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设计应如何与园林施工结合
2021-11-28张凯龚斌褚红林
张凯 龚斌 褚红林
(1.青岛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2.青岛文科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9)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对园林绿化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才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对绿色环保生态社会的环境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整个园林绿化施工中,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全面有序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得到合理控制,为人们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
一、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不但需要专业的知识,而且将艺术思维融入其中。通过专业知识的深入,艺术性的思维融入,能把园林绿化的景观更多的具有艺术气息。使人们更有欣赏价值,给我们呈现更加美好的人造景观效果。所以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也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园林景观中的植被搭配、建筑物造型、绿植形态等各个方面。在施工园林绿化工程中,工程设计师也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使工程景观设计出最佳理想状态。所以园林绿化工程对施工管理人员有着高专业技能要求。比如同一张图纸,相同的工地、不同的人员手中,因为施工人员的理论技术、生产实践、个人素质不同。所营造出来的园林景观效果在气势、档次也会有所差别。
其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21世纪,我国的建设目标变成建立生态型宜居环境。然而,一些不法建筑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破坏环境、污染空气、浪费资源为代价促使人口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环境的恶化,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要做到人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同样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也是如此。
最后,园林绿化工程主要任务是植物绿化,种植植被。而其他城建工程,主要是建造建筑物,而园林绿化的施工对象是针对有生命的植物活体。为了提供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空间,园林绿化工程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充分地利用各种苗木的自身功能,给我们呈现一个芳草连天、绿植茂密、鸟语花香的城市公园景色,从而起到改善城市的空气、生态循环的效果。
二、园林施工的重要原则
在对园林施工工程进行推进的过程中,把握具体的技术内容,结合不同区域的施工需求,加强园林景观布局科学性的推进,要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之下,对施工进行把握。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我国的地域特殊性进行考量。结合不同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自然性的特点,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要深层次对园林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有效的挖掘。其次,在对园林施工新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自身的种植资源力度,通过新型园林品种的选择,进一步地把握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优势。最后,在对具体的园林设计规划工作进行中,也要考虑到我国物种的多样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进行把握,这样才能够契合新时代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特点,提升我国整体的园林施工水平。
三、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结合应用措施
(一)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应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工程项目涉及的各施工环节研究,同时要综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合绿化种植场地实际情况展开调查。如果在整个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偏差问题,设计人员需要优化调整整个施工组织设计,提升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操作性。
(二)土壤回填与改良技术
园林建设中绿植的生长与发育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充足的养分,植物如果要达到枝繁叶茂的观赏要求,就需要对城市发展中因为人类活动而变得贫瘠的土地进行养分的补充,确保植物能够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在进行表土回填时,首先要对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废物、废水等有害因素进行清理,然后在进行土壤回填时要尽可能避开阴雨天气,确保表层土壤的干燥,然后回填工作中的地基应该设置一定的坡度,确保地基中不会有积水影响施工。最后,植物最好生长在比较松散、团粒状态的土壤中。在完成土壤回填后,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利用现代设备与化学肥料等提升土壤肥力,为植物生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三)针对灌木类的合理配植
在配植灌木时,更需要处理的是植物配植上的细节问题,一般灌木的树形较为低矮,在较为显眼的区域种植时,如:道路两旁,需要合理安排和灌木搭配的树种,处理好细节问题,灌木的种植量较大,一般采取挖树沟的方式进行灌木的种植,完成种植后,并需要额外添加营养液。根据园林配植原则,采用交叉处理的方式处理不同颜色的灌木丛,将两种颜色组合起来交相辉映,如:将茶花搭配红叶石楠形成了红、绿两种颜色的组合形式。在修剪的过程中,需要始终保证灌木的初始形态,不能随意破坏其树形,也避免伤害灌木的根茎和主干。
(四)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
建立完善的制度,能够保证整体绿色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注意对制度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使其能够具备先进性的特点,发挥出理论指导性的作用,让专业的施工和设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原本的计划去执行,从而能够确保工期,防止产生工程的延期。还需要了解到在制度的完善方面,除了一些大的指导纲领,要尽可能将其进行细化,使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情况更加合理。针对违反规定的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惩处,整顿内部的工作纪律,使相关人员的行为举止更加规范以及合理。
(五)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我国的园林绿化行业起步晚,管理方面不足,近年来,先进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此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助于优化图纸、提升材料质量等,从而保证了园林施工每个模块的质量,另外,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随时查询与施工进度及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总结施工经验。
(六)加大绿化管理养护方面的资金投入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设计范围相对比较广,在具体施工时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一味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施工,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应当结合现实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工序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在施工中,要掌握园林绿化施工中涉及的工艺以及技术手段等,保证与其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落实到实处,提高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时的有效性,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满足人们在生活、娱乐、休闲等各方面提出的要求。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园林绿化施工的植物质量,这样才能够增强绿化效果。
(七)加大园林施工管理力度
在生态公园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园林的施工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由于生态公园的建设还处于早期阶段,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园林施工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在开展正式建设之前,施工队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实地考察施工地点,合理分析当地的地形、水文等情况以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对于不符合设计方案的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上级部门,设计团队要始终参与整个施工过程,加强与施工队伍的沟通交流,一旦施工现场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双方协商寻找解决的方案,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推动园林建设的发展。设计人员对于生态公园的整个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需要负责整个园林的施工方案,还需要设置合理的植物配植方案,确保整个生态公园呈现的景观效果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设计人员需要将设计理念充分传达给施工队伍,确保其掌握好科学的配植、运输及种植方式。当园林建设竣工后期,设计人员需要按照最终的设计方案对园林进行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的地方要采取紧急预案,避免由于不必要的返工耽误整个施工进度。
结语
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反映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特点,而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而良好的景观设计是建立在居民实际生活需求、园林地貌地形及周围市政基础设施基础上,通过合理进行园林布局,形成完整有序的园林景观系统,使人们更深入体会大自然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