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中国广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021-11-28岳文英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听众广播应急

岳文英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融媒体中心,河北 大城 065900)

引言

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媒体格局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对各媒体来说,如今的媒体和市场环境注定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融合。融合,也成为广播步入新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广播只有应用新技术,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武装自己,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一、我国广播行业的概述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在新媒体、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广播依然作为传播的主流媒体,其地位是由它的媒介特性和社会功能决定的。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广播的发展脉络。

我国的首个广播电台“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在1923 年1 月23日正式开播。

我国自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于1926年10月1日开始运营。

我国的广播开始于抗日斗争时期,目的是为政治和军事服务需要。1940 年12 月30 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正式开始。

从广播的发展来看,70 年里中国广播走过了两大时期,——前29 年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后41 年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从1949 年到1956 年为我国广播事业的奠基时期,建立、完善了广播的管理机构,加快建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对外广播和少数民族广播,对私营电台进行改造,省级、部分城市电台开始建立;广播收音网也开始成立,有线广播开始发展。

十年动乱期间,播音业务遭到破坏,播音学习戛然而止,播音风格也变的扭曲,大喊大叫式的声音充斥广播。

1981 年8 月,全国第二次播音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分析讨论了当时新闻播音的主要问题。会议要求播音工作要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播音的新方法。

1983 年至1986 年,我国的广播再次迎来改革,主要是针对节目内容和形式。随着电视行业的普及和发展,广播行业受到不小冲击。1992 年到2000 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广播电视行业改革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广播以全新的面貌换发出新的生机。

二、广播行业发展的劣势

在融媒体时代,广播慢慢走向“窄播化”状态,现在受众的收听习惯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因此传统广播迎来巨大的挑战。

从广播的传播特点来说:广播属于线性传播,播出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听众收听时不能自主选择;广播信息传播耳过不留,信息存储性差;广播缺少图像和文字,听众的注意力易分散[1]。

从广播的传播机制来说:传统广播在体制、人力资源、薪酬分配方面受到很多制约;传统广播营销方式和产品较单一、单调;广播在节目创新研发方面缺乏技术人员和资金,发展后劲不足;广播音频时效性强,不具备长期存储功能,知识产品付费目前传统广播很难实现。

三、广播行业发展的优势

(一)作为三大官方传统媒体之一,广播信息的权威性不容小觑

虽然新媒体迅速发展,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自媒体,都可以“发声”,对任何事件进行报道。但由于缺乏“把关人”角色和严格的审核机制,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受众若想辨别真假,还需要传统媒体的查证和后续报道。传统媒体仍然是高质量的内容提供者,具有很强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因此广播的地位不容忽视。

(二)广播自身的媒介特征决定了其传播优势

广播具有便携性和可移动性,人们在走路、驾驶交通工具、做家务、健身的时候都可以收听广播,广播要求的接收设备和接收环境简单,受众可以自主、随意的选择收听;广播要求的设备和后期制作也不复杂,数字技术的运用让传统广播的随时播报和现场直播也成为现实。

广播传播的主要介质是声音。以声音为传播特色,无论听众年龄大小,所受教育程度高低,广播适合所有信息接收者[2]。

广播无论是自身的运行成本,还是听众的接收成本,其各种费用都是最低的。

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说,广播是获取信息价格最低的传播媒介。拥有小小的收音机,或利用其他途径听到广播,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从制作方来说,广播节目的采访、制作、传输等环节,相对其他媒体而言,成本也很低廉。

广播的传播速度是快捷的。速度是网络传播的一大优势,对于一般的信息处理来说,互联网要快于广播。但是,对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广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互联网。换句话说,广播新闻的传播速度几乎可以等同于事件的进展速度。

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广播记者只需要一部电话,即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观察、一边采访、一边思考、一边口播,把信号直接送入直播室,将新闻事件的进程实时报告给听众;同时,也能使现场的各种音响,如人物的谈话、自然的音响直接传播出去。广播还可以现场直播,听众可以从中实时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情况。

(三)应急广播

应急广播是指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与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时,应急广播可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民众手中,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撤离、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和应急广播工作,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打通应急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动员的重要渠道。在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难来袭时,广播可以不受所处环境条件的限制,辐射到每一个角落。近年来,我国各地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区、乡村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基层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对于国家和个人的财产保护起到预警作用。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我国广播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国家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大力扶持,也给广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私家车广播

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私家车人群数量上升,带动了广播车载收听市场的发展。在部分城市,车载收听终端已取代传统收听终端成为最主要的收听终端[3]。在开车过程中,广播是最适合使用的媒体工具。

私家车受众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接触面广泛、对信息鉴别解读能力强、收入稳定、购买能力强,受到广告商的青睐。许多广播电台已经开始重点关注私家车受众的收听习惯、收听喜好,在节目编排、频率设置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有些广播电台设置了特定的频率。私家车广播作为公共媒体,覆盖面广,只要节目做得有足够的吸引力,便可以吸纳更多的听众。私家车广播的普及,拓展了传统广播的发展空间。

四、广播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借力新媒体打造广播品牌

当前的中国媒体已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力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广播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广大听众熟知的品牌,充分挖掘品牌资源,进行品牌再造,是传统广播在新媒体时代彰显独特优势和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时间、空间和用户上有着互补性。积极拥抱互联网,借力新媒体,是传统广播转型的必然之路。借助新媒体思维,形成微媒体矩阵,满足听众对广播专业化、特色化、互动化的需求,才能扩大传统广播的品牌知名度,推动其持续发展。

(二)创新广播发展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广播要想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必须对传统广播的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形式进行创新。

在传播内容上,新媒体面向的是全球受众,不具有地域优势。传统广播具有地域性、区域性强的优势。广播节目可以增加本土生活化的服务内容,增加广播的实用功能,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从而增加节目粘性。传统广播的地域性还体现在线下活动中,新媒体通常很难深入到某一地区组织粉丝线下联谊。而传统广播却具有组织本土听众聚合、分享、交流的能力。广播媒体线上硬广结合软广(口播、节目冠名),线下活动(冠名、赞助)和粉丝活动成为常见的营销形式。

新媒体的付费产品和播出节目不具备直播属性,网友无法与主持人及时互动,这使得媒体互动功能被迫弱化。传统广播几乎都是直播节目,为直播的互动性提供了有力条件,充分利用互动功能,激活听众的参与意愿。广播可以在直播状态下分享生活动态、心理感受、人生经历等内容,加强情感交流的及时感、真实感。打造“看得见的广播”,实现视频用户向广播用户的迁移。电台主播素质较高,利用广播名牌节目和名牌主持人的自身价值,让广播节目主持人加入到视频直播的行列中,为线上广播节目带来视频的增值。

广播电台要打破传统单一的传播形式,在原有听觉基础上,打造以文字、图片、视频、表情包等为一体的多元传播形态。广播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移动app 为代表的融媒体平台来提升自身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internet 为依托的网络广播,可以通过对新媒体上的音频内容的有效输送和图片文字的介绍来实现广播节目的创新。此外,新型同步调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也日益发展,广播新的传播方式已经吸引了大批的受众,这也是广播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广播行业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广播行业只有突出特色、积极创新,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迎来新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听众广播应急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听众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