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的若干维度

2021-11-28傅琛周太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带头人

傅琛 周太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重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育,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现实诉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1]教育部党组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目标要求、具体任务,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截止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在选好、用好、育好和管好“双带头人”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效果有着重大的价值。

一、在思想观念上,选好“双带头人”存在不足

自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以来,各高校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践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在目标、任务等方面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样,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选拔工作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选好“双带头人”仍存在一些不足。

选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个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的教育者才可能对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不疑。”[2]一个具有政治站位高的支部书记才可能对党忠诚,对党的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但是,当前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从而对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选拔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教师党支部书记从事的工作主要就是传达上级文件指示、每月收缴党费、过党组织生活、发展党员等,这些事宜技术含量不高,大多数高校教师都能够做好,选谁当教师党支部书记都差不多,导致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在选拔实践操作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这也影响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同时,高校教师对支部书记这一职务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如“无职无权”,认为支部书记在高校没有级别,也不是行政职务,认为干好干差、干多干少对高校教师个人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有事无利”,认为支部书记在高校有忙不完的党务工作,且是无足轻重的“副业”,而高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才是“主业”。只有“主业”做好了,自家的“责任田”干好了,才有职称的晋升、自身的发展;党支部书记工作是“公家地”,是“额外负担”,因此对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这些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是选好“双带头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选好符合条件的人员不易。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指的是高校各个教师党支部中,支部书记既是党建带头人,也是学术带头人,即“一肩双挑”,成为教研工作、学科发展、党务工作领航、示范的“头雁”。按照“双带头人”的选任要求,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既要政治站位高、政治素养强,又要业务精、能力强。大多数本科院校在选拔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时的条件为以下三个条件中符合任意二个即可: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教研室(学科)负责人。就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高校教师的高学历、年轻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985”“211”或“双一流”高校来讲,选拔这些符合基本条件的人员担任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选拔配备支部书记时,突出的问题主要有:有些年轻的博士,学历高,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而资历浅,不利于支部工作的开展;有些教师热衷于党务工作,党务能力强、觉悟高,但教研能力较弱,对学术不感兴趣,这在高校又很难获得教师的一致认可。此外,对于一些实力较弱、刚升为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来说,要选拔出符合条件的“双带头人”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

选好的程序规范不够。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团队中学科发展的排头兵,是团队中党建工作的引领者,是党支部建设发展的“急先锋”。但是在个别高校,选拔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程序并不规范,有些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换届出现轮流担任、长期不换或有空缺才换的现象。有些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拔中,在具体操作上科学的、民主的、规范的办法缺失,选拔的方式过于简单、单一,形式化。有些高校在支部书记选任标准上,随意性较大,缺乏较具体的操作条例,再加上有些高校政治要强、业务要精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毕竟有限,很难满足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全覆盖的目标,导致选拔出的书记素质高低不一,能力大小不同。此外,高校的教研室(学科组)是教辅行政机构,其负责人一般是由高校或其二级学院选举或任命产生,而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及相关条例选举产生,在如何选拔“双带头人”,党章、条例、指导意见并没有明确规定,各高校在选拔程序上也没有形成共识。

二、在工作实践上,用好“双带头人”存在不够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到高校的战斗堡垒,是确保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发挥这些功能的推动者、示范者、践行者。但是,在工作实践中,用好“双带头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用好的条件不足。根据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目标,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政治站位高、党建工作强、科研水平好的典型代表,为高校二级学院持续健康发展、高校立德树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个别党支部书记身兼数职,工作精力有限。党支部书记需要率领本支部所有教师党员完成《党章》所规定的包括“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3](P86)等在内的八项基本任务。同时,需要出色地完成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考核任务,在教研、学科建设方面都应具备出色表现。个别党支部书记还兼任着其他行政管理职务,承担着较大的工作量,工作满负荷运行,很难保质保量完成每项工作。另外,有些支部书记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未能同步,要么重党建轻教研,要么重教研轻党建,未能把党建工作与教研工作契合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用好的平台不多。经过近些年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的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这一工作得到越来越重要的认识。但是,总体而言,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主要是平台不够,如报酬的分配不科学、上升的渠道不通畅等。高校的岗位主要分为管理管位、专业技术岗位、教辅岗位,按聘期所聘用的岗位获得相对应的薪酬。学术带头人一般都是专业技术岗位,获得的是专技岗的薪酬。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完成相关党务工作,而党务工作没有计入教师工作量,无法进行绩效考核。虽然部分高校有少许支部书记补贴,但很难获得相应的报酬,甚至有些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没有获得任何津贴补贴待遇,因此“双带头人”在时间和精力很难做到两全。在大多数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没有级别的,也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如担任“双带头人”若干年后可以在职务晋级、选拔任用上得到提升作为基本条件之一,或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上作为可参考的条件。正因为干事平台不多、发展空间受限,工作条件有限等,造成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平衡好党务工作与教研工作之间的正确关系,出现党建工作与教研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或孰重孰轻的问题。

用好的力度不够。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在学科的发展、学术的引领、党建的推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员教师的学术发展、社会服务中,起到了凝聚、动员和示范作用,在优秀教师评选、“七一”评先中也起到了政治把关的作用。然而,在一些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参与本部门重大事项讨论决策功能发挥上略显不足,这也导致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职位无温度。许多高校的二级学院在制定年度规划、制度出台、人事调动、职称晋级、年度考核等都没有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参与,也就是说,在本部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分量不够或没有话语权,甚至在本学科、本专业有关教育教学、科研发展及资源配置方面,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也缺乏话语权。这种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权责不一的困境,直接产生了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责任担当意识的缺失、职业敬畏心的偏移,工作主动性和创新力的丧失等不良结果。

