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路径研究

2021-11-28聂扬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红色精神

聂扬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在伟大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宝贵智慧结晶,在历史、实践、理论三大逻辑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把红色文化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底蕴之中,势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进而培育一群具有红色情怀、流淌红色血脉的有为青年并且不断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弘扬校园文化正能量、培养学生的赤诚爱国心,在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下,一定可以助力校园文化迈上新台阶。

一、红色文化资源概念的基本概述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列宁思想的指导下,在长达百年以来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和建国强国的伟大建设中所凝结出的精神结晶和载体总和。红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崇高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和传承性。它主要包括精神、物质、制度、艺术四个方面的内涵。物质上,它主要指的是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历史纪念馆、革命旧址、故居等一系列现实红色文化遗址、遗物。精神上,它主要指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斗争和建国强国伟大实践中所凝聚的统一政治信仰、精神信念等。如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工匠精神等等。在制度方面,它主要指共产党在各个历史建设时期所指定的方针、路线、准则等,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最后在艺术方面,它主要包括一些红色文艺作品、红色影视歌曲等,如电影《为人民服务》。这四大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资源源泉[1]。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体系的重大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可以充分导入其自身内涵深刻丰富的精神文化和弘扬相关意识形态。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精神引领的作用。其一,宝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其所包含的革命事迹、客观真实的历史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依据,有助于坚定学生对社会荣辱观和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实现真正的育人功能。其二,红色文化资源中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处战争遗址都流露出革命先人的崇高理想信念的光芒。那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马革裹尸的革命精神、一往无前的救世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代代华夏子孙。学生沐浴着革命前辈的精神光辉,势必会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断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其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一些红色歌曲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除此之外,红色文化理论的传播,提供给学生丰厚的精神滋养和知识丰富。相对的,学生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支持下,可以获得足够的红色实践机会,发扬红色文化精神,最终培育一群知恩图报、正直爱国、积极有为的活力青年。对于校园文化体系而言,更是可以激活其文化内涵,在融合中创新发展校园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增添校园文化的活力。综合上述观察,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系意义重大,对于其发展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体系的有效途径探索

(一)妥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系列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让红色文化资源完美融入校园文化体系,光靠理论知识的融合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实践,通过举办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创新红色文化活动,让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活”起来。学校相关工作者应该把培育学生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内涵作为活动主题,以创新实效的方法,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开设红色文化主题艺术节,举办爱国教育征文大赛,开创红色文化画廊展出活动等等。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学校应该妥善合理地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时间安排上,应该牢牢抓住类似“八一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增加活动举办频率,通过宣传的手段启发学生主动领悟红色历史文化,将红色国家情结与个人未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深刻发扬红色文化精神。在地址选择上,学校应适时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遗迹,追寻红色印记。此外,学校要与相关举办方妥善协商,合理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活动结束之后,要避免形式主义的错误,警惕发生活动从始至终娱乐化严重的现象,整个活动过程不仅要有完备的设计方案,有详细的过程汇报和总结反思,对于学生的接受情况也应该做到了如指掌。这就需要发动系列问卷调查,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情况,并以此为下一次创新活动的依据材料,适时调整,寻求突破[2]。如此一来,通过组织科学合理的校园活动,以达到妥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目的。

(二)开设相关教育课程,灵活运用网络技术

让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校园文化体系不光是合理运用资源量的问题,文化的融入还需要相关教育课程的人为教导。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每个在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可谓是与之息息相关。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更容易接受互联网上新潮的事物。从这个基础事实考虑,学校开设相关教育课程,通过灵活运用网络技术无疑是很好地选择。文化的流淌,少不了教育的细致滋润,运用新媒体技术,增设红色文化课程,不仅与时俱进,也能广泛传播红色文化,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完美融合。学校可以建设相关的网络教育平台,把线上线下教育的优势综合起来,通过新潮的表现形式促进红色文化教学的高效开展。一方面,创建红色文化app、红色文化校园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将红色文化资源投入其中,方面学生在网络上学习理解。并且对于红色文化相关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通过线上解答,排除学习杂难,进而将学生的思维沉浸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之中。另一方面,就是要全力加大教育力度,通过许多新型教学平台如VR沉浸式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全方位展现的红色文化资源。上述这种利用网络技术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再进行教育传播的方式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校园红色文化学习氛围,从而在实质上促进了两者的融合。而这种以教育手段促进文化融合,也终将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3]。

(三)关注高职学生现实,实现真正融合

众所周知,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往往在于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够。目前一些红色文化理论严重偏向,未能切实关照学生的现实需要。很多同学口中常说的便是“这种年代久远的事,与我现在的发展状况有什么联系?”事实上,类似的语句并不少听,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相关教育者对红色精神的文化教育脱离现实,难以真正触动学生内心并引起情感共鸣。尽管一些院校也建设不少的红色主体网站,但很多学生缺乏真正地参与,往往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对待红色文化资源。这就造成了红色文化传播力度不够的尴尬处境。而在缺乏现实关照的条件下,红色文化资源也就难以真正融入整个校园文化体系,因此需要提醒教育者的是,在教学普及红色文化的同时,要加强其对学生现实影响的研究。比如,探究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意义、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专业成绩的协助作用、探寻红色文化资源与学生自主创业的内在联系等与高职学生现实需要息息相关的话题。再比如和学生一起讨论红色文化资源对社会经济、行政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潜在作用[4]。简言之,就是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其与现实热点问题的价值联系,让学生爱上红色资源文化,最终找到红色资源文化融合高职校园文化的真正突破口。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我国人民在漫长历史斗争和发展建设中得来的珍贵结晶,具备非常独特的育人功能:在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激发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在校园文化体系方面,更是添加了新的文化活力,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创新发展。作为相关工作者,应妥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系列活动,在关注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网络技术,并开设相关教育课程,最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体系的完美融合。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红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