,以此来保障总监理工程师真实的在岗履职。目前在我们国家,一方面能通过考试取得注册监理工程师的门槛是比较高的,另一方面,注册监理工程师可以注册的工程专业划分又是比较细的,是根据不同的行业来进行一一的划分,不能够跨行业进行工程监理。如此一来,能满足各行业需求的总监数量是严重不足的。这就导致,通过投标而中标的总监理工程师无法做到真正到岗,大多数情况下是安排一名总监代表到岗执业,总监理工程师只是在关键时刻到岗,此种现象可以大胆地说不是个案。这种状况一方面存在不满足招标文件及合同约定的违约风险,招标文件及合同均约定总监理工程师必须到场履职,会加大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管理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为此监理单位能够中标,看中的是来投标的总监理工程师的能力和水平,而真正到场实施监理工作的人员有可能是不满足招标要求的,无法满足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全方位管理,从而有可能引起质量、安全事故。

(二)监理人员流动性大

监理企业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一般是采用聘用制,根据工程所在地的需要,在当地聘用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从事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会存在监理工程师的流动性大的问题,尤其是专业监理工程师。一个项目还没有完成,专业监理工程师会不停地在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容易导致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没有连续性和严谨性。一方面不利于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专业监理工程师上岗,首先需要熟悉工程设计文件及工程周边环境,对所监理的工程进行充分的了解后,结合自己的认知制定对该专业的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然后正常地开展监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大,必然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对监理工程师进行长期的监督和管理。一个工程项目,需要培养一批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需要建立一个相对来说固定的管理团队和工作人员,并建立一套考核机制,这样才能避免有人利用工作中手中的权力来徇私舞弊。但若人员的流动性大,不利于对人的监督管理,就容易造成一部分专业监理工程师为了个人利益要么为难施工单位换取好处,要么与施工单位达成某种不合理的协议,无视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监理工程师能力参差不齐

监理工程师进场是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安全从技术上、制度上多方面进行监理,代表建设单位行使建设管理权。那么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的能力必须优于施工单位工程师的能力,才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管理施工单位的作业质量和安全。但在工程建设领域,大家都认可的一个不成文的事实是,工科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出于远期发展潜力及收入高低和工作地点、工作强度等方面考虑,能力(包括学习成绩、沟通能力、工作能力)最强的人去了设计院,能力次之的人去了施工单位,再次之的人去监理单位。这就导致监理工程师对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监管、旁站等工作效果弱化,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理的作用。

(四)监理行业独立性不足

监理单位是受建设单位委托,依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勘察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及监理合同约定,在施工阶段、质量保修阶段等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进行控制,对合同、信息进行管理。对工程建设相关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但在实际操作中,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第三方的位置,并没有建立起成为工程监理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当然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及大环境也没有可能让他成为工程监理的主人的可能。真正全身心管理工程建设和指挥工程建设的还是建设单位,也就是说一些真正的管理权限建设单位并没有放心的全部交给监理单位。所以说,监理单位应该发挥的工作职业独立性是不足的,无法正常利用手中的监理权限来约束施工单位,从而也就没有按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实施到位。

三、改进的措施和应对的策略

我国实施工程项目监理制,是为了从质量、安全、造价、合同等方面能够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但由于上述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导致政府支出了大量的监理服务费,付出了大量的招标、监理管理等工作量,但没有对工程建设项目起到真正的监理的作用。那么如何使监理工作真正发挥出效用呢,根据个人的理解,在此提出一点拙见,希望能对目前我国的监理工作起到一点微薄的作用。

(一)监理注册专业可以按大类来划分

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家应该明白,不管是交通工程、市政工程还是房建工程,基本的工程建设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各行业的规范、规章、法规等方面有所区别。但监理是作为管理的角色出现的,如何解决监理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我认为,可以考虑从监理专业的设置方面进行改革。不按照行业、专业的细分来注册,可以按大类来注册。至于如何确定大类,还需要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充分的调研和探讨来决定。但必须要求注册监理工程在注册工程大类的前提下,学习并掌握不同行业的相关规范,能够担负起该行业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这样,注册监理数量不足的问题就可以有效的得以解决。

(二)小型工程项目可以不采用监理制

按照政府规定,3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是可以不采用监理制的。但目前各行业的管理规定、验收制度又没有进行配套。导致具体负责小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无所适从。以我所在单位为例,工程造价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型水运工程想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一家监理单位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芜湖辖区及周边具备水运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非常少,即使公司具备资质,但水运工程专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数量严重不足,监理企业不愿意为了一个小的项目而把总监资格证书给限制住,无法去参与大项目的投标,导致具备投标条件的单位数量有限。所以在此建议100万元以下的小型工程项目不采用监理制,采取加强建设单位责任制的模式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时,相关的检验、验收等政策和规范也做相应的调整。

(三)建立监理从业人员征信系统

针对监理人员流动性大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建立一套监理从业人员管理系统,对监理从业人员进行征信管理,让征信跟着人走,不受单位变换影响。这样,能有效地控制监理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业,促使监理行业健康发展。

(四)提高监理人员从业素质

经过市场调研,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工作者一般都认为,学习工程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岗位应该是施工单位,只有经过施工单位三五年的实操之后,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再选择去设计院或者监理企业,这样才能具备监理工程师的管理能力。所以说想要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设立一些要求,要求监理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施工经验。

(五)给予监理单位充分的权利和责任

既然政府的相关规定及施工合同的约定,都是给予了监理充分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就要真正地落实到位,让监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把自己当成工程管理的主人,主动地去管理工程。同时,健全相应的责任制度,做到奖惩同力度。监理拥有多大的权利,就要相应地担负多大的责任。一旦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监理要承担主要责任。政府部门用制度去监管监理,日常对监理的工作进行督查,确保监理的隐蔽工程旁站、见证检验、施工专项方案审批等工作落实到位。

四、结束语

工程建设项目大都具有投资大、耗时长且涉及公共安全的属性,因此,管理好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是重中之重。我国为此做了长期的探索与发展,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序、健康发展,建立了监理制度。并在前进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监理行业的工作政策、法规。我相信,只要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监理行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健康。

猜你喜欢

总监工程师施工单位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青年工程师
“简单好用,玩得开心” GOLD NOTE营销总监Tommaso Dolfi
奇瑞请来新设计总监,是不是宝尚未可知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高级别的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