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现状及措施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2021-11-28陈放陈太红朱莉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名村名镇古村

陈放 陈太红 朱莉

(1.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700;2.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760)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当代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要重点关注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发展,分析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作用,推动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并积极引入居民和经营者的主体能动性,营造出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团队氛围,多方位地发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主导产业,重塑城乡互补互惠关系,促进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与协同。

一、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的稳步推进,重庆市周边的历史环境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为了更好地保护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定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法律法规,要明晰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范围,结合重庆市地理位置和区划,设置了53 个历史文化名镇和46 个历史文化名村。其中: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有着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寂静悠长的青石板路、错落交叠的吊脚楼、骑廊式的过街楼建筑……等等,都锁住了悠远的历史记忆。芙蓉村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天星寺镇,该镇有着悠远的历史故事和由来,主要观赏点包括有天心寺、廖氏民居、夕阳古道、太平桥、石河塔等。

1.用地及建设现状。当前,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逐渐成为孤立的、被忽视的角落,其功能和活力逐渐退化甚至丧失。名镇名村的建筑空置率逐年增长,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和修缮。加之现代化建设位于民镇名村的外围,割裂了山水与生态空间和村庄的联系。建筑环境也存在违章搭建的现象,影响了名镇名村的整体风貌。同时,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道路通行条件不良,供水、供电等原有设施出现老化现象,缺乏公厕、排水、污水和垃圾收集设施。大多数居民外迁或出租,导致房屋年久失修,亟待修缮。2.自然资源现状。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水质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整体水域的疏浚亟待治理,原有的湿地、水塘、河网遭受到破坏,自然山水与村庄的古典意境不复存在。3.传统街巷保护现状。受到现代城镇建设的影响,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传统街巷受到一定的破坏影响,古街古巷的历史文脉存在缺失,重庆原有的特色山水人文景观不够完整。

(二)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1.传统村落现存的问题。在重庆市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融合当地历史建筑和人文生活的传统村落。然而,当前重庆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空间物质空间形态逐渐改变,呈现出城市特色,原有自发生长的空间肌理遭到破坏,历史空间形态正在逐渐消失,影响了城镇的空间传承和居民使用。部分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难以恢复,个别建筑因长期的自然风化而无法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需求,加剧了传统村庄历史文化的没落。同时,由于缺少对历史文化古镇古村风貌的统一规划,只是进行简单的保护,如平顶变坡顶、土墙刷白墙、铺建石板街巷等,没有从根本上优化和完善古镇古村的生态环境。

2.历史文化保护现存的问题。由于当前多样化的现代文化要素逐渐融入和渗透,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威胁。政府在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建筑保护上投入了一定资金,然而后期开发建设、基础设施维护和更新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重庆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进展缓慢。同时,由于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原有居民逐渐外迁,导致传统的生活气息逐渐丧失,部分原住居民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薄弱,缺少对当地古建筑的维护。加之现代化建设中存在随意改建、拆建、填建等行为,对古镇古村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另外,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重庆市历史文化古镇古村人才流失,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削弱和失传。

3.产业定位及旅游开发的现存问题。重庆市多数村镇存在产业发展定位不清的问题,没有结合历史文化村镇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趋向,进行土地利用和用地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在第三产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存在同质化倾向,旅游产品单一,没有挖掘名镇名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和自然旅游资源,缺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在产业开发和建设实施的过程中,片面关注古建筑的开发和使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缺乏关注,破坏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整体空间结构和建筑布局,丧失了古镇古村独特的面貌。另外,对历史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政策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对古镇古村保护开发的有效监督,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联动不足,不利于重庆市古镇古村的深入保护和开发。

二、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措施分析

(一)加强全局统筹和整体规划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专门的机构担负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责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发展的专门性地方法规,强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刚性,要求保护范围内的施工及其他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避免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和风貌的破坏。并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挂牌保护,明确保护标志牌设置的位置、时限、样式和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资金筹集、房屋修缮、土地管理、历史资源利用、消防设计等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

首先,要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研究和分析,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吸纳建筑学、规划学、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充分深入地挖掘和分析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美学、艺术、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最大程度地保留名镇名村的原始风韵和文化能量,营造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环境。在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中,要打造村落、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的整体空间,营造出独特的村落空间形态格局和风貌,充分运用城市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优化名镇名村重要节点空间和建筑外部空间,完善空间的功能性和场所意义,更好地保证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高品质和体验性。其次,要对重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活化利用,鼓励原住居民在原址居住,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并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开展业态策划和旅游规划,规定不同业态的组成比例和类型,开展和倡导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业、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活动。并采用政策引导、费用减免、资金补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本的投入和参与。再次,要提高当地村民和文化学者的参与度。在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改造建设过程中,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名镇名村的修复工作之中,要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和特点,运用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原材料进行名镇名村的修复和建设,充分激发当地民众的自豪感和归属意识,更好地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还要吸纳文化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挖掘和提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好地体现当地的文化传统,提高当地居民的接纳程度,保有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村镇鲜活的历史记忆。

(二)加强传统村落格局的保护

要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整体空间环境和建筑风貌进行整治,恢复村镇原有的环境景观、街巷格局和空间肌理,结合规划设计进行名镇名村风貌的再设计和再创造。1.山水环境的保护。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地形地貌进行保护,合理控制周边山体、水系与村镇之间的视线通廊,控制建筑高度和整体风貌,避免村镇建设的无序扩张。并对遭受破坏的山体、河道和植被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原有的石阶和亲水空间。2.传统街巷的保护。结合历史文化名镇名称保护范围的相关要求,保护传统街巷的立面、沿湖风貌和传统建筑,充分体现和保留名镇名村街巷空间的连续性和节奏韵律。3.景观视线廊道的合理控制。要在规划街道空间和巷道空间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公共活动空间和重要视线廊道,利用破屋拆除整理出来的空间打造公共活动场所,整理滨水和湖山的公共空间,形成文化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并对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拆除,形成良好通透的公共空间和视线通廊。另外,还要对现存完整的屋顶和山墙进行保护,使之具有传统村落的质感和肌理。

(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要对古建筑物进行保护,使景观廊类的建筑与保护对象的形状、体量、高度和颜色相协调。组织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进行重庆名镇名村文物的巡查工作,将散落在乡间、田野的文物宝藏认领并采集,形成相对应的文物巡查报告和照片。并募集普通志愿者和小小志愿者,探访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历史建筑,做好历史建筑的产权归属、破损情况、修缮可行性评估等调查分析,保存村落现有的历史建筑风貌。还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专题博物馆进行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形成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文化档案和资料库,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名镇名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打造“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融合模式

要培育以文化为灵魂的特色产业,打造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化+”产业,提取历史文化的海量资源,将文化与古村镇建设相融合,打造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镇形态,更好地促进重庆市历史文化古村镇保护和城市有机更新。同时,将传统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大力开发多样化的商业业态,融合当地传统文化、土特产和旅游商业,延续本土产业,并将本土产业与旅游线路、村庄建筑和公共活动空间相链接,让旅游者感受和体验到文化传承的延续村落。

三、结语

总之,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开发建设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明确名镇名村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和提取古村镇现有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在尊重原有路网和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复原和再现历史传统的空间风貌,更好地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猜你喜欢

名村名镇古村
《古村小巷》
云南拟新增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古村新景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古村之晨
古村——大芦
陈承宝长
第三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获奖名单
孤山、前所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