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现代学徒制在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8杨俊德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课程体系

杨俊德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永川 402160)

前言: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推进方向之一,在这一教学模式下,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得以深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途径得以凸显,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手段相比,现代学徒制也能够直接打破长久以来职业技术教育注重理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教育发展困境。对于中职会计专业教育而言,积极地利用现代学徒制开展实践教学,则能够促使教学工作真正地从社会发展、经济以及学生根本能力的发展需求出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1]。

一、转变传统会计教学思路,进行实践教学分层设计

在传统的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开展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这种实践教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了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不过这类会计实训教学依旧以学生对基本财会理论的掌握程度为实践侧重,例如在“证—账—表”的循环实训教学中,学生也会以惯性地思维直接去编制记账凭证,却很少有学生会去思考这些凭证是如何获取的,更别提进行相关原始凭证的审核,长此以往,学生也有可能无形中抛弃了“监督”这一会计基本职能,从这一角度上看,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或多或少都忽略了对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现代学徒制下,教师务必要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思路,通过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下意识地注重学生主动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独立性的锻炼与培养。除了夯实学生基本会计技能之外,也应当注重学生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灵活应变能力、领导统筹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促使学生成长为会学习、懂管理、精服务的综合性人才,而不再是仅仅作为简单的会计作业员。从另一方面上说,社会市场经济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对于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也是随时改变的,因此在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工作当中,为了在真切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兼具市场性与灵活性,那么中职院校则必须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实践教学分层设计。基于现代学徒制下,中职院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进行实践教学目标划分,使得人才培养工作更加贴合学生发展需求,同时,教师则应当科学地完成教学规划工作,在学生层次和目标选择的基础上再进行实践教学与现代学徒制的结合[2]。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多教学目标中有可能缺失的教学内容或者教育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与补充,进一步保障实践教学分层设计的科学性,保证教学目标均能够高水平的完成实现,积极发挥出现代学徒制人才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培养提升的优势。

二、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快制定整体性课程标准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提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中职院校也可以配合“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这一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意见来为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与优化。具体来说,在会计课程体系的设计与优化中教师应当遵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这一循环规律,学生实践教学可以分阶段进行,例如初级可以开设基础会计实训课程;当学生学习下一步分的理论知识后,进入中级阶段再逐步开设设成本会计、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等;最后,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储备已经相应的实践经验积累后,则可引导其走向“虚拟企业”或入岗实践,帮助学生吸收必要的企业文化、职业文化,最终实现会计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之间的有机结合[3]。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凸显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中职院校则应当不断适应、创新并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加快制定课程设计与规划标准。首先,可以结合不同年级、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实际情况加强校企合作,实现院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的多方协商合作,为学生创新会计专科课程体系,并且促使学生在新的课程体系与授课机制下兼顾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职业态度与素养的培养等,融合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样地,在课程建设工作中,院校与教师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并且按照学生能力水平为其进行课程安排规划。而在课程体系结构分配上,中职院校则可以适当地引入互联网平台教学模式,采用“一平台二模块”,即平台课程、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与岗位模块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共同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通用能力与综合能力。另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渗透职业规划教育与职业潜力的培养教育,引导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对职业进行规划与选择,并实现不同专业课程的规划侧重于分配协调。

三、深化校企合作共育,创设会计实践虚拟企业环境

首先,中职院校应当增强与社会相关企业以及财务公司的深入合作。由于社会企业与财务公司在会计实践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会计数据内容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与真实性,因此若学生能够进入企业或财务公司实习、见习,真正地接触到真实的数据与会计工作案例,那么所起到的实践教学效果则是单纯的课堂案例讲解所无法比拟的[4]。除此之外,在现代学徒制度之下,企业“师傅”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向“学徒”进行知识传授,既不会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造成影响,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真实客观的财务数据环境,在此情况下,真实操作环境氛围的影响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换言之,深化校企合作共育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技能实践机会,进一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最终帮助学生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院校内部相应的成立社会企业或财务公司分支,一方面能够与社会企业或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内容进行分流合作,另一方面则能够让学生于在校期间就能够与真实的会计工作岗位内容进行直接接触。完整的会计工作往往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作,针对这一专业特性,职业院校一直以来都需要加强校企沟通合作,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但是在现代学徒制下中职院校可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企业”搬进校园,此时当与院校合作的企业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会计实践需求时,那么通过所创建的与企业一模一样的虚拟商业环境,也能够达到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在构建的虚拟商业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税务申报平台、增值税税控平台、统计信息申报平台、外汇管理平台、出口退税申报平台、银企平台等软件环境中进行真实地操作演练,同样地,在硬件环境中,所虚拟演化的客户、虚拟供应商、虚拟海关、虚拟地税国税、虚拟外管局、虚拟银行等也可以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实践体验,在此情况下,无论是“企业内部各部门”还是“外部各单位”,都能够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所服务[5]。

四、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化,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专业实践教学,那么则意味着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与“学徒”,故而给予现代学徒制中职院校务必要贴合这一教学机制来对现有教学模式加以改进,严格地遵循专业教育与岗位工作相一致的基本原则,融合两种课堂,以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会计知识以及在企业围绕理论知识来进行专业实践实操演练的“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的能力提升需求,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首先,从师资力量上看,中职院校在深化与社会企业、财会公司的合作进程中,可以通过聘请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学生实习的师傅来扩充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通过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与真实操作,积极地发挥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从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说,现代学徒制下的专业实践内容需要明显地区别于传统育人模式中的手工帐教学与会计电算化教学,并注重高度模拟一名会计从业人员日常工作的全方位过程,包括凭证的审核填制、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到纳税申报、外汇核销、出口退税等;从企业名称核准、资本验证、工商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开立账户等到企业投产运营。从会计实践教学形式上看,现代学徒制下教师应当将所有学生当成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会计从业者,因此实践教学要具备更好的仿真性,在相关单据、印章及流程中,学生并非单纯地进行业务学习,更多的是完成一个岗位上的工作,教师也并非单纯的教师,而是与学生共同完成工作的“同事”亦或是带领徒弟一起完成工作的“老师傅”,那么在这种实践形式的转变下,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应对能力、职业操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锻炼[6]。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职责和要求来制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如传统的讲授法与岗位轮训等,以促进专业与产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此逐步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进一步促进现代学徒制下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办学深化。

总结:基于现代学徒制下开展中职会计专业实践,院校及教师都应当转变实践教学思路,持续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共育,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化,创设会计实践虚拟企业环境从供给面上解决会计实践岗位的需求,不断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从根本上提升专业实践实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理实一体。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