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齐鲁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2021-11-28林晓靳艳华
林晓 靳艳华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乡村文明的根和魂。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以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和发扬齐鲁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当代价值,为山东乡村振兴提供创造力和精神动力。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书记提倡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农业为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本质上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乡土性。齐鲁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是齐鲁文化的核心,被统治阶级定为正统思想。齐鲁传统文化是齐鲁大地农村自然、人文、风俗等形成的文化遗产。齐鲁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具有民族气节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淳朴正直的人道精神、勤劳勇敢的创造精神等。这些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发扬光大。深入挖掘齐鲁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继承发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山东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二、齐鲁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山东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一部分乡村真正实现了乡村繁荣昌盛;一部分乡村萧条冷落,青壮年进城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乡村。农村发展只注重经济,忽视了文化传承,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机。代代相传的孝道、家训被遗弃,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地方戏曲等无人继承,慢慢消失。传统文化的衰落,导致乡村不良风气盛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逐渐被挖掘利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扭转社会不良风气,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美化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尽管中国农村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振兴乡村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总结了很多经验,成功的实例也很多。
三、齐鲁传统文化振兴乡村的实例分析
胶东面塑、潍坊风筝、滨州博兴草柳编是齐鲁传统文化的代表,这三个实例都是山东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齐鲁儿女从流传五千年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契机,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
(一)胶东面塑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胶东面塑是流行于山东胶东地区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胶东面塑历史悠久,至今兴盛不衰,深受人们喜爱。胶东面塑以面粉为原料,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成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外观美丽,多姿多彩,营养美味,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面塑是中国民间面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胶东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齐鲁大地深厚的民族精神。胶东面塑生长和扎根于百姓生活,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互联网+”时代,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胶东面塑艺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互联网+”胶东面塑已经发展成一种产业,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潍坊风筝为潍坊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潍坊风筝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山东潍坊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也是世界风筝文化的交流中心,目前,世界上70%的风筝产自潍坊。潍坊被世界各国人民称为风筝的故乡。潍坊是“国际风筝联合会”总部,每年4月20日至25日都要举办潍坊国际风筝节,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风筝比赛。2006年山东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农村有许多优秀的风筝制作艺人,风筝销售和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拉动了潍坊经济发展,提高了潍坊的国际知名度,增加了潍坊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机会,为潍坊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三)博兴草柳编推动了博兴农村的振兴和发展
草柳编是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一项传统产业,博兴生产草柳编工艺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博兴县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中国草柳编之乡”。草柳编是博兴民间艺人草编筐篮的传统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和草编分别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草柳编产品是博兴人利用当地出产的蒲草编制而成,物美价廉,实用、环保,深受大众喜爱。80年代博兴草柳编工艺品就已经出口日本、东南亚创收外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草柳编工艺与互联网结合,草柳编工艺品在网上大量销售,博兴出现了中国最早一批经阿里巴巴认定的“淘宝村”。博兴水资源丰富,野生芦苇、蒲草很多,有取之不尽的廉价编织材料,农民就地取材就可在家投入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目前博兴草柳编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博兴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兴传统的草柳编文化推动了博兴农村的振兴和发展。
四、齐鲁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
(一)以齐鲁传统文化引领乡村道德风尚
中央法治委员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强调,必须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凸显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促进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把齐鲁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齐鲁大地自强不息、淳朴善良、忠诚守信、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和新时代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挥齐鲁传统文化在教育民众、陶冶情操、凝聚人心中的作用,引领民众的价值取向,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二)基层党组织勇于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基层党组织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职责,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勇于开拓创新,保护齐鲁民间传统文化,支持传承人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党组织要领导建立产教融合的传统文化机制,开展相关教育培训,教育年轻一代热爱齐鲁传统文化,自觉参与齐鲁传统文化的传承。坚持文化自信,建设和完善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齐鲁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繁荣经济的作用。
(三)因地制宜依托齐鲁传统文化发展乡村特色经济
齐鲁文化在新时代山东经济强省建设中具有重大价值,新时代山东乡村振兴离不开齐鲁文化的涵养和支撑。把齐鲁文化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进行创造性转换,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齐鲁大地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乡村发展的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走特色之路,不能简单照搬。要深入挖掘本乡本土的特色传统文化,探寻传统文化与乡村经济的结合点,打造融入传统文化内涵并适合本乡本土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齐鲁传统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
文化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弘扬齐鲁传统文化,挖掘齐鲁传统文化的内涵,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利用“互联网+传统文化”模式,利用“互联网+”“数字制造”等先进技术打造互联网平台,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工匠名师,创新设计、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名优品牌。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承乡土文化基因,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开发建立发展“淘宝村”“淘宝镇”,开展体验式旅游,把当地历史文化元素与乡村旅游融会贯通。
(五)借“一带一路”东风推动齐鲁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一带一路”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国际交流。山东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拓展国际市场,加强文化产业建设,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生产及销售,以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齐鲁传统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齐鲁传统文化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提升山东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幸福感。促进齐鲁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去,使齐鲁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近年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社会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人们更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村振兴是一项伟大的民族工程,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框架下,发掘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和价值,发挥传统文化助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可以推断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