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艺术气质培养的研究
2021-11-28张心艺
张心艺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舞蹈是一种常见的表现艺术,它的审美价值很高,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舞蹈带给人们的体验和美感与舞台中演员的表演息息相关,并且舞蹈之美的传达需要舞蹈演员自身能够深入的感悟其表演主题,并且通过自身过硬的表现力展现出来[1]。演员通过自己的动情演绎进行艺术创作,演员通过肢体展现出的情感传递是舞蹈的灵魂之处,演员自身的气质对于舞蹈展现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舞蹈专业应该注重对大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
一、舞蹈教育和艺术气质
(一)舞蹈教育
仅仅传授学生进行表演的技艺方法,并不是舞蹈教育的全部,它应该还包括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将情感和舞蹈动作相融合,使学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和自身想象力相统一。进行舞蹈表演教学时,其教学核心不是帮助学生学会表演的技巧动作,而应该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引导学生学会技艺与自身情感表达相结合,以此作为教学重点,这样学生就可以基于现如今舞蹈教学中的舞蹈动作,将自己的情感与风格迥异、形式各样的舞蹈动作相结合。经过反复训练和长期练习,舞蹈体验会逐渐融入学生的骨子里,成为一种本能[2]。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想象力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舞蹈演绎学习时,帮助学生学会深刻理解舞蹈内容,并基于个人的审美将这些内容进行再创造。这一环节有助于锻炼和释放学生的情感,并且还会使学生更为深刻的领悟舞蹈动作及意象。这种方式基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舞蹈演绎及情感阐释相统一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艺术演绎风格,形成自己的艺术气质。
步入新世纪,舞蹈教育应该秉持两个原则。第一,鼓励创新,即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多给予学生鼓励,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慢慢喜欢舞蹈。舞蹈与很多别的专业领域不一样,舞蹈的生命离不开不断创新,因此该专业的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舞蹈水平培养和艺术素养,摆脱过去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应该多鼓励学生,给他们更多创作的自由,使他们可以充分地调动自身的创造力进行创新[3]。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独立学习,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独特审美和艺术气质。第二,潜移默化,舞蹈专业教师自身应该做到严格律己,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舞蹈动作不断训练自身的舞蹈演绎水平及审美能力,在日积月累的舞蹈训练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演绎体系,从内散发独特的个人魅力,形成自己的艺术气质。
(二)艺术气质
艺术气质,简单地说就是舞蹈学习者自然表现出的对于舞蹈之美的情感传达。艺术气质,并不是只会在她们表演的时候呈现出来,而是在她们的平时生活学习中也会有所流露。这主要归因于其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形成是需要学生在很长的时间里慢慢锻炼出来的。舞蹈演员艺术气质良好,其对舞蹈往往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而对舞蹈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及把控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艺术气质[4]。
艺术气质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内涵,通过外在体现出来。艺术气质是个人无意识流露出来的,并不是可以表现的,是内外相统一的,所以要注重对学生的艺术气质的培养。
气质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但是它确实是存在于人的一笑一颦之中,可见气质是一种内在的表现,如果要培养气质,那么必须注重内在的培养。行动是人思想的体现,一名舞蹈表演者在台上的舞姿、表情等可以展现她的文化或思想水平。这也意味着舞蹈演员不但必须具备高超的舞蹈表演技巧,还必须对舞蹈有自己深刻的认识,能够体会舞蹈的内涵,从而通过舞姿传达出舞蹈的生命力。此外,个人的文化水平也与艺术气质息息相关,舞蹈演员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深入的学习,才能切身的感受舞蹈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才能在表演舞蹈时真情流露,这是养成艺术气质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平时要多了解所学舞蹈相关的民俗文化,如此方能更好地融入舞姿中,提高艺术表现力及艺术气质。
二、艺术气质对于舞蹈专业重要性
艺术气质是舞蹈专业学生成为合格舞者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较好的艺术气质,那么即使她的舞蹈演绎技巧极其娴熟,但是她所表演出来的作品总觉得缺乏韵味[5]。因此在舞蹈这个领域,演员的气质与作品呈现出来的思想及情感的表达息息相关,必须予以重视。
(一)舞蹈精神的领悟离不开较高的修养
一个舞蹈演员,如果具有较高的修养,那么她必然会有着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她们往往会站在独特的角度分析人们处于这个社会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变化。基于此,她们更加善于发现其中的美,并将此转化为舞蹈意象,并进行大胆创作,最后呈现给大众演绎技巧娴熟并且意境丰富的全新舞蹈作品。优秀的舞蹈者往往非常容易在社会生活中感知到美的事物,并且从中找到其蕴含的美学及精神财富,然后将这些通过一定的想象和创造,形成新的舞蹈艺术意象,然后再对其做具体的舞蹈编排和设计[6]。
(二)舞蹈艺术的呈现离不开深刻的自我领悟
我国卓越的舞蹈演员杨丽萍,她的代表作《云南映象》,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进行孔雀形象的塑造时,其舞蹈动作每一个都呈现出了孔雀的美和灵动,极其注重动作细节。正是因为这些细节处理得非常仔细,所以她演绎的孔雀形象非常生动。她的每一个动作里都展现出了傣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动作与情感的融合使得她的舞蹈蕴含着顽强的生命气息,使得整个舞蹈的美得到了丰富,舞蹈的视觉呈现异常精彩。她能够如此成功地塑造孔雀形象,就在于她注重细节,她对孔雀和生活的深刻领悟使得她的艺术表现力强大,从而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三)舞蹈美的塑造离不开演员自信