三、在人才支撑上,育好“双带头人”存在不实

习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4]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高校组织的党建工作夯实人才基础。虽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不少成就,但是,培育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育好的理念有待更新。支部强不强,关键在领头羊。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要掌握培育原则,适应时代的变化,秉承政治建设为灵魂,党务和业务结合双赢,立德育人和教学科研双促进的理念,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为工作基础,从而促使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但有些高校在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方面,理念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要么仅仅强化党务的培训,如有些院校在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规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任期内培训不少于12 天,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主要内容,培训内容还包括党章、党支部书记工作、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等。而有些高校或者仅仅是注重科研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新时代下如何做好学科建设、落实新时代高教质量40 条、强化教研室建设等。但是,很少有高校进行培育方面的顶层设计,将党务培训、学科建设培训结合起来,将党支部党建工作与学院学科建设任务深入融合,围绕二级学院的中心工作抓好党的建设,抓好党务工作促进学院学科发展,从而克服跷跷板效应。

育好的体系不够完备。对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就是要促使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业务工作的大方之家。《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和精准性,把经常性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结合起来,实现党务和业务同向发力、联动提升。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一些高校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存在仅使用、不培育的错误做法,对支部书记只是一味地分派工作、下达任务,而对岗位工作缺乏培训,日常工作缺少指导,致使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在履职尽责过程中陷入想干不会干、想为不会为的境地。一些高校对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系统性培训不够,没有形成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培训体系。只有支部书记重新换届时才开展培训,如有些高校每三年进行一次机构重组与岗位聘用,教师全部重新竞聘,党支部同样要换届,党支部书记重新任用。新担任的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进行一次培训,中间很长时间没有接受什么培训或培育,同时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培养不足。有些高校即使按照党章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对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开展了部分培训,其培训内容也是重思想教育轻业务指导、重理论学习轻实务训练。一个不完备的、缺乏体系化的培育,很难达到培育的效果,很难真正发挥“双带头人”的作用。

育好的方式创新不足。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培育,主要以会议培训为主,一般是在校内集中开展理论学习。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培训随之增强,如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开展的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网络培训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培训形式相对单一,在会议培训中,效果不是特别突出。不可否认,会议培训内容中设计不精准,没有充分体现个性化的需求,在“双带头人”如何做到党务与学术双提升几乎没有涉及到,关照支部书记个人成长的过程性培育少之又少。在现有的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网络培训设计中,内容丰富,但缺乏参与感,形式化较为突出,培训效果有待商榷。另外,观摩式、体验式、实践锻炼、岗位挂职的培育方式运用得不多。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我们党之所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关键就在于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敢于实践创新,勇于实践创新。要提升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效果,就必须创新培育方式,在理论培训的同时,注重实践培训方式的运用。

四、在体制机制上,管好“双带头人”存在不力

《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通过实施培育工程,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培养培育、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示范带动等机制更加健全。也有许多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培育工作,从制度上进行了规定,也纳入了党建年度工作计划。但在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仍存在不力现象。

管好的机构设置有待优化。就目前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设置是按照院部、专业、教研室来设置的。不可否认,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行政教学工作的推动,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领域的交叉与细化,共同的旨趣而逐渐形成了学术团队,这些学术团队本身也没有行政组织的架构,其成员大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教研室。如何优化这些党支部的设置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与高校层面的体制机制存在一定张力,国家层面侧重于顶层设计,仅提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的工作目标、主要原则、基本要求等,而高校层面则侧重于务实践行,即把国家层面的原则、要求等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举措。由于高校现有的党建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在运行规律、运行规则、运行逻辑方面的不同,这就要求在机构设置方面与“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有效契合。不可否认,高校机构设置是一个复杂系统,理论与实践交织、管理与制度交互,短时期之内只能不断探讨、不断总结、不断优化。

管好的实际效能有待提升。近年来,虽然教师党支部书记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但支部工作的实际效能仍不够。首先,在高校党组织机构中,上级党组织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任务缺少一定的了解,再加上各个高校内涵式发展目标任务较为繁重,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财力投入到教师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中去,认为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任务就行了,对提高支部工作效能的认识不到位。其次,有些高校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对党务工作缺乏实际经验,很难做到想得远、谋得深、抓得实,乐意满足于纵向比较有些进步,横向比较有些亮点。最后,带领支部发挥组织功能不充分。教师党支部组织功能发挥得好与差,事关教师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虽然高校教师党支部承担着联系、协调、管理、服务师生的重要功能,但是部分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在示范、关心、联系、团结教师党员方面做得不够,专注于教学、科研、党务某一方面的工作,执著于个人的成长及发展,没有凸显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先进性,也没有彰显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模范性,影响了教师党支部的感召力、组织力和向心力。

管好的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党的建设面临一些挑战,“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6]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巨大成就,我们党已建立了包括《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作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是这些制度规则的模范践行者,这也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落实。在现实中,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既要对党支部工作统筹负责,又要承担繁重的教研工作,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由于“双带头人”的运行机制刚刚探索,不是特别健全。一些高校的党建管理上不够科学、各项纪律不够严明。同时,支部书记的工作考核缺少明确标准,没有明确的考核方案,党务工作量的计算也较为模糊,总体上还是较为偏主观、偏宏观、偏定性,具体化标准有待进一步探索。正因为管理的运行机制不健全,使得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工作多停留在完成上级党组织的规定动作。现行部分高校推行的支部书记年度述职报告和支部考核,大多数都是围绕本年度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对策这样的固定模式展开,述职报告所述内容大多比较抽象,有一些是流于形式的。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带头人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那片盛开的“金银花”——从闫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颜看“带头人”的重要性
党支部书记能否实行招聘?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继往开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带头人
党支部书记正确运用表扬艺术“六字”诀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
“双带头人”促发蝶变
“历史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