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建构框架思路构建
2021-11-28费志伟
费志伟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利益相关者。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地依托于高效化的评价标准,同时,也要注重把握科学化的评价体系,行之有效地提升评价力度,更好地夯实评价水平。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逐步完善评价标准,充分构建评价体系,利于实现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精准客观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成效,也能够真正把握高职学生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有效地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始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更好地夯实评价体系,同时也为了全面保障评价的科学精准性,应该充分全面地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行之有效地做好关键性的评价工作,科学明确评价标准,精准建构评价体系,真正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工作落实到位。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过程中,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科学全面地推动评价工作的深入,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积极有效地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工作,是高职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深入全面地把握好自身的教学特色,积极创建多元且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对就业生毕业质量的全面客观评价,更进一步地夯实评价力度。通过完善且系统化的评价质量体系以及评价方式,能够卓有成效地研判以及分析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继而更好地保障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以及优化,全方位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同时,依托于利益相关者的科学视角,行之有效地将与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统筹结合起来,不仅利于推动评价工作的深入发展,也能够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建设以及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全面地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明确评价标准,还能够整体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也利于提升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满意度。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社会岗位对于高职学生的复合型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变革以及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积极培育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依托于高效且系统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进一步地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能够更好地夯实他们的综合素养,确保他们得以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整体提升以及全面夯实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只有全方位保障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断细化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建设,才能够切实提升他们的就业稳定性以及满意度。在实践过程中,要卓有成效地构建清晰化且科学化的评价标准体系。依托于科学且统一的评价标准,利于实现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精细化评价以及研判。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利益相关者是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家长。
(一)以学校视角出发建立的评价标准
在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过程中,学校是具有话语权的。毕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和核心空间,自然会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予以评价,以便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能够有所改进和创新。在实践环节中,学校一般会通过就业率高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专业对口度来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率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指标,它能够直观系统地反馈高职院校的就业情况,也关系着高职院校的自身建设以及支持力度。其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能否培养出适应产业 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业态新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社区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是检验高职院校“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技能大师、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这一新时期价值定位是否实现的重要指标。专业对口度则主要研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同社会岗位的真实需求之间的关联性。
(二)以毕业生视角出发建立的评价标准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过程中,学生也是具备话语权的。可以说,在整个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直观感受来明确自身的就业质量以及就业竞争力。以这一视角出发建立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主要的评价内容包括人职匹配度以及工作的意义感。前者侧重于高职毕业生自身的专业诉求以及工作需要之间的契合度,若契合度相对比较高,则就业质量也相对比较高。相反,若契合度相对较低,那么就业质量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后者侧重于高职毕业生自身的主观感受。在具体化的工作岗位上,他们能够获得的内心体验或者满足感等,往往都会通过就业质量来予以表现。
(三)以用人单位视角出发建立的评价标准
用人单位是高职学生最终奔赴的实践平台,如果将高职教育比拟作生产环节,那么用人单位则是重要的流通环节。在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时,用人单位的评价显得较为客观而中立。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其核心的评价指标为工作质量、工作态度。首先,是高职学生的工作质量。高职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成果能否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工作成绩能否符合用人单位的使用需求,是衡量他们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其次,是工作态度。高职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上,能否严格按照其规章制度来进行办事,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等,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四)以家长视角出发建立的评价标准
在高职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家长同样是重要的评价参与者。从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同,家长在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衡量他们所谓的就业质量的标准,可能较为功利化,如单位性质、子女所获的就业薪酬待遇、子女工作的稳定性等等。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为科学全面地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应该科学建构完善化的评价体系,充分有效地夯实评价的整体力度,更好地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体系
在利益相关者的科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在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全面地建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体系,充分全面地明确评价的工作内容,积极实施追踪式的评价管理方法。比如高职院校应该依托于科学的社会调查机构,应该依赖于高效化的评价指标等,将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全面纳入到评价工作之中,切实有效地完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多元化的评价。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做好必要的追踪式评价管理,结合毕业生就业三五年的成果等来实施追踪式评价。在实践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评价体系,应该立足真正做到全面化、客观化以及综合化,将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内容等全方位地纳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障评价的客观全面性,也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评价工作的整体成效与质量。相反,若评价制度体系不够完善,那么势必无法从宏观发展的视角出发来实现对毕业生的全方位评价。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在整合现阶段的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全面地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全面地建构完善且科学的评价体系,力图实现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多元化的评价。
(二)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实践中,系统且全面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更好地提升评价质量,同时也为了全面优化评价力度,有必要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完善且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为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科学全面地明确以及把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实际诉求,积极搭建精细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利于全面实施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工作。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除从整体出发来建构综合全面的评价体系外,还应该积极实施差异化的评价。可以说,差异化的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能够真正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够力图保障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公正性。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注重结合实践需要,行之有效地建立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特长等学生的实践差异等,从宏观视角出发来建构起层次化、差异化的评价体系,以此来真正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实效。
(三)精准采用数据化的评价方式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实践中,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出发,科学全面地开展评价工作,应该注重精准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方式。可以说,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差异化且科学化的评价方式,能够保障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鉴于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把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具体特征,行之有效地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高职院校在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为保障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可以注重采用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由他们来提供精准化的数据。比如高职院校应该同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沟通渠道,全面搜集他们的用人反馈。现阶段,在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实践中,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且全面化应用,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评价工作是建立在完善且系统的信息数据的基础之上的,是保障评价工作有序全面实施的重要立足点。为卓有成效地提升评价工作的成效,真正获取广泛且全面化的信息数据,应该注重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来实现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真正提升以及优化评价质量,全面保障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前提。
结论: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全方位提升以及优化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科学全面地建构完善化的评价标准,积极运用精细化的评价体系,切实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工作,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创新以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