与别的艺术领域相比,舞蹈艺术的形式美更为重要,舞蹈者的舞姿是其重要载体。舞蹈演员追求的是舞蹈的美感,而这种美感又离不开舞蹈演员的自信。一方面,自信对于舞蹈演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帮助演员不骄不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舞蹈演员所展现出的自信极易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7]。另一方面,对自己外在形象的自信,舞蹈是借助肢体表达的艺术,舞蹈演员的身体与舞蹈表演息息相关,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演员需要身体的每个部分共同参与,所以面容姣好、身材苗条且精力充沛是一个合格的舞蹈演员所必需的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舞蹈专业学生艺术气质培养的措施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精神文明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艺术发展也是百家齐放、欣欣向荣。但是我们发现,许多的舞蹈专业学生,却没有坚实的舞蹈基础,而且对舞蹈学习也是兴致缺缺,很少有关于注重培养学生艺术气质的讨论[8]。而艺术气质对舞蹈演员而言必不可少,下面将探讨舞蹈专业学生气质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德育和提升文化修养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须做到德艺双馨,也就是说她必定是一个道德品质良好且艺术表现力强的人,而且道德品质比艺术水平更加重要[9]。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只有一个有道德的人,他才能深刻的理解艺术,所以高校对学生艺术气质培养上必须注重学生道德水平的培养。第一,注重政治教育,在舞蹈专业学生课程安排上,必须加强政治教育,使学生价值取向正确,且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逐步形成稳定积极的人格,在社会生活中会发现更多的美好,积极乐观面对人生。第二,注重提升学生文化修养,艺术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就是文化修养,她比艺术水平和个性更为重要。文化是人类发展至今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应该在舞蹈专业学生培养时,加大学生对现代和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第三,专业理论的学习也不能忽视,舞蹈的历史由来已久,学生加大舞蹈理论知识学习的力度,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悠久的舞蹈艺术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这也是他们舞蹈技艺学习的基础内容。
(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在我国,高校进行专业划分时往往过窄过细,这将极大的阻碍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现如今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是综合素质的全面型人才。学科之间的交叉学习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素养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素养,这与培养学生的舞蹈演绎美感休戚相关,它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艺术气质,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形象塑造。舞蹈领域的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学习合作,学习彼此的闪光点,不断反思自身不足,加深自己对舞蹈的领悟力并提升表演的表现力。舞蹈各个专业之间彼此合作交流,像是舞台的灯光和美术设计、服化道设计、舞蹈动作编排等。与此同时,也要多与音乐专业学生积极合作,这样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学习,获得更加丰富的舞蹈演绎技能和知识,那么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可以灵活的融入各种元素到舞蹈创作之中,是自己的舞蹈水平得到提升[10]。
(三)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在舞蹈学习中找到乐趣并真心热爱舞蹈。舞蹈专业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舞蹈,她们才会产生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是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学校要完善各种硬件设施,给学生提供适宜的舞蹈练习场所,这样她们才会心情愉快地投入到舞蹈演绎的研究学习之中。每种舞蹈使用的服装与道具存在差异,学校要基于需求进行添置,硬件设施的完善有助于更好地向学生展现舞蹈的独特魅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学习的热情。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邀请艺术造诣高深的舞蹈家加入舞蹈教育中,她们可以给学生展现最新的舞蹈信息,学生也能从他们身上获得榜样的魅力,从而投入到学习之中,并紧跟时代前沿。第三,舞蹈课所用的专业教材也必须不断革新,尤其是舞蹈技术和专业理论。高校在舞蹈教育上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软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学生才能在教学中感受到舞蹈魅力,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教学相辅,学生再舞蹈的艺术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演绎水平,提升自己的艺术气质。
(四)个性化培养
舞蹈教育也要告别过去的教学模式,应该基于学生的自身特性差异,如身形特征、年龄、综合能力及兴趣等进行分析,采取差异性教学,基于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定制个人培养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及时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不断追求艺术之美。教师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不同个性,可以时常举办舞蹈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对舞蹈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提高舞蹈艺术认知,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艺术进行创造,自身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使自己成为富有特色的舞蹈者。
结语
综上所述,一个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必然是德艺双馨的,她在艺术修养、舞蹈表现力及艺术审美上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舞蹈演员自身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创造出意义深刻、积极健康的舞蹈形态,经过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锻造,创作出审美高雅的舞蹈艺术作品。在高校,舞蹈教育承担着为舞蹈行业输送新鲜血液的责任,必须注重学生艺术气质的培养,要在实践中提升她们的气质,从而帮助他们舞蹈步入更高水平,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