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创新研究

2021-11-28余国军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图书馆院校时代

余国军

(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0)

引言:现如今,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壮大,我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接受的信息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处于“微时代”。“微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让人们可以比较迅速的记录一些看到的知识,快速地掌握一些技能,受到了高校大学生的欢迎,同时,也被高校的大学生广泛的传播。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思想的创新

在微时代,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打破原始只进行文献服务的方式,进一步的通过网络新媒体的平台为学生服务。在多种渠道中进行发展创新,运用微时代特殊的特征与多种方案、方式、方法进行运作,切实的改善服务的环境,让图书馆的整体运行变得流畅高效,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开展一些创新类型的工作。

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具体的发展运行态势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中,通过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全面化的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发展以实际的就业为主要的向导。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就是一切为了实际的需求,一切以产教结合为培养宗旨,面向企业合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让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

(一)信息资源服务要全面的凸显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而服务,教学与科研的目的又是为了培训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所以,依照这样的逻辑思路。为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才能,必须很好地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统筹设计[1]。可以这样说:信息资源服务的本身就要以学生读者为中心,在学生中心的指引下进一步的开展信息化的资源服务性工作。为了全方位的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从本质上改变重教师轻学生读者的服务思想理念,对于这样的两种群体应该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为了确保最大的公平性,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的取消一切对学生读者不公平的条例,同时,针对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制度与规章也要及时地废除。

其次,逐渐的改善重科研轻教学资源图书馆藏的发展建设理念,统筹各个方面的馆藏图书,应该切实地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

最后,逐步地改善轻服务创新的理念思想。在信息化资源购置的过程中,切记一味地追求购置资源而忽视了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创新服务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方案去吸引读者,让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2]。

(二)信息资源服务要主动适应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

“关键能力”的发展起源于德国。一般意义上的关键能力就是指学会做人并拥有适应岗位相匹配的职业技能。基本的能力塑造在人生的规划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基本的职业人生能力,也是综合统筹职业行为的一部分。“关键能力”已经不是简单的专业技能或者知识,它主要实现了方式方法、社会能力以及个人能力的突破。高职教育主要是通过多种技能的培训,全面地对教育做人进行价值理性的培育,既要统筹做事的能力又要学会基本的做人,让学生能够兼顾做事与做人,真正地做到职业教育的魅力发展、全面发展、统筹发展[3]。

高职院校图书馆拥有的特色信息服务资源,必须很好地去培育学生的综合化核心素养能力,通过不同阶段的理论性质探究,全方面地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可以依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探究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自我价值实现能力等进行培训,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自主能力建设,通过不同程度的文化熏陶进行信息的服务,全方位的发展学校图书馆的基本价值[4]。

(三)信息资源服务应该坚持个性化的理念

个性化的理念与基本思想和社会上的私人定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信息资源的个性化服务主要针对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发展,通过主动地向学生与教师读者了解需求,从而制定一系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应该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新媒体平台进行资源的收集与整合。对于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价值定位,主要依据的是为高素质人才做出的系统化培养方案是否有利,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只考虑拥有文献数量的情况。微时代的图书馆主要是更好地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在服务资源信息的基本的塑造的过程中,运用针对性、及时性、智能化的特征去进行信息的全方位调度。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历程中,有的院校原来的馆藏量很少,但是通过购置经费的精准投入,可以很好地满足学上与教师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优良的个性化服务不是轻易可以购买到的,其获得主要是通过信息的研发、资源的开发。在统筹图书馆管理以及服务理念创新的基础上,运用特色服务模式进行个性化的需求定制[5]。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的创新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基础服务内容的融合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的创新可以通过内容的融合去改善传统方式的弊端,彻底的打破只是简单的面向信息资源的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的服务,只是简单的借还图书,图书馆的管理员只是充当着图书借阅者的角色,微时代应该改变这样的方式,让资源的管理者进一步的充分信息服务者。在微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础管理员应该进一步的统筹服务功能,将基本的结构服务主体归入信息化的服务中,主要以信息化的用户为主要的对象,从图书馆的资源体系、服务条例、服务人员规范、服务时间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改变图书馆简单的收藏以及借还书籍功能,让图书馆成为基本的文献信息的储藏中心、信息搜索中心、校园文化学习中心与多媒体资源共享服务中心[6]。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化发展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生活中,对于图书馆的基本运作形式,大学生群体都比较的熟悉。一般来说,以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是简单的承担纸质图书借阅的责任。在信息化发展的微时代,图书馆不仅仅是信息化知识的储藏者、传递者,更应该成为信息化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的责任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微时代服务方式理念学习,对图书馆内的资源载体体系、服务基本条件、服务人员规范章程进行全方位、细致化的整合,面对信息用户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创新更多的服务方式。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一切以学生读者与教师读者的需求为准,特别重视学生读者的基本需求。从多个角度设置信息化服务的部门与专业的人员,建立健全技术部门。强化对于馆内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合理的设置实体纸质图书以及虚拟电子图书资源去实现平衡配置。在培训的阶段,一方面可以让馆内的优秀人才去更加先进的地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比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我们图书馆进行指导工作。馆内的领导干部要与技术操作人员、基层员工进行交流,了解馆内真实的运行情况[7]。

其次,在馆内固定的场所建立小组讨论或者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的整合馆内的资源,满足大多数读者的基本需求。充分的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让图书馆内的气氛更加的活跃。这个也充分地体现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学生需求放在了首位,更好地为学生的利益服务。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建立移动图书馆,在统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其他的一些功能。运用多种模式进行资源的快速整合,在新媒体的力量指引下,更好的接触到新鲜知识。

对于基础的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要始终的认识到图书馆的馆员不仅仅是信息的服务者,更是资源的管理者,要将图书馆的资源充分的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机调度[8]。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

微时代的教育发展,主要就是融合现代化的科技,在大数据背景下去整合资源。综合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去进行创新化的建设,让整个图书馆的资源活跃起来,改变过去呆板的形式。高职院校应该彻底的改变过去那种服务方式,统筹现代科技力量,在微时代就要用新媒体的力量去进行创新。通过一系列收集、整合、研究、探索等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在教育的领域中,有着很多的平台可以供选择,比如:社会性质网络化教育、教育理念的APP、大型的慕课教育、网上网络在线教育平台、翻转课堂、移动网络教学等。这些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教学逐渐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课堂中采用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终端去进行学习,利用快速的网络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其本质上就是使用了“微服务”,高职院校也对此更加地重视。从传统的阵地战到“网络服务”,从现场的演讲、展览、阅读会等形式过渡到与“新媒体”实现融合让,从“微时代”中可以探测到许多不一样的机遇。图书馆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开展一些细节上的精准服务,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去实现信息的传输、交流。在图书馆中,其专业的馆员以及专业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正在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很好的促进着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关键能力的塑造[9]。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相信图书馆创新化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微时代的图书馆也需要不断的努力发展,借助创新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信息整合能力创新去实现基础能力的提升。不断地调整变革以及发展特色,在时代的高起点上进行创新建设,走一条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图书馆院校时代
图书馆
HANDS OFF THE WHEEL
飞跃图书